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國家的咖啡你沒喝過?

作者:中國咖啡網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新聞 > 咖啡資訊 > 2024-07-01 07:46:27

  全世界哪一個國家的咖啡你沒喝過?

  從11世紀開始,人類就懂得了用水煮咖啡做爲飲料,而在之後的漫長歲月中,咖啡遍及世界,幾乎各個國家都發展出了自己偏好的品嚐方式。聽說有在咖啡里加冰激凌的,或者在咖啡中加烈酒的,你聽說過加雞蛋黃嗎?這些新奇的咖啡,或許只能去當地才能品嚐到最地道的。每去一個新國度,免不了在餐廳中喫喝幾頓,別忘了在此時點上一杯當地的特色咖啡,事後人家問起纔敢理直氣壯地說不虛此行。

  美國

 

  Red Eye 紅眼咖啡 圖片來源:www.mycoffeebook.com

  AMERICANO美式咖啡:熱水和濃縮咖啡比例爲2:1

  RED EYE紅眼咖啡:滴漏咖啡和濃