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咖啡館咖啡店創業計劃書咖啡創業可以有哪些方向?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館 > 2024-06-03 04:25:10

  專業咖啡師交流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開咖啡館應該是很多人的夢想,可大多也只能在夢裏想。一家有十三位執行股東的咖啡館是怎麼開起來的呢?選址,裝修,房租,餐飲,證件,推廣,招聘,財務,這些具體問題是怎麼搞定的呢?
 
  
  咖啡館二十想,記錄咖啡館籌備過程中的點滴,有時候是一些思維上的零星碎片,回憶和感悟,給也想開咖啡館的朋友們一些借鑑。
  
  第一想:夢想=夢裏想?
  
  開咖啡館應該是很多人的夢想,可大多也只能在夢裏想。畢竟大家都知道,各種情操小資文藝小清新搖滾戶外田園牧歌式咖啡館背後,都有無數雷無數坑,還有一張沉重的損益表。要我從頭到尾搞定一切的一切,我絕沒那麼大的能耐。我們是十三位執行股東,其中一位花了兩年時間艱苦卓絕談下了現在這片場地,另一位駐店打理各種瑣事。站在現在這個百廢待興的起點,我想着記錄過程中的點滴,供大家娛樂。
  
  第二想:房租就是硬道理
  
  據說大學路沿街的鋪子租金是12塊,12塊每平方每天。也就是100平米的地方,每月付房租就要4萬左右,再加上物業,人工,水電煤(這個電是商業用電,比家用的貴),運營成本每月怎麼着都要10萬左右。咖啡館不比餐館,一般客單價基本不會超過100塊,翻檯率還特低……
  
  第三想:好名字是好開始
  
  我們的場地以前叫“IPOclub”,這個名字實在有點兒……關鍵是東家還不讓改。當然,曲線救國加個前綴是可以的,只是,別指望能叫個雕光,貓空之類的文青名兒,你能想象有個地方叫“時光小站@IPOclub”嗎?當然,牛者自牛,誰第一次看到蘭亭集勢,會想到原來是個做電商的?
  
  第四想:你究竟有幾個好股東
  
  我們是十三個執行股東,十一男兩女……關於起名字這事兒,就徹底炸了鍋。各種牛鬼蛇神的名字,奇葩朵朵開,過程還是相當歡樂的,反正最後不是房東瘋了,就是男同學們瘋了,要麼就是我瘋了。股東多股東少,各有利弊,哪一款適合你呢?
  
  第五想:五月盛放和孤獨星球
  
  早些年去柬埔寨,看到最多的是兩本書《柬埔寨五月盛放》和LP Cambodia。前者適合悠閒午後喝喝茶讀讀人家的心情筆記,可如果你是揹着包頂着大太陽走在柬埔寨街頭,那麼能幫到你的就只能是後者了。朋友們有推薦兩本書《就想開間小小咖啡館》和《極品咖啡館86期咖啡店物件採購開業要訣》,前者告訴你開咖啡館不是一個生意,而是一種生活方式,後者告訴你先把咖啡館的生意做好了,它纔可能變成一種生活方式。
  
  第六想:那些證
  
  所謂資質就是要拜過各路神仙請來各種證兒。工商的營業執照,國稅地稅的稅務登記證,衛生監督所的食品衛生許可證,消防安全許可證,從業人員健康證,等等。每個證兒,都有一個故事。左手審證兒,右手辦證兒,才明白這世道,誰誰都不容易。
  
  第七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聽朋友說,他在開業前,和他的兩個合夥人曾經分頭去別家咖啡館打工,每家一個月。我們明顯做不到如此勤勉,只能靠口頭上跟人家取經。可以預料,總有些雷,明知它在那兒,你還是會踩,總有些坑,等着你去跳,然後爬出來了告訴別人,請繞道。
  
