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咖啡常識 咖啡栽培的重要條件

作者:中國咖啡交易網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2024-06-03 10:01:29

  有個名詞叫做“咖啡帶”。世界咖啡生產國有60多個,其中大部分位於南北迴歸線(南、北緯23°26′)之間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內。這一咖啡栽培區稱爲“咖啡帶( Coffee Belt)”或“咖啡區( Coffee Zone)”。

  咖啡帶的年平均氣溫都在20℃以上,因爲咖啡樹是熱帶植物,若氣溫低於20℃則無法正常生長。

  1、氣候條件

  阿託比卡種咖啡不耐高溫多溼的氣候,也無法長期處於5℃以下的低溫,所以多栽種在海拔1000-2000米高地的陡峻斜坡。另一方面,羅布斯塔種咖啡則因適應能力強(羅布斯塔的原意即指“頑強健壯”),多栽培於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地。

  全年降雨平均,降雨量在1000-2000毫米,再加上適當的日照,是最適合咖啡生長的環境。但阿拉比卡種咖啡不耐強烈日照與酷熱,因此適合種植於易生晨霧的地形,特別是日夜溫差大的地方。另外,有業地方爲了避免太陽直接照射還會種植遮蔽樹,如香蕉、玉蜀黍、芒果樹等。

  2、土質

  簡單來說,適合栽種咖啡的土壤,就是有足夠溼氣與水分且富含有機質的肥沃火山土。埃塞俄比亞高原上就佈滿了這種火山岩風化土,因此。富含腐殖質的土壤自然成爲適合栽種咖啡的基本條件之一。

  事實上,巴西高原地帶(稱“Terra rossa”,意爲玄武岩風化的肥沃紅土)、中美高地、南美安第斯山脈周邊、非洲高原地帶、西印度羣島、爪哇(部分地方的土壤也是火山岩風土,或是火山灰與腐殖土的混合土)等咖啡的豐要生產地帶,也和埃塞俄比亞高原地帶一樣,擁有水分充足的肥沃土壤。

  土質對咖啡的味道有微妙影響。像種植在偏酸性土壤上的咖啡酸味也會較強烈;又如巴兩里約熱內盧一帶土壤帶有碘味,採收咖啡豆時採用搖樹法將果實搖落地面,咖啡也會沾染那種獨特的味道。

  3、地形與高度

  一般認爲高地出產的咖啡品質較佳。中美洲地區各咖啡生產國因爲有山脈自大陸中央穿越,它們會以“標高”作爲分級標準。例如危地馬拉的SHB(取Strictly Hard Bean的前綴縮寫而來),七等級中的最高級即稱SHB,代表它的產地高度約爲海拔1370米。

  雖然咖啡莊園位於險峻的斜坡高地上,對於交通、搬運以及栽培管理各方面都不方便,但是,這樣的地形氣溫低且易起晨霧,能夠緩和熱帶地區特有的強烈日照,讓咖啡果實有時間充分發育成熟。

  不過牙買加島的“藍山”與“夏威夷可那”等高級咖啡卻不是高地採收咖啡。因爲只要有合適的氣溫、降雨量和土壤,會起晨霧且日夜溫差大,就能栽種山高品質咖啡。由此可知,即使“高地產等於高品質”,也並小意味着“低地產等於低品質”。標高只能視爲判斷咖啡等級的參考標準之一,標高雖然重要,但產地的地形與氣候條件更重要。

  咖啡的主要消費市場歐洲諸國,很久以前就給肯尼亞及哥倫比亞等高地咖啡以較高評價。定量的咖啡豆能夠萃取出較多的咖啡液(即濃度較高),這也是高地咖啡獲得好評的原因之一。

  另外,前面已經提過,原產於剛果的羅布斯塔種咖啡栽種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地,與阿拉比卡種不同,它生長速度快又耐病蟲害,在不肥沃的土壤亦能栽種,因而味道與香氣都遠遜於阿拉比卡種咖啡。我並非完全否定羅布斯塔種咖啡,但原則上我不使用羅布斯塔種咖啡。原因其實很簡單,只是我想喝到品質更高的咖啡,也想讓大家都能享用到品質更好的咖啡罷了。

2014-12-20 15:42:41 責任編輯:中國咖啡交易網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