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咖啡的擴張邏輯:直營加合作模式 三年開店過百

作者:贏商網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館經營 > 漫咖啡 > 2024-06-03 07:46:28

  14個月收回成本,單日營業額達X萬元(保密),三年裏開業+裝修的店鋪過百家,這樣火箭的速度,卻有一個節奏截然相反的的名字——“漫”咖啡。自2011年在北京麗都飯店開了第一家後,這個總是坐落在公園、社區旁邊的大空間咖啡廳,像蒲公英種子一樣在全國落地開花。甚至有人評價它是,除了三星、現代以外,它是韓國人在中國經營得“最”成功的企業。

  瘋狂的擴張:尋找能開”五家店“的中國人

  採訪約在辛子相旗下的另一個韓式餐飲產業愛江山2號店,他本人的專屬地下辦公室裏。看到記者的突然到訪,正在午間休息的他瞬間抖擻精神,並點起一根雪茄,逐漸進入狀態。

  “您最近正在忙什麼?”面對記者的第一個,圓框眼鏡背後的辛子相目光敏銳,他直切主題回答:“我在忙着開店,忙着開漫咖啡(拓展選址信息)!”

  辛子相在中國經營着愛江山、漫咖啡、創作餐廳三大餐飲品牌,漫咖啡無疑已經從三大產業中脫穎而出,到達了“爆發”狀態。

  他自信地介紹,目前一家漫咖啡門店平均14個月就能收回初期投入,以剛開業的通州店爲例,開業6天,日營業額就達到了X萬元(保密)。全國現已開業的店面有70家,正在裝修施工的店面有50家。

  但他顯然對3年120家的規模並不滿意,他從文件包裏拿出兩頁正在籌備店面名單,指着說:“太慢了,還是太慢!”

  他拿出數據,2007年,韓國的咖啡館數量是2800家,7年後的今年已經達到18000家。對於中國,當下無疑是咖啡館發展的黃金時期。

  他的目標則是10年內將漫咖啡開到3000家。這樣的發展,光靠他北京上海的直營店是無法達到的。於是,他必須尋找北京“靠譜”的合作者。除了北京上海外,辛子相坦言,他需要的合作商需要能有實力能在一個區域或者城市開到5家店。這也就意味在在寸土寸金的中國,這個合作者絕不是普通的個體。

  敏銳的觀察:滿足中國人特有的消費習慣

  即便對合作方要求甚高,漫咖啡無疑已吸引了大批想要從中分一杯羹的中國商人。於是,回到最初的話題:辛子相的成功源於什麼?他想了一會回答說:“成功源於他對中國人透徹的觀察。”

  在中國9年,他發現,中國人很喜歡聚集在一起,不管是聊天也好,喫飯也好,都需要一個場合,這個地點是除了公司和家之外的第三個目的地。當然餐廳是一個選擇,但餐廳分爲高中低檔,有錢人可能每頓飯喫到上千,而普通人一頓飯大概僅在50元左右。“身份差距非常大。”辛子相說,但在咖啡廳裏一杯咖啡的價格只有24元,價格便宜,環境放鬆,卻讓人感覺不到身份的差距。

  此外,中國每年大約有數十萬中國人從國外留學歸來,咖啡無疑已經是生活必需品。但能滿足的咖啡館卻遠遠不足。

  中國人消費咖啡也有自己的特點:在韓國,人們在咖啡館一般只消費咖啡;但中國人似乎更喜歡喫點別的,尤其是甜品。

  於是,漫咖啡(拓展選址信息)加入了很多新鮮製作的冰淇淋奶油松餅,每道甜品的價格在50元左右,價格比咖啡高,成本卻比咖啡要低很多。

  當然,漫咖啡也似乎更彌補了中國人對星巴克的那些個不滿足:星巴克空間狹小,侷促,漫咖啡建築寬敞明亮;星巴克鼓勵帶走,漫咖啡說,歡迎你帶着電腦待上一天;星巴克將店開在地價高昂的CBD,漫咖啡卻選擇了公園、社區等地價溫和的地腳。差異化成了辛子相的一個絕殺。

