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瑕疵豆類型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2024-06-03 01:12:09

進行挑選瑕疵豆之前,爲了使豆子大小均勻,生豆需要先過篩。可使用三種不同尺寸的特別定製篩網,也可採用一般園藝店賣的金屬篩網,但尺寸上要注意。過篩的目的是爲了分開豆子尺寸並去除掉雜質。

接下來是手選步驟。爲了提高手選效率,必須使用一些道具,其中必備的是手選用的托盤。托盤要準備兩種,一種是生豆專用的無光澤黑色托盤,一種是烘焙豆專用、貼有無光澤褐色棉紙的托盤。遇上有大量豆子要手選的情況,這樣的托盤能讓眼睛不疲勞。

96

下面來介紹挑選瑕疵豆的步驟如下:

1、取適量的咖啡生豆放入托盤中。重點是適量,過多過少都不好。將咖啡生豆攤放在托盤上,用雙手食指與中指將托盤上的生豆均分成五等分。少量地進行手選,較不易遺漏瑕疵豆,也比較容易集中注意力。

2、將咖啡生豆挑選至無瑕疵豆爲止。

3、不是隻盯着有豆的一面看,而是要拿起來看看它的顏色與形狀。不放過任何一顆,目光由右邊向左邊移動。

4、不斷重複同樣的步驟。

5、得知挑出咖啡瑕疵豆的平均值。

一個托盤中若挑出五到六顆瑕疵豆,以此爲平均值,進行下一個托盤的手選。

挑選咖啡瑕疵豆的順序爲“顏色–>光澤–>形狀”。

1、顏色不同的豆子。弄清楚顏色挑選的基準爲何,接着將相同顏色的咖啡豆擺在一起。

2、光澤不同的豆子。可以根據咖啡豆的光澤挑選,挑除死豆與未熟豆。

3、形狀不同的豆子。貝殼豆等對味道的影響較輕微,所以放在最後處理。

手選順序1到3漸漸熟悉之後,就能進行整體的判斷。如此一來,挑選瑕疵豆的速度就能提升,長時間作業下來也不會疲倦。最重要的是兩隻手一起進行。習慣用手的挑選速度會比較快,但也容易累而無法支撐長時間的瑕疵豆的挑選工作,所以建議雙手一起挑選。

十大瑕疵豆類型:

一、帶殼豆

咖啡內果皮覆蓋在咖啡豆果肉內側,多殘留在水洗法處理的咖啡豆上,烘焙時的透熱性差,有時還會着火燃燒,是造成咖啡澀味的原因。

二、石頭

採收的豆子因爲使用自然乾燥法,容易混入石頭或木屑等。

三、發黴豆

因爲乾燥不完全,或是在運輸、保管過程中過於潮溼,而長出青色、白色的黴菌,有時會使豆子粘在一起,若不去除這些發黴豆,會產生黴臭味。

四、發酵豆

主要分兩大類:一種是在水洗法處理咖啡時在發酵槽浸泡時間過長,被水洗咖啡豆的水污染而形成;另一種是堆放在倉庫的關係,因而附着細菌,豆子表面變得斑駁。發酵豆外表不易分辨出來,因而手選時應特別注意。發酵豆如果混入咖啡中會產生腐臭味。

五、死豆

非正常結果的豆子。顏色不易因烘焙而改變,故容易分辨出來。味道平淡,與銀皮同樣有害無益,會成爲異味的來源。

六、未熟豆

在其成熟前就被採摘下的豆子,有腥羶、令人做嘔的味道。將咖啡豆放置數年就是爲了對付這些未成熟豆而採取的對策。

七、貝殼豆

乾燥不良或者雜交異常而產生;豆子從中央線處破裂,內側像貝殼般翻出。貝殼豆會造成烘焙不均,進行深度烘焙時容易着火。

八、蟲蛀豆

蛾在咖啡果實成熟變紅之際侵入產卵,幼蟲啃食咖啡果實成長,豆子表面會留下蟲蛀痕跡。蟲蛀豆會造成咖啡液混濁,有時會產生怪味。

九、黑豆

較早成熟掉落地位,長期與地面接觸而發酵變黑的豆子。可輕易通過手選步驟挑除。混入黑豆煮出來的咖啡會產生腐臭味且渾濁。

十、可可

自然乾燥法使得果肉殘留、未充分脫殼是它形成的原因。帶有碘、土等味道,會發生類似氨的臭味。“可可”是葡萄牙語“糞”的意思。

2014-09-18 13:39:45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