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化學和物理角度分析——咖啡應該這麼衝!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2024-06-03 04:59:43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 咖啡對於現代人來說已經不僅僅是用來提神的,更重要的是不管在家還是在辦公室,來杯咖啡都能讓疲倦的神經放鬆下來,享受片刻的休閒時光。好多人不滿足於買外帶咖啡,也購置了咖啡豆和磨豆機,希望能調出獨一無二的咖啡來,但總髮現還是差了那麼點兒意思。爲了能夠調製出大師級水平的咖啡,《科學報告》雜誌找來了相關專家,帶來了一套衝咖啡的獨門祕籍。
     
    水酸性鹼性有講究
     
    美國俄勒岡大學化學教授克里斯托弗‧亨頓——業界稱其爲“咖啡先生”,一直對沖咖啡有着情有獨鍾的研究,他從化學和物理角度分析瞭如何能沖泡出一杯讓人回味無窮的咖啡。在他看來,職業咖啡師衝的咖啡更好喝,當然跟他們訓練有素、技法嫺熟有關係,但更重要的是他們懂得更多化學和物理的原理,也有更多的時間去嘗試不同的配方。
     
    首先,由於一杯咖啡98%都來源於水,所以決定這杯咖啡好不好喝的最關鍵因素可能就是你一直忽略的水質。大多數人都知道水質有“軟”“硬”之分,而水的硬度則是指溶解在水中鹽類物質的含量,一般以鈣鎂鹽類的含量爲標準,含量愈大,硬度愈大。一般水龍頭裏放出的水偏硬,口感也會較差,水煮沸後一些硬度會被降低。而像平常我們喝的純淨水,硬度幾乎爲零。
     
    亨頓發現,一般硬水中含有的鎂是特別具有黏性的,如果水含有大量的鎂,就會使咖啡具有更強的味道和更高的咖啡因。而同時,硬水也含有較多的碳酸鹽,它可能也是導致咖啡擁有更多苦澀味道的來源。相對的,軟水中往往含有很多鈉,但是它沒有黏性,這就意味着,用含有較多鎂的“硬水”代替“軟水”去衝煮完全相同的豆子,用“硬水”衝煮出來的咖啡味道會更濃一些。所以亨頓教授表示,真心不建議用蒸餾水或純淨水來沖泡咖啡,因爲這種水質製作出的咖啡往往口味會比較呆板,缺乏層次感。
     
    爲了滿足人們衝咖啡的完美主義心態,有人也打起了水的主意,美國就推出了一款專門用來做咖啡的水。不過在亨頓教授看來,也不用特別執著於到底哪種水更適合,因爲個人喜好不同。喜歡咖啡順滑口感、口味偏酸的人,可以使用軟水衝煮咖啡,沖泡時豆子的香氣也會更明顯。喜歡咖啡特有苦味的人,通常偏好用硬水來衝煮,這樣調製出的咖啡也會更“重口味”一些。
     
    咖啡豆儲存溫度會影響
     
    爲了研究成就一杯美味咖啡的主角——咖啡豆的作用效果,亨頓教授的科研團隊還與當地咖啡廳合作,共同研究了溫度對於咖啡儲存的影響。
     
    研究員們將咖啡豆放置在從室溫到-196℃不等的環境裏。在幾組對照實驗後,他們發現在較低溫度環境裏的咖啡豆,在採用同等磨豆機的情況下會有更小更均勻的咖啡顆粒,這直接使萃取更加充分,這個低溫功效的結論一時也在咖啡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具體來說,研究人員將咖啡豆以三種不同的方式降溫:冷凍(-19℃)、乾冰(-79℃)以及液態氮(-196℃),對比3種方式下咖啡豆的變化。結果顯示,3種降溫方式的成效都比室溫咖啡豆的味道更爲醇香,而且溫度最低的咖啡豆表現最佳,“咖啡豆的表現與溫度成反比,儲存在室溫與-19℃之間的咖啡豆成效差異最大。”
     
    研究人員解釋稱,在研磨之前先將咖啡冷凍,可以令咖啡粉大小更加均勻,顆粒排列更加緊密,從而使咖啡口味萃取得更加充分,咖啡也將變得更加美味。同時,研究人員也表示,除了更加醇香外,還有一個意外收穫,就是冷凍過的咖啡豆利用率更高,一杯咖啡所需的咖啡豆也會比較少。“經過冷藏的咖啡品質更佳,這是由於溫度愈低,咖啡分子間空隙就愈小,排列愈整齊,因此沖泡過程中,在使用等量咖啡的情況下,能夠萃取出更多風味。”亨頓教授說。
     
    磨豆機研磨方式要調試
     
    有了完美的咖啡豆,下一步就要看磨豆機了。不同的磨豆機磨粉後,粉粒的結構是完全不同的。通過研磨可以觀察到不同刀型磨出的粉粒結構形狀完全不同。粉粒結構關係到萃取是否均勻,也就會對咖啡風味造成影響。
     
    螺旋槳式磨豆機被很多人嫌棄,因爲它磨出來的咖啡粉粗細不均,有條件的話最好選用磨盤式磨豆機,兩片平行齒輪相互研磨,磨出來的咖啡粉粗細比較平均。
     
    至於到底應該磨多細,爭論一直都有。研究人員認爲要把握一個平衡。因爲咖啡豆磨得愈細,就愈能最大限度增加顆粒接觸水的表面積,以萃取出最好的咖啡風味,不過同時,磨得太細也會導致在沖泡咖啡粉時更容易集結成塊,不利於沖泡,而且磨得過細的話,過度萃取就會放出澀味,可能也會有損口感。所以這個度可能還要根據自己的口味慢慢調試。
     
    咖啡和水的搭配兩種方式有利弊
     
    最後一步,就是讓磨好的咖啡粉和水來個完美結合了。
     
    在沖泡方式上分爲兩大陣營,一派是把咖啡粉全部浸入水中來萃取,也就是“浸泡式”,另一派則是讓水流過咖啡粉,也就是“過濾式”。
     
    浸泡式總體來說,萃取效率更低一些,但可以更方便恰到好處地達到萃取目的,這樣沖泡出的咖啡味道更加均衡,不會有太多意外,是比較保險的做法。
     
    而過濾法沖泡的咖啡更復雜一些。浸泡法的時間可以控制,過濾法的萃取時間則取決於咖啡粉的粗細,因爲這直接影響到水流經過的快慢。所以,過濾式總體萃取效率高,風味感更加突出,給使用者更多的變化空間,但同時也就很容易出現兩杯咖啡偏差較大的情況,讓咖啡師們“馬失前蹄”。
     
    另外,咖啡與水的比例也很重要。咖啡粉愈細,萃取愈充分,但水流過的速度也會相應變慢。如果此時減少咖啡用量,那萃取時間也會比之前短。也就是說,過濾式咖啡是“牽一髮動全身”的連鎖反應,變量更多也更復雜。

 

2018-06-14 10:46:21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