第一波咖啡浪潮歷史:如何讓上班族再忙也要陪你喝一杯?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新聞 > 咖啡資訊 > 2024-06-03 02:46:44


專業咖啡師交流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熱愛咖啡的你,一定有聽過所謂的“咖啡浪潮”。事實上,在咖啡演進的過程中,總共有三波不同的咖啡浪潮席捲世界,目前你所看到的咖啡市場,正是由這三波咖啡浪潮交織而成的。如今,這三波不同的咖啡浪潮,仍然各自在咖啡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而這次山羊咖啡,將帶您揭開第一波咖啡浪潮的神祕面紗—即溶咖啡的歷史。
 
  即溶咖啡,Instant coffee。曾經有這麼一段時間,成爲全世界早起上班族的共通語言,一大早泡上一杯香噴噴、熱騰騰的三合一即溶咖啡,以在通勤時慢慢享用。儘管近年來這種景象已被街角林立的咖啡廳與超商取代,但即溶咖啡依然是市場上常見的咖啡形式之一。
 
  即溶咖啡的製程
 
  你肯定會好奇,即溶咖啡到底是如何製作出來的?爲何即溶咖啡粉一放進熱水之中,就能迅速地融化呢?
 
  即溶咖啡的製作,分爲四個流程:
 
  1.烘焙
 
  如同一般的咖啡製程,咖啡豆都需要進行烘焙。即溶咖啡的烘焙與一般咖啡豆的烘焙,並無太大的差異,只是在商業成本的考量之下,爲了大量的烘焙,機型與常見的烘豆機相比體型較大,且一次能處理的咖啡豆也較多。
 
  2.研磨
 
  這個步驟與一般咖啡粉的製作也是相同的,一樣是將烘焙完的咖啡豆放入磨豆機中研磨。普遍來說,此階段研磨得越細,就越有利於下一個階段的“萃取”作業。
 
  3.萃取
 
  這個階段是即溶咖啡與一般咖啡製程最大的差異,也就是萃取形式上的不同。咖啡豆中都含有一定含量的可溶性固體物質,這種物質在遇到高溫熱水時就會溶於水中,這也就是你我在沖泡即溶咖啡時,所見到的溶於熱水中的即溶咖啡粉末。
 
  簡單來說,即溶咖啡的萃取,就是利用極高溫的熱水,通過研磨完的咖啡粉,將咖啡粉中的芳香物質與可溶性固體物質萃取出來,形成咖啡液。
 
  然而在萃取結束之後,這些可溶性固體物質已經溶入高溫的熱水中,形成了咖啡液。因此,還要經過最後一個步驟–“濃縮”,以將可溶性固體物質再次萃取出來。
 
  4.濃縮
 
  目前的濃縮主要有兩種形式,第一種是噴氣式乾燥法,將咖啡液利用高壓噴柱,噴向攝氏220度的高溫氣體,將水分瞬間蒸發,留下來的就是即溶咖啡粉。
 
  而另一種是冷凍乾燥法,是將咖啡液以攝氏零下40度冷凍後,在真空的狀態下加溫,使水分直接昇華爲氣體,以濃縮出即溶咖啡粉。這種製作方式所製作出的咖啡粉品質較高,但成本同時也較高。
 
  在經過以上四個步驟之後,就能製造出能溶解於熱水的即溶咖啡粉。若在即溶咖啡粉中加入奶精,就是二合一即溶咖啡,若是在咖啡粉中同時加入糖粉與奶精,就是三合一咖啡粉。
 
  即溶咖啡的發展歷史
 
  即溶咖啡早在1889年,就已經由新西蘭人David Strang所發明,並且在1890年取得了專利。可惜的是,David Strang所發明的即溶咖啡並沒有被商業化,因此逐漸地被埋沒在咖啡歷史的洪流之中。
 
  直到了1901年,即溶咖啡纔再次地爲世人所見。Kato Satori,一名在美國芝加哥工作的日本科學家,改良了David Strang的即溶咖啡,讓咖啡粉的溶解更爲迅速,並且創辦了”Kato Coffee Company 加藤咖啡公司”,這是第一次將即溶咖啡商業化的嘗試,並且曾在紐約所舉辦的一場博覽會中擺攤販售。
 
  然而,或許是因爲當時的民衆,還不太能接受這種新奇的咖啡製作方式與口味,因此Kato的即溶咖啡並未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即溶咖啡在商業上真正的成功,是由與美國開國總統同名同姓的 George Washington 喬治 華盛頓 所達成的。George Washington於1887年從比利時移民到美國的紐約,他曾在1901年紐約的博覽會上看到了Kato所發明的即溶咖啡,當時他就對即溶咖啡相當有興趣,但並未投入其中。
 
  直到在1909年,旅居美國中部的George Washington這才動了販售即溶咖啡的念頭,他開始販賣自己所製作的咖啡粉,並且在1910年成立了”Washington Coffee Company 華盛頓咖啡公司”,開始機械化的量產罐裝即溶咖啡粉。因爲良好的行銷與廣告,華盛頓的即溶咖啡在市場上獲得初步的成功。
 
  華盛頓咖啡公司的廣告
 
  華盛頓的即溶咖啡事業,隨著一次世界大戰的到來達到高峯。在1917年美軍參戰之後,華盛頓咖啡公司成爲美軍的軍需品供應商,即溶咖啡成爲壕溝戰中支撐盟軍的重要物資,這對戰後即溶咖啡更廣泛的流行打好了基底,也就此開啓了由即溶咖啡所主導的第一波咖啡浪潮。
 
  雀巢即溶咖啡
 
  雀巢享譽全球的雀巢即溶咖啡,可以說是第一波咖啡浪潮最重要的推廣者之一。雀巢於1938年正式推出雀巢即溶咖啡,並且於1940——1950年代,風行全美,接著隨著全球化的腳步,雀巢的即溶咖啡出現於世界各地的超市、量販店。
 
  而這就是第一波咖啡浪潮的頂峯,有這麼長的一段時間,即溶咖啡攻佔了世界各地,成爲咖啡最主要的表現形式,並且霸佔了所有的咖啡通路。直到第二波與第三波咖啡浪潮的興起,即溶咖啡不斷地遭到抨擊,並且在銷售面節節敗退。然而時至今日,即溶咖啡仍然能普遍的見於各大通路,不過掛耳包的出現,似乎又對即溶咖啡造成致命的一擊,即溶咖啡早已不復從前的興盛。
 
  第一波咖啡浪潮,也似乎成爲往日的餘暉。

2017-08-25 18:18:21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