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百科知識 關於咖啡•名人•趣話

作者:咖啡沙龍網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2024-06-03 07:12:50

  咖啡,這個充滿着感性容易讓人沉思的飲料,從它本身被發現到傳播發展的一系列過程,經歷了無數神祕曲折的故事,而咖啡在傳入歐洲之後,更是跟許多名人接下不解之緣,留下不少趣聞佳話。

  咖啡最初傳入歐洲是威尼斯商人於1615年將咖啡傳入歐洲,初期由於人們對咖啡缺乏瞭解,而且教會統治下的歐洲對於這種來自阿拉伯世界的奇怪的黑色飲料存在着戒備和抵制心理,當時教會是禁止人們飲用咖啡的。而羅馬教皇克雷蒙八世在親自品嚐過咖啡後,不禁爲咖啡的美味所征服,於是大喜:爲何這如此美味的飲料反而讓魔鬼撒旦來獨享?讓咖啡也受洗爲上帝的飲料吧!此言一出,咖啡開始大規模蔓延全歐洲。

  偉大的德國音樂家巴赫是咖啡的忠實擁護者。他不但自己酷愛咖啡,在他的作品中都有咖啡的題材,他的著名的《咖啡康塔塔》作於1734至1735年間。情節講的是一個叫麗茜的女孩嗜好咖啡,父親要求她放棄這一嗜好,她不同意,於是父親以各種威脅引誘促使女人讓步,但均告失敗,後來只好央求女兒,只要戒除咖啡,願意爲她找一個好郎君。女兒則表示:除非婚約上寫上“婚後允許我照樣喝咖啡”,全曲詼諧樂觀,是巴赫最有名的一部康塔塔。其中描寫咖啡的歌詞“比千萬次香吻更甜蜜,比陳年佳釀更醉人”更是成了經典。

  發現血液循環的英國醫生哈維在臨死之前依舊惦記着自己的咖啡。請求律師拿一顆咖啡豆給他,他對這那顆豆端詳了許久,說:“沒想到這顆小小的咖啡豆,卻是幸福和價值的源泉所在”。他的遺囑也因咖啡而不同尋常:他的遺產有一部分捐款給倫敦醫科大學,捐款的數目是他一生用來喝咖啡的錢,而且他還要求受捐贈人要在每年他的祭祀日用喝咖啡的方式來紀念他。

  也許正如哈維所說“咖啡是幸福和價值的源泉所在”,所以偉大的音樂家莫扎特在臨終之前喝下了他的最後一杯咖啡,輕嘆了一聲:“哦,真是舒服啊!”離開人世。

  法國大文豪巴爾扎克也是一個咖啡狂熱愛好者。對他來說,咖啡甚至比一日三餐都重要。他在寫作的時候通常半夜起牀,點上蠟燭,開始寫作,等到寫得眼皮打架體力不支的時候,他會停下來爲自己衝杯咖啡,讓自己振作精神重新開始寫作,到早上八點喫早飯喝咖啡,然後繼續寫,然後午飯加咖啡,直到下午五六點,這期間一直在喝咖啡。據說他一生喝了三萬多杯咖啡。可以說他的作品都是蘸着咖啡爲墨汁寫出來的。

  巴黎的左岸文化在是西方文化藝術歷史長廊中永不退色的一頁,而左岸咖啡館則是這一頁上最精彩的一段文字。左岸咖啡館融合了咖啡的香和文學藝術之氣息,正是這種氛圍也吸引了更多的文藝名人流連於此,創出許多佳作。在最古老的聖日耳曼教堂周圍,有最早的弗洛咖啡館“(cafedeFiore,也稱“花神咖啡館”),這家咖啡館和邊上的德瑪格餐廳“(AuyDeuxMagots)是著名的哲學家薩特和他的情人海湟波娃幾乎天天消磨時光的地方。現在咖啡館的菜單上還印着薩特的語錄:“自由之神經由花神之路……”。而附近的“裏普啤酒館”是安德烈•幻德及其《法蘭西》雜誌社撰稿作家們定期見面探討寫作心得的地方,也是聖•羅蘭經常涉足的地方。

