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文化常識 鄭永慶與咖啡館的淵源

作者:中國咖啡網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2024-06-03 03:32:20

  在日本,咖啡館同樣是憑藉着文化運動先在知識分子中流行起來,再普及到一般民衆中間。1888年4月13日,日本第一家咖啡館在東京上野西黑門町二番地開張(另一說,日本最早的咖啡館是1886年在東京日本橋開張的“洗愁亭”),店主人鄭永慶還與中國有着一番特殊的淵源。他是鄭成功胞弟田川七左衛門後裔鄭永寧的養子,1859年出生在長崎,曾留學美國耶魯大學,精通中、英、法、日四國語言。作爲一位高級知識分子,鄭永慶追求的是把咖啡當做一種文人的精神加以推廣。他以當時日本文人能接受的茶館爲招牌,給自己的咖啡館取名“可否茶館”,在裏面賣西方人的咖啡。而“可否”本身的日文發音就與“咖啡”近似,後來甚至成爲日文中“咖啡”的某種固定譯法。作爲一種文化人率先喜歡上的飲料,咖啡在當時一下子擁有了很多文縐縐的譯名,除了“可否”,還有“可非”、“骨非”、“骨喜”、“加喜”等。也有人給其起名叫“唐茶”、“香湯”之類的。鄭永慶也順應此種潮流,在自家咖啡店裏放上了東洋西洋各種書籍報刊,甚至於文房四寶,總之力求把書香和咖啡香融於一體。當時日本的知識分子上咖啡館,同樣也有很多有趣的癖好,比如有些人會把藝伎帶入咖啡館伴讀,也有人就跟魯迅先生一樣,雖頻頻現身於咖啡館,卻從來不喝一杯咖啡。因爲在當時人看來,重要的是端坐在咖啡館的高背座椅前,桌上攤開着一本當時流行的文學刊物,喝咖啡也好綠茶也好甚至白開水也好,都已經無所謂了。

  鄭永慶的“可否茶館”終因格調太高,經營不善,連年赤字,在開張了4年後悄然倒閉。但“可否茶館”掀起的咖啡文化熱卻讓後繼者不斷湧現。1890年,東京淺草的“寶石咖啡店”正式開張。1909年,日本第一代巴西移民水野龍的“老聖保羅咖啡館”(Café Paulista)則從巴西拉到了免費的咖啡豆贊助,從而在日本全國都開設了連鎖店。東京的那一間分店創業於1911年,如今仍矗立在銀座八丁目博品館玩具店對面。當時轟動一時的這間咖啡店的廣告語是“黑如鬼,甜如戀,熱如地獄的燙咖啡”,且此處咖啡價廉物美,一杯才5分錢,再加5分錢,還可得一甜甜圈。所以吸引了很多當時的年輕文人和附近慶應大學的大學生在此駐足。據說當時“世界語普及會”的秋田雨雀,經常只買一杯咖啡,卻要佔10個座位,每週都在這裏舉行研究會,被譽爲摳門典範。

  剛開業時的“老聖保羅咖啡館”,二樓設有女賓部。1911年,由平冢雷鳥創立的女性雜誌《青鞜》就常在女賓部開編輯會議,一羣時髦的名女人聚在一起高談闊論,一坐就是一個下午。《青鞜》一名來自英國18世紀的“藍襪子派”(Bluestockings)女文人,藍襪子亦在後來成爲日本新女性象徵。雖然今天的“老聖保羅咖啡館”已經取消了女賓部,但是穿藍襪子的女客人仍然受到特別的尊貴待遇,咖啡錢可以免去。也曾聽聞,有一次列儂和小野洋子在銀座逗留,連續3個晚上都來此處點當店招牌的Paulista Old來喝。這種綜合咖啡從創業開始至今一直在菜單上,小野洋子可算是新新新女性,不知道當時她有沒有穿藍襪子去那裏呢。

2015-04-30 16:57:26 責任編輯:中國咖啡網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