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咖啡教母的來歷 精品咖啡種植區位條件精品咖啡口感特徵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精品咖啡豆 > 2024-06-03 03:19:34

第三波: 精品咖啡(Specialty Coffee)發展歷史介紹
 
最早由被稱爲“精品咖啡教母”的娥娜·努森女士(Erna Knustsen)於1974年率先在《茶與咖啡月刊》(Tea& Coffee Trade Journal)上提出,彰顯“只有在最有利的微型氣候與水土,才能栽培出風味獨特的精品咖啡”,旨在與紐約期貨交易市場的大宗商用咖啡作區別。
 
Knutsen 的Erna Knutsen 咖啡有限公司於1978 年在法國蒙特勒伊舉行的一次國際咖啡會議的代表發表演講時說,這個概念很簡單:特殊的地理小氣候生產具有獨特風味特徵的豆類,她稱之爲“精品咖啡(SpecialtyCoffee)“。這是針對第一波及第二波咖啡革命後,消費者對咖啡需求的省思:咖啡的提供者,一味追求快速,量化,成本,而犧牲了咖啡的品質,消費者要的不應該是如此!1982 年美國精品咖啡協會(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 of America,SCAA)成立。
 
隨後世界各地,逐步推廣而成立區域性精品咖啡協會組織如歐洲精品咖啡協會SCAE(1988 年),日本精品咖啡協會SCAJ(2003 年)。精品咖啡在SCAA 的定義是「在理想的氣候、土壤環境下生長,具有獨特的香氣與風味的咖啡」。由以上定義可以發現,精品咖啡着重在「生豆」的部分,因此咖啡生豆在生長過程必須有適當的氣候與土壤環境,且在採摘過程與後製處理也必須嚴格控管,讓生豆保有產區的特色風味與口感,這樣的咖啡才能稱作精品咖啡。
 
定義
由最早的概念“特殊的地理小氣候生產具有獨特風味特徵的豆類”,美國精品咖啡協會SCAA 則重新定義“精品精品咖啡(SpecialtyCoffee)”:精品咖啡是由所謂的終身持續追求品質的相關人士合力一齊完成,自始至終,這些人士都維持一貫的卓越標準來確保品質,並作爲優先的工作目標,且所有參與者都能協同合作,他們缺一不可!他們包括了“咖啡農(FARMER)”、“生豆採購者(GREEN COFFEE BUYER)”、“烘豆者(COFFEE ROASTER)”、“咖啡師(BARISTA)(BARISTA 要能沖泡也
要會解析咖啡特性)”、“消費者(CONSUMER)”,由生產到消費的整體循環中,大家合作以卓越品質爲追求的目標,纔有辦法達到精品咖啡的真諦。
 
有趣的是這三波咖啡革命在沖泡咖啡上,從“瞬間”,而“快速”,最後要把速度放慢。從以往講求效率、提供所謂的附加價值(休閒空間),而回歸到咖啡本身。在消費者的立場上,由無須知識到需要知識,由無從選擇的接受企業霸主提供的產品及文化,到可以選擇要的咖啡文化及要求咖啡供應者提供所要的產品。

時代巨輪一直在向前滾動,咖啡的文化,觀念也隨之而改變,我們是否還停留在改革前的時代呢?

 

2019-05-04 18:14:41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