  第八想:城管一出,誰與爭鋒
  
  發起人在股東微信羣裏問,“有誰認識城管?”死一般的寂靜。你不是官二,你不是富二,你只是有點二。你揣着張閃亮的文聘,帶着點兒旁人不理解的夢想,從JFK,SFO飛得昏天黑地回來。你可能很幸運,一輩子呆在象牙塔裏繼續做夢,覺得自己是somebody,你也可能不幸運,走出來了,卻一跤摔得很慘,這時候你發現原來自己只是nobody,而世界大得讓你敬畏,有的需要敬,有的需要畏。
  
  第九想:先天不足,股東來補
  
  衆籌衆包彷彿一天內就遍地開花到落了俗套。可存在即合理。我們十一男兩女,沒一個是正經做過餐飲的,於是我們拉了個負責餐飲的股東入夥。設計師以平米爲單位收費,偏生我們那地方傻大傻大的,於是,我們盼望着天上掉下個設計師股東,踩着免費的七彩祥雲來救我們。
  
  第十想:說點兒俗的
  
  有人問實際的問題,“玩一次多少錢啊?”預算還沒完全做好,到底多少錢,我也不確定。但毛估一下,應該夠買Chanel Classic Flap,但不夠買Hermes Birkin。Chanel再美,也壓不住我濃濃的屌絲氣質,所以我選擇不是背在身上,而是開在路邊。只是,裝修,餐飲,推廣,招聘,財務,你見過那麼難打理的Chanel嗎?
  
  十一想:會所的設置,食堂的氣質
  
  結構設計師據說是個老外,上上下下,四通八達,很有空間感。幾個頗像公司前臺的吧檯,牆上的小黑板報,玻璃珠的門簾兒,造型詭異的椅子,硬生生營造出了公司食堂的和諧氣氛來。開股東會的時候,忍不住拍案而起,“給姐把這些椅子都換了!”當然,前提是財務得批准。另外,產品經理也會說,椅子再醜也是椅子,室內不能用,可以先擱室外。
  
  十二想:天下沒有不苦逼的老闆
  
  朋友召集今晚聚會,可我這個平時混長寧的,晚上要去小楊浦的店裏開會,而平時混小楊浦的何導,晚上要去靜安他的店裏照料。大多數剛起步的店,總得有人爲了各類細碎的雜事日夜操勞,不是我,就是TA。你以爲去咖啡館,消費的是情調,其實你錯了,你消費的是別人的苦逼。
  
  十三想:多好的建議,都得可行
  
  總有些熱愛批判和挑戰的朋友,喜歡發微博@我,然後開始控訴我司客戶端,賬號無法登錄,地圖定位不準,甚至商戶態度不好等等。我一不會編程寫碼,二不會地圖測繪,三不是創始人,愧對父老鄉親的厚愛,唯一能做的就是賠禮道歉。其實,我也想給咱IPO club定個高端洋氣的位,然後田螺姑娘一樣一夜之間舊貌換新顏,但即使快馬加鞭,也得照顧馬和鞭子的感受。
 
  
  十四想:讓我聽到你的需要
  
  這個咖啡館系列,第一想就引出了同樣有咖啡館情結的小牛;第九想引出了傢俱供應商順媽和在老撾做咖啡豆社會企業的志偉團隊;十四想引出了咖啡館設計師周盟。真的很感謝大家!我還有個願望,尋覓一位插畫師,收集108想和108張插畫……然後……呼喚神龍……
  
  十五想:21世紀,最缺的是人才
  
  前東家樓下的星巴克小妹,總會問候,“今天又加班啊,別太辛苦哦。”雖然知道是嚴格培訓下的模式化產物,但還是覺得比起辦公室裏那個誰誰誰的黑臉,要清新得多。來咖啡店的客人,多半不知道幕後的老闆是誰,於是咖啡小妹就成了這家店的門面。
  
  十六想:誰來買我的咖啡
  
  “一步差三市”,零售選址從來都是一門學問。可我們卻是被“址”給選了。好處是,不需要我們滿大街的掐着秒錶測人流,也不需要研究城市規劃圖紙,搞明白現在和未來的交通走勢,更不用跟房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鬥智鬥勇。可壞處是,山不來找我,我只能去找山。
  
