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蘇門答臘的蘇拉威西島咖啡豆種演變歷程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精品咖啡豆 > 印尼曼特寧咖啡豆 > 2024-06-03 04:38:27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     印尼由超過一萬七千個島嶼組成,散佈在赤道的火山帶上,土壤肥沃。著名產區,包括西部的蘇門答臘,中部的蘇拉威西(Sulawesi),以及南部的爪哇。咖啡在1696年由荷蘭總督從印度Malabar帶到雅加達栽種,當地農民被迫減少出產白米而改種咖啡。自1850年起,荷蘭東印度公司把種植區擴展至印尼其他島嶼。至目前爲止,印尼是全世界第四大咖啡出口國。
     
      於1876年肆虐印尼的鐵鏽病差點令阿拉比卡咖啡絕跡。自此,農民在東爪哇低地的重災區開始種植抗病性高的羅巴斯塔種(Robusta)。至該國獨立後,當地人才重新種植質素較高的阿拉比卡(Arabica)。至今,印尼八成的出口仍是商用級別的羅巴斯塔。有趣的是,由於當時東部的帝汶島和弗洛雷斯島是葡萄牙屬地,所種的品種跟荷蘭屬地不同,影響也較輕。現時仍可喝到源自16世紀的“古代種”。
     
      印尼咖啡在質量上是很多樣化的,大部份是以島的來源還作其市場名:
     
      比如蘇門答臘(Sumatra) 、蘇拉威西(Sulawesi) 、爪哇(Jawa) 或帝汶(Timur) 。印尼咖啡的優點是大部分咖啡的特徵都是濃厚、內斂的風味和活潑的酸度。缺點是也許也會有較不舒服的艱澀或有些許的黴味。其他則顯示出土性,這是一些咖啡愛好者喜歡,相對的也有另外一些人會厭惡這種的性質。
     
      豆種演變反映栽種史
     
      蘇門答臘咖啡最爲人所知就是曼特寧。這個既非豆種又非產區的品牌,來自誤譯一個部落(Mandailing)的名稱。在亞齊省的迦佑山,以及圍繞着北部火山湖多巴的林東產區也盛產曼特寧。名字包括“綠寶”、“藍眼”,色彩繽紛。蘇門答臘的咖啡一般味道柔順,口感稠密,低酸,帶泥土、雪松木、菸絲和可可的味道。
     
      蘇拉威西島已存在超過一億年,所以土壤的礦物含量比印尼其他島嶼豐富,所出產的咖啡味道也更明亮。其中Tana Toraja 山附近的出產最著名。它略帶香料的味道,包括胡椒、肉桂和果仁。
     
      印尼咖啡豆種的演變,反映印尼的栽種史。印尼咖啡的瑕疵很多,最大原因是處理不當。非洲和中美洲農民無論水洗或日曬,豆子在處理過程中都會藏在像瓜子殼的豆莢內,待出口前纔會以打穀機打掉。但印尼流行的Wet hull(Giling Basah)處理法,則是咖啡在洗掉果膠層之後,不待風乾便急急將谷打去。尚溼的咖啡豆含水量高達50%。中間人四處蒐集果核,並在不受控的情況下進行乾燥:在太陽下暴曬,會令有機酸流失,而放在泥濘上風乾則有機會令豆子吸入泥味和污垢。這都是因爲農民爲了掙快錢並缺乏知識所致。
     
      前街咖啡建議用88度水來衝煮印尼咖啡,入口是草藥、巧克力和焦糖的風味。

 

2018-10-19 22:50:18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