  就拿吸菸這件事來說,辛子相就發現,即使掛上不能吸菸的牌子,中國的咖啡館也經常是煙霧繚繞,於是,乾脆整個二層都設計成吸菸區。人們就可以對環境進行選擇。

  把咖啡廳開在大學也是因爲他發現,中國的大學生喜歡在咖啡廳,而不是自習室裏溫習功課。於是,漫咖啡人大店,郵電大學店都相繼開張。

  他的細心還體現在很多方面:點餐後充滿童趣、顏色各異的小熊,異域風情的燈飾,充滿年代痕跡的老榆木餐桌,以及高低不同的仿古沙發椅,都讓人們來到漫咖啡,就像來到一個老朋友的家一樣,不會因爲害怕弄掉了桌角明亮的新漆而緊張。

  一邊,因選址拉低了商業中成本佔比最高的土地成本,一邊拉高了消費水平,增加了單品利潤,漫咖啡成功祕密也無外乎如此吧。

  合作的法則:只和中國人合作

  讀懂了中國人,參透了其中的規則,從商一生的辛子相,眼下的自信也是直白的。而他做米腸成功賺取第一桶金的祕訣也就是——細分市場。

  當被問及韓國商人在中國的發展有哪些困境時,他只做了簡單的回答:“沒有,完全沒有困難。”

  曾有故事稱,漫咖啡的麗都一號店開業之初都很冷清,但辛子相卻鎮定的說,等等,再等等。9個月後,麗都店的客人蜂擁而來。

  他告訴記者,就像現在他剛剛創立不久的韓式啤酒炸雞餐廳“創作”一樣,人們需要一個既能喫飯也能喝酒的地方。只要事情是對了,剩下的就只剩等待了。

  漫咖啡不怕模仿者嗎?

  辛子相回答,差異化的定位,讓漫咖啡在定位之初就贏了,等爆發點一到,後來人就是想追也追不上了。此外,漫咖啡本身也在不斷的創新和進化。他現在和巴西的農場合作,引入“farm-table”(農場到餐桌)的概念,讓喝咖啡不僅知道咖啡來自於哪,還能知道種植的人,農夫的故事。他們還會請來世界級的咖啡師,讓漫咖啡的會員來試喝。

  他說,類似新奇的想法,他的腦子裏每天還會不斷的湧現,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就會付諸實踐。說到這裏,辛子相神采奕奕,激情四射,彷彿一個剛剛走出校門,要開始創業的大學生。

  但老道的他也直言,自己在中國的合作者都是中國人,而非韓國人。“在中國,好的地,好的資源都在中國人手裏,我當然要和中國人合作。”

  北京印象:它會是全世界最好的城市

  一個畢加索的畫展,在日本的東京,展出十天,大約有3萬人觀看,在韓國也是一樣,但在北京,這個數字是10萬人。

  當被問及對於北京的看法時,辛子相十分激動地舉出了上面的例子,這種興奮感甚至超過談及漫咖啡(拓展選址信息)。

  他說,比起全世界其他的地方,北京的吸引力是巨大的,你來到中國出差,除了辦公,你還可以在這裏看到最好的畫展,接受很高的醫療,非常高質量的教育,它的城市資源非常的豐富。

  再比如,你在北京,一個幼兒園,從5000元一個月,到18萬元一年,都有人消費,它擁有的消費人羣非常的多樣。

  當然霧霾這些不好的東西需要靠科技等方式去解決,但無疑,北京必然會變得越來越強大,最終成爲全世界最強大的城市。

  對話

  翼週刊:漫咖啡爲什麼不接受加盟商,只是合作商?

  辛子相:不做加盟是因爲這種形式不好管理。漫咖啡採用直營加合作的模式擴張。除了北京上海以外,其他的合作中,漫咖啡佔有一部分股份,這樣合作商會很尊重總部的意見。

  翼週刊:對於合作伙伴有什麼要求?

  辛子相:能開5家店的實力,是一個有激情的人。

  翼週刊:漫咖啡主要的團隊有多少人,多少是中國人?

  辛子相:團隊裏有50人左右,只有5個人是韓國人,其餘都是中國人。

  翼週刊:咖啡廳成功的關鍵是什麼?

  辛子相:一個好的選址。

  翼週刊:您認爲經商成功的關鍵是什麼?

  辛子相:保持活力和鬥志。還有最關鍵的——勤奮。

  翼週刊:最後一個問題,服務員怎麼認出那麼多小熊?

  辛子相:(大笑),每一個小熊的顏色,穿的衣服都不一樣,服務員培訓時重點就是讓服務員認小熊。

2014-09-02 16:34:48 責任編輯:贏商網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