  十七想:iPhone和拉花
  
  花總的裝腔指南最早出的時候還覺得挺有趣的。後來就有些審美疲勞了,總覺得潮得有些過了。比如說那篇“咖啡裝腔指南”,戴400度近視鏡片的女Ber最愛這樣的調調。她們點的總是卡布基諾、拿鐵或花式摩卡,對拉花的興趣遠大於咖啡本身,然後掏出一隻貼滿印花的iPhone,拍下幾張帶濾鏡效果的藝術照傳到Instagram上。來咖啡館的客人,其實並沒有太多是資深咖啡客。
  
  對於咖啡豆的產地和工藝極度講究的人太少了,大部分情況下養不活一家咖啡館。我們需要嚴肅的咖啡客,也需要對拉花有興趣的普通人,更需要願意用iPhone在instagram,Facebook,微博,微信等各種社交媒體中分享的人羣,不管TA是真文藝還是僞文藝。生活需要的是睜一眼閉一眼,拉花其實也挺美的,不管它味道怎樣。
  
  十八想:一度電,一滴水,當思來之不易
  
  今天開股東會,再次梳理預算,發現以我們的面積,再加最高十幾米的挑空,空調一開就是無底洞。曾經有人支招,說空調溫度的“中庸之道”是個學問,要讓盛夏天裏走進來的客人一下子覺得涼爽,但坐久了也不會舒坦到在店裏賴着不走的地步。但不管怎樣,店開着,生意要做,空調必須開,總不能讓客人汗流浹背得過低碳生活。屋頂和牆面種苔蘚綠植,可以物理降溫,換中空玻璃,可以減少散熱。還有位股東說可以考慮做個水簾,用程序控制出水量……節能減排,構建和諧的生態環境,一不小心,咱也主旋律了。
  
  十九想:Less is more
  
  沒什麼追求的美國人,過濾了複雜的咖啡文化,把濃濃苦苦的意式咖啡,勾兌了無數多水再加奶變成了星巴克,他們說,別太講究,差不多就好,重要的是大家和諧,歡樂得在一起,在一起。結果除了意大利人不能接受,在別的地方都挺受歡迎。大約,這可以套用國內流行的一句話“得屌絲者得天下。”
  
  二十想:咖啡豆
  
  我家買咖啡機之前,我對於咖啡豆的全部概念,就是生長在炎熱的南方的一種經濟作物。後來自己開始買豆煮咖啡了,才發現原來產地、海拔、烘焙方式等都會決定咖啡的不同口味,學問深得讓人望而卻步。我的一個朋友在外企裏做Strategy & BD,業餘開着個小小的咖啡豆烘焙坊,各種高端,各種文藝,各種講究。
 
  
  咖啡館
  
  1. 商業型
  
  2. 精品型
  
  - 烘焙廠商
  
  1. 商業
  
  2. 精品
  
  - 電商
  
  1. 咖啡熟豆/粉/掛耳包
  
  2. 咖啡器具
  
  3. 咖啡設備
  
  - 生豆貿易
  
  - 咖啡培訓
  
  - 技術支持APP
  
  1. 烘焙軟件
  
  2. 萃取率軟件
  
  - 媒體
  
  1. 微信平臺
  
  2. 網站
  
  3. 雜誌
  
  - 設備
  
  1. 烘焙機
  
  2. 意式機
  
  3. 磨豆機
  
  4. 衝煮設備創新
  
  5. 商業吧檯設備
  
  6. 生產商設備
  
       7. 品控設備
  
  
 
  - 服務
  
  1. 包裝設計
  
  2. 新型材料
  
  3. 品牌策劃
  
  4. 裝修設計
  
  5. 產品研發
  
  
  
  - 原材料供應
  
  1. 牛奶
  
  2. 糖漿
  
  3. 添加劑
  
  4. 包裝
  
  5. 其它飲品(酒、茶等)
  
  
  
  任何一個細分領域,都需要許多企業的共同支撐。歡迎加入咖啡大家庭~


 

2017-11-05 09:51:49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