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深烘焙咖啡如何沖泡纔好喝?淺烘焙燭芒/深烘焙曼特寧手沖水溫研磨度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精品咖啡豆 > 2024-06-03 04:09:45

研磨咖啡豆是衝煮咖啡的第一步,但也是不少人容易失敗的一步,不是磨得太細,就是太粗,間接影響到咖啡的口感。想要精確的掌握咖啡粉粗細,建議使用能調整刻度的電動磨豆機,精準掌握研磨度。以小富士磨豆機爲例,手衝咖啡粉最佳的粗細在3-4刻度中間,可以用細砂糖作爲參照。

以小富士磨豆機爲例,手衝咖啡粉最佳的粗細在3-4刻度中間

簡單來說:

淺烘焙的燭芒:需要細研磨,90-91度水溫

深烘焙的曼特寧: 需要中研磨-粗研磨,88度左右水溫即可

不同衝煮方式與習慣都有其適合的研磨粗細程度,以衝煮方式區分,Espresso適合細研磨,濾衝式與賽風壺適合中度研磨,而法國濾壓壺則適合粗研磨。如以咖啡粉在水中浸泡的時間長短而言,時間越長,研磨顆粒就要越粗;時間越短,研磨顆粒就要越細。但是這只是個大原則,平常不妨多多嘗試,一定可以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衝煮方式與習慣。

如果研磨的粗細不一,由於細的咖啡粉末被水萃取的速率比粗的咖啡粉末還快,就會產生萃取時間無法控制的問題,也就是在同樣的時間哩,細的咖啡粉末因爲在水中浸泡時間過長,而已經過度萃取時,粗的咖啡粉末卻因爲浸泡時間不夠,而導致萃取不足。這樣的咖啡肯定不會是一杯好的咖啡。

下面分享四個技巧。

第一:低(溫度低)

中深烘焙的豆子建議使用83至86度的水溫衝煮。降低一些水溫可以減慢萃取的速度,減少苦味物質被萃取出來。

第二:柔(水流要柔和)

柔和的注入水流,減少水流對粉牀的衝擊。要控制濾杯中水位的高度,在悶蒸之後緩緩的用較低的高度注水,然後讓濾杯中的咖啡粉像在被浸泡一樣。這可以令到萃取的節奏變慢,容易產生口感柔和,味道紮實的咖啡

第三:慢(慢慢地繞圈)

慢慢地從內到外再從外到內地把水澆在粉牀上,過快的繞圈會增加水流對咖啡的攪拌作用,容易使中深烘焙的豆子苦味變重。儘量減少對粉牀的攪拌,儘量讓咖啡的味道通過浸的方式萃取出來。這樣子可以有效控制苦味和澀味。

第四:粗(研磨粗)

粗研磨可以減少咖啡粉跟水的接觸面積,使得咖啡在衝煮一開始就不容易因高溫的水而帶出苦雜澀味,再配合緩慢衝煮,延長萃取的時間,後段水溫降低,再將風味和口感物質慢慢帶出。

只是單純從萃取原理上,淺烘焙的豆子,細胞的膨脹程度相對深烘焙要小一些,吸水性會弱一些。當水分和細胞相遇的時候,需要花更多地時間萃取到想要獲取的物質,基本上,淺烘焙可以細研磨,深烘焙可以粗研磨,如果你的咖啡變得苦澀,可以嘗試通過以上幾點去調整中深烘焙豆子的萃取手法。
 

2022-06-22 09:57:13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