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亞法國傳教士咖啡什麼特點 法國傳教士咖啡風味口感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精品咖啡豆 > 2024-06-26 10:02:59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   咖啡原生於埃塞俄比亞。1850年左右,法國傳教士經由殖民地波旁島(也就是波旁種的由來),將咖啡帶入肯尼亞,在當地落地生根。大部分肯尼亞栽植的品種,是SL改良品種。原生種的咖啡相當稀少。
     
      肯尼亞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境內甚至曾出土約 250 萬年前的人類頭蓋骨化石。從 1890 年起至 1963 年獨立之前,一直是由英國殖民統治,時間長達約七十年。
     
      咖啡的來源已無從稽考。諸多傳說之一指咖啡原產地埃塞俄比亞西南部的咖法省(KAFFA)高原地區,據說是一千多年前一位牧羊人發現羊喫了一種植物後,變得非常興奮活潑,因此發現了咖啡。也有說法是由於一場野火,燒燬了一片咖啡林,燒烤咖啡的香味引起周圍居民的注意。人們最初咀嚼這種植物果實以提神,後來烘烤磨碎摻入麪粉做成麪包,作爲勇士的食物,以提高作戰的勇氣。不過這些傳說故事都缺乏歷史文件佐證,只出現於後世的旅遊傳記中,是無法考究真正的咖啡起源。
     
      直到11世紀左右,人們纔開始用水煮咖啡做爲飲料。13世紀時,埃塞俄比亞軍隊入侵也門,將咖啡帶到了阿拉伯世界。因爲伊斯蘭教義禁止教徒飲酒,有的宗教界人士認爲這種飲料刺激神經,違反教義,曾一度禁止並關閉咖啡店,但埃及蘇丹認爲咖啡不違反教義,因而解禁,咖啡飲料迅速在阿拉伯地區流行開來。咖啡Coffee這個詞,就是來源於阿拉伯語Qahwa,意思是“植物飲料”,後來傳到土耳其,成爲歐洲語言中這個詞的來源。咖啡種植,製作的方法也被阿拉伯人不斷地改進逐漸完善。
     
      但在西元15世紀以前,咖啡長期被阿拉伯世界所壟斷,僅在回教國家間流傳;當時主要被使用在醫學和宗教上,回教醫生和僧侶們承認咖啡具有提神、醒腦、健胃、強身、止血等功效;15世紀初開始有文獻記載咖啡的使用方式,並且在此時期融入宗教儀式中,同時也出現在民間做爲日常飲品。因回教世界嚴禁飲酒,因此咖啡成爲當時很重要的社交飲品。直到16、17世紀,透過威尼斯商人和海上霸權荷蘭人的買賣輾轉將咖啡傳入歐洲,很快地,這種充滿東方神祕色彩、口感馥郁香氣迷魅的黑色飲料受到貴族仕紳階級的爭相競逐,咖啡的身價也跟著水漲船高,甚至產生了“黑色金子”的稱號,並且在接下來風起雲湧的大航海時代,藉由海運的傳播,全世界都被納入了咖啡的生產和消費版圖中。
     
      肯尼亞(Kenya)位於非洲東部,與“咖啡之源”埃塞俄比亞爲鄰。雖然土壤肥沃,但該國首次種植咖啡,是1893年從巴西引入的波旁(Bourbon,又稱French mission,以紀念傳入的法國傳教士);就像“向左走、向右走”的故事,咖啡沒有南移內陸而是北渡紅海。經歷數百年的擴散,在世界各處落戶、變種後,才輾轉返回故鄉——非洲大裂谷(The Great Rift Valley)。
     
      作爲英國殖民地,出口咖啡所得的利益對宗主國傾斜是自然不過。直至1954年爲止,肯尼亞人所擁有的耕地只有5000英畝,其餘大部分都是由英國人控制,並送到倫敦拍賣。殖民地雖似被剝削,但若沒有英屬實驗室Scott Laboratories,肯尼亞咖啡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因爲其代表品種SL-28和SL-34,就是當年該實驗室培植40種咖啡裏的其中兩種。現時肯尼亞的流行品種還有抗病性高但味道稍遜的Ruiri 11,抗旱力高的Batian、K7和Kent等。
     
      發生於1956至60年的茂茂起義(Mau Mau Uprising)令大部分耕地控制權迴歸本土住民。咖啡農莊大多是年產數百公斤的小規模經營。他們會應輸送距離和收購價決定將果實售予鄰近的處理廠(Coffee Factory)。例如有名的Karagoto咖啡,其實是位於Karatina鎮周邊的一所處理廠。待蒐集附近農民的咖啡果後,加以處理和出口。它也會爲農民提供種植上的技術支援。而Karagoto本身,則聯合了Tegu及Ngunguru處理廠,形成合作社(Tekangu Farmers Cooperative Society,FCS) 。肯尼亞有名的產區大多集中在中部,例如﹕Nyeri、Kiambu、Kirinyaga和西部近烏干達的山區(Nakuru、Bungoma、Kitale等)。
     
      肯尼亞法國傳教士老種。咖啡原生於埃塞俄比亞。1850年左右,法國傳教士經由殖民地波旁島(也就是波旁種的由來),將咖啡帶入肯尼亞,在當地落地生根。大部分肯尼亞栽植的品種,是SL改良品種。原生種的咖啡相當稀少。
     
      前街咖啡的[哈尼亞]便是來自肯尼亞的法國傳教士波旁。傳統日曬處理遇上傳統的咖啡品種,讓人感到很是驚喜。
     
      採用日曬處理法的法國傳教士波旁品種度綿密且豐富。除了厚實巧克力餘韻外還具有明顯的日曬果實風味,咖啡的厚醇
     
      哈里斯家族在Thika區域栽種咖啡已經超過100年的歷史,對於此地獨特的紅色火山土壤非常瞭解,再搭配適合的咖啡生長溫度以及降雨量,這些優異的種植環境造就了查尼雅莊園法國傳教士的獨特風味。
     
      前街法國傳教士波旁衝煮參數建議:
     
      V60/90度水溫/1:15/時間兩分鐘
     
      風味:
     
      甘甜中帶著不錯的柑橘類香氣。穩重中帶著一點輕盈,如葡萄柚般的熱帶水果香氣。平衡度中,帶有一絲狂野。   

 





 

2018-08-29 21:22:32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