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杯濃縮咖啡,要麼靠技術,要不然就極考驗功夫

作者:中國咖啡網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2024-06-03 04:20:46

  第一次嚐到濃縮咖啡是去日內瓦的一次採訪。剛下飛機那會兒天剛亮透,陽光有些刺眼,但專訪就在半個小時之後,一切都在奔跑中進行。當我最後拖着倦容出現在採訪室,距開始採訪還有5分鐘。接待的小姐建議喝杯咖啡,我只知道說“好!快!”,也沒顧得上多交代。

  可當我剛緩過氣來,氣息馬上又被眼前一小杯咖啡的香氣奪走。說實話,當時並沒有心情去品味這杯濃縮咖啡的味道,只當做龍舌蘭特飲般仰頭一飲而盡。可它真的就像龍舌蘭一樣,在喉舌間劃了一條綿長的線,很快讓興奮的熱流直衝上腦,口中回甘良久。

  直到前不久,到了濃縮咖啡發源地意大利的裏雅斯特,才知道在意大利語中“espresso”意味着“立即爲你煮”的意思。所以espresso是從咖啡中提取的精粹,必須現煮,才能讓人體會它的熱辣濃烈,而其引申的意義則是“爲了某一特殊目的,而需要的快速服務”,這也暗示了爲什麼每一杯espresso都必須在短時間內喝完。

  斤斤計較的 咖啡機

  上世紀初,人們爲了在極短時間內,衝煮出客人所需要的咖啡,想出一種把水加壓的沖泡方式。以的裏雅斯特爲根據地的illy咖啡創始人弗朗西斯科·意利(Francesco Illy)在1935年發明了第一臺全自動espresso咖啡機“Illetta”,以壓縮空氣取代原有的蒸汽法,這一革新逐漸改變了整個世界享用咖啡的方式。近一個世紀以來,咖啡行業的八大歷史性突破中就有三項來自illy,其中就包括咖啡機、加壓封存技術和咖啡易理包。

  這種濃厚的 咖啡文化 對的裏雅斯特影響頗深,走進的裏雅斯特,就會強烈地感受到這座城市濃郁的咖啡風情。大街小巷遍佈 咖啡館 ,露天咖啡座比比皆是,隨處可見坐在陽傘下從清晨到深夜的意大利人。這裏亦不難找到一些極富歷史韻味的老字號 咖啡館 ,有些甚至從19世紀就開始營業了。

  做一杯濃縮咖啡,要麼靠技術,要不然就極考驗功夫。如同功夫茶,除了茶的本性,還有點鬥法的感覺,鬥設備高端,鬥手法老到,更鬥客人的鑑別能力。最簡陋的濃縮 咖啡製作 只需要一隻結實耐用的摩卡壺。泡咖啡的水在一個密封壺中加熱至沸點,壺中的蒸汽增加了壓力,利用蒸汽直接衝煮上層的咖啡粉。帶着蒸煮出的咖啡精華,蒸汽在上層集結,便成了濃縮咖啡。但是這個方式因爲採用超過沸點的水蒸氣長時間衝煮,火候把握不當便會造成“過度萃取”的情形,將苦味及澀味一併萃取出來,使得濃縮咖啡嚐起來會有燒焦味。

  因而好的濃縮咖啡在家中很難做出來,需要越專業越好的咖啡機來炮製。機器的壓力夠不夠大,水循環系統夠不夠流暢,配備的手柄甚至壓粉器夠不夠順手,都會影響一杯espresso的品相。

  在參觀illy咖啡工廠時體驗了一番斤斤計較的咖啡機技術。一開始,將15粒 咖啡豆 即時研磨成7克左右的咖啡粉,悉數倒在壓桿的濾勺內。之後把壓桿對準出水口扣死。按下按鈕,待出水口滲出細而濃稠的咖啡汁液。爲了防止過度萃取,心中默數25秒即須移開咖啡杯。 咖啡師 告訴我,雖然過程簡單,但製作的很多細節都被改進:水溫使用90攝氏度的熱水,再用手壓桿產生9個大氣壓的壓力,最後才能造就espresso杯麪那層恰好3毫米厚的琥珀色油脂。

2015-05-04 16:39:55 責任編輯:中國咖啡網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