  在離大教堂不遠處的蒙巴納斯大街上,著名的“丁香咖啡館”(cafedegirofle)則是又一個重要的聚會中心。俄裔法國作家夏加爾、美國的亨利•米勒、愛爾蘭的喬伊斯、音樂家斯特拉文斯基、作家海明威、畫家畢加索等在成名前都在這個所謂的“文學咖啡館”裏活動。這一羣文學藝術家圍繞在號稱“詩人王子”保羅•福爾的四周,每星期二晚都在這裏聚會。海明威初到巴黎時因窮困潦倒沒有固定收入,丁香咖啡館是他經常光顧的地方,也是在這裏構思了《太陽照樣升起》,至今,“丁香咖啡館”還保存着一張“海明威之椅”,保留着一道名爲“海明威胡椒牛排”的招牌菜。薩特和他的女友西蒙娜經常光顧附近的“雙偶咖啡館”(cafedecoupole),畢加索在此與朵拉•琦爾小姐一見鍾情,喬伊斯在這裏認識了莎士比亞書屋的女老闆西爾薇亞•畢奇,並經她的竭力推薦,《尤利西斯》才得以面世。左岸咖啡館,是左岸文化的靈感之源。

  16世紀末莎士比亞來到意大利北部小城維羅納,正是在維羅納德咖啡館裏他聽到了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感動之餘,他打算將其寫成書,於是白天他出去採風,晚上則在咖啡館奮筆疾書,一個多月的時間完成了不朽名著《羅密歐與朱麗葉》。

  畫家梵高在巴黎時,常進入鈴鼓酒館,喝酒交朋友或是尋找適合的模特兒。他創作的《鈴鼓咖啡屋的女人》,是以鈴鼓咖啡屋的老闆雅歌斯蒂娜作爲描寫對象的。

  1888年梵高拖着疲憊的身心離開巴黎,到南方尋找平靜。他常常到咖啡屋中觀察那些消沉的靈魂,以咖啡館中的情景入畫。在《夜間的咖啡屋》這幅畫中,畫中人散發着魔鬼般的氣氛。有一個星期,他在4天裏靠23杯咖啡加幾片面包渡過了難關。凡高去世前兩個月,1890年5月21日,因爲害怕巴黎的嘈雜,同時更渴望重新拿起畫筆,凡高拿着弟弟提奧的介紹信,來到奧維爾找加歇醫生——畫家畢沙羅和塞尚的朋友,一位熱衷繪畫的業餘藝術家。醫生給他找了個每天6法郎的避暑旅館,而凡高卻住進了市政廳對面的“拉武旅館”——這裏只要3.5法郎一天。凡高曾說:“咖啡館是一個使人思考,使人犯罪,使人墮落的地方”對咖啡館,梵高寄託了自己複雜的感情,他的遺囑中寫道:我相信,在我死後,我的畫,會在咖啡館裏展出。而在他死後的100多年後,他的畫展果真在拉武咖啡館舉辦。

  習慣上我們總把咖啡和文人墨客相聯繫,卻不知許多政治家們也對咖啡有着獨特的感情,如果說這些政治家們是“一手端咖啡杯一手治天下”顯得有點誇張,但咖啡確實爲他們提供了很大的精神力量。這其中也有不少趣事值得一提。

  英國哲學家和政治活動家詹.麥金託什,對咖啡一往情深。他認爲,一個人的智力,與飲用的咖啡量成正比。

  法國傑出的外交家塔列蘭(1754--1838年),曾經說過:“熬製得最理想咖啡,應當黑得像魔鬼,燙得像地獄,純潔的像天使,甜蜜得像愛情。”他對咖啡的這一經典點評,簡單透徹,遠勝過文人們的長篇碎語。

