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中含有的甜味來自於山脈物質 甜味咖啡豆中的糖是哪種糖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2024-06-03 05:46:58


  一般來說,一杯黑咖啡中的蔗糖的含量大概在0.7%,而人類感受甜的閾值在大約1%,一般的含糖飲料,糖的濃度大約爲10%。所以按理來說,咖啡對我們而言應該是不甜的。那我們所感受到的甜,到底是什麼呢?
  
  1、甜的香氣
  
  咖啡在烘焙過程中,產生許多“甜香”,這些香氣會讓我們聯想到咖啡是甜的。我們在品鑑咖啡時,味道是單一的,而香氣是多元的,味道和香氣結合在一起,纔是我們判斷風味的基準。就像我們能感覺到的甜,有蔗糖甜,蜂蜜甜,焦糖甜,楓糖甜等,甚至多數時候,我們還沒嚐到甜味,只是聞到“甜香”,便可以產生甜的感受。咖啡在烘焙過程中,產生了許多焦糖、奶油、巧克力,水果類的風味,會讓人從嗅覺上聯想到甜味,再加上微量的複合糖、多糖,我們就能感受到這杯咖啡的甜味了。
  
  2、鮮味
  
  說到鮮味,很多時候我們會想到“鮮甜”這個詞,包括很多海鮮,在鮮的同時,我們能明顯感受到甜味。又有許多時候,我們在烹飪的時候會加入少許糖,以增加鮮味的感受。鮮味的代名詞就是氨基酸類物質,特別是穀氨酸(味精的主要成分),所以我們在品嚐淡的味精水時,往往也能感受到甜味。人體的味覺感受細胞,甜味受體和鮮味受體結構及其相似,也就造成了我們對甜味和鮮味的混淆。咖啡中也含有穀氨酸,能通過增加“鮮”的感覺,讓我們感覺到咖啡的甜。
 
  
  3、回甘
  
  當我們在品嚐咖啡時,經常能感受到“回甘”,特別是當咖啡吞嚥下之後,口中已經沒有咖啡液體時,甚至在喝完咖啡時,喝一口水,能明顯感受到甜味。這種甜被我們稱之爲“回甘”。但我們往往疑惑,爲何咖啡已經不在口中了,反而能感受到明顯的甜味呢?其實回甘這個詞,同樣經常出現於茶中,以及喝中藥或涼茶時也常會有回甘的感受。
 
    藥草、茶和咖啡中,都含有一種名爲“類黃酮”的物質,它能抑制人對甜的感受,並且本身帶有苦味。所以我們在品嚐含有類黃酮的咖啡時,可能首先感受到苦味,並且抑制了對甜的感受,隔一段時間甜味纔出現,相當於延長了我們對甜味感知的反射弧。而且因爲先苦後甜,甜的感受會特別明顯。在我們喝完咖啡再喝水時,水將口腔中其餘味道進一步沖淡,但是甜味經過延遲又同時出現了,就會顯得格外甜。
  
  4、酸
  
  過量的酸會抑制我們對甜的感受,但適量的酸度卻能讓我們更好地感受甜。人的味蕾感受風味是通過受體的結合來作用的,風味物質結合首先要溶於唾液中,才能與受體受體結合。當適量的酸存在時,會刺激我們分泌更多口水,也就讓物質與受體的結合更加有效,能讓我們更迅速地感受到甜
  
  5、多糖
  
  咖啡中的某些甜味,是糖類複合物產生的。就像澱粉一樣,它們本身並沒有甜味,在經過唾液中的酶的分解後,才能產生甜味,就像米飯中的澱粉,一入口的時候並不甜,需要唾液澱粉酶分解才能品嚐出甜味,而且越嚼越甜。所以不同於葡萄糖、蔗糖這些馬上就能讓我們感受到甜味的物質,多糖的甜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出現,並且在某些酸的咖啡中,因爲唾液的增加,對多糖的分解能力也增強了,所以對甜的感受也增加了。
  
  所以在咖啡中,烘焙過程創造出我們熟悉的“甜味”芳香劑,咖啡中所含的鮮味、回甘的物質,再加上微量的複合糖和焦糖,我們就能感受到這杯咖啡的甜味。如今很多追求健康的小夥伴,都聽過“斷糖”這麼個概念啦,喝咖啡,可以邊甜邊斷糖,穩賺不賠啦~不管咖啡是真的甜,還是它能讓你覺得“甜”,只要它能給你帶來好的享受,這甜入口也入心~
 

2020-06-22 09:06:29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