  拿破崙也酷愛咖啡,他形容喝咖啡的感受是:“相當數量的咖啡會使我興奮,而且賦予我溫暖和異乎尋常的力量”據說他曾有一次在咖啡館喝咖啡忘帶錢而把軍帽留下抵債。有名的皇家咖啡就是拿破崙遠征俄國時的意外發明。當時因爲俄國天氣寒冷,他便教兵士在咖啡中摻入白蘭地以取暖,後來這種咖啡經過人們的改善成了有名的皇家咖啡。

  法國大革命時期羅伯斯比爾、丹頓、馬拉曾經多次在咖啡館裏討論政事策劃革命。

  列寧在巴黎時也是咖啡館爲他提供了良好的空間和環境,也是在咖啡館,他策劃了著名的十月革命。

  近代西方政壇也出現不少關於咖啡的趣事。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美國出生的女權主義者南希•阿斯特去拜訪丘吉爾,希望他幫助她順利競選,成爲衆議院第一位女議員,並大談她的女權觀點。丘吉爾嘲笑了她的這一念頭,也不同意她的一些觀點,這使這位夫人大爲惱火。她對丘吉爾說:“溫斯頓,如果我是你的妻子,我就會往您的咖啡杯裏放毒。”

  丘吉爾溫柔地接着說:“如果我是你的丈夫,我就毫不猶豫地把它喝下去”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嚴格實行配給制度,每人每天只能喝一杯咖啡。一天,羅斯福招待記者時說,他早上喝過一杯咖啡,晚上又喝了一杯。記者們聽了馬上質問:“我們每人每天只有一杯咖啡,你哪裏來的兩杯?”

  不少記者以爲,這下一定可以撈到頭版頭條的新聞了。

  面對記者的責難,羅斯福面不改色地回答:“我確實是早晚各飲一杯咖啡,不過晚上我是把早晨煮過的咖啡渣再煮一次。” 不知是這位總統應對能力太強還是咖啡的魅力太大,總之從此以後那種煮過再煮的咖啡便有了新的更響亮的名字——‘羅斯福咖啡”。

  而科學界,同樣縈繞着咖啡的香氣。

  愛因斯坦從青年時代起,就經常同索洛文、哈比希特等人到奧林比亞咖啡館聚會。一邊喝着咖啡、喫點簡單東西,一邊討論數學、物理、哲學等問題,互相取長補短,愛因斯坦向他們學了不少的東西。後來,他們戲稱這種聚會形式爲‘奧林比亞科學院”。這所特殊的•“學院”對他後來在科學上取得的偉大成就起了很大作用。

  以後他習慣去大都會咖啡館。在那裏,他面前放着一杯咖啡,手裏拿着一本書,時而冥思苦想,時而激動地在書上寫寫畫畫,一坐就是一個下午。在大都會咖啡館,愛因斯坦讀完了名著《科學的價值》。

  英國科學家馬丁從劍橋大學畢業後,曾就職於羊毛工業研究協會、布茨純藥物公司研究部、國家醫學研究所、英國威爾柯米基金會等。

  一天,他和其他研究人員一起喝咖啡,不留神將咖啡灑在濾紙上。滴滴咖啡滲入濾紙後,痕跡中心的咖啡色最濃,隨着咖啡的逐漸滲透,顏色則越來越淺。

  看着濾紙上深淺不一的顏色變化,馬丁想,也許這個原理可以使眼下他最關心的氨基酸分離。經過各種努力,馬丁終於設計出一種可以用濾紙分離氨基酸的紙分離法。

  馬丁因這一發現,於1952年與共同研究者辛格一起獲得諾貝爾獎。

  不管是事實也好,或者加上人們的一點猜測和誇張的成分也好,總之咖啡自誕生以來,就和人類形成了不可分割的關係並漸漸滲入人們的生活中,而這些名人趣事也不過是浩瀚宇宙中幾顆比較耀眼的星而已,在那些普通的星星上,咖啡與人類的故事,依然很多,隨着時間的轉動,不停的上演着,千百年之後,又會有怎樣的故事流傳呢?

2014-09-10 15:23:02 責任編輯:咖啡沙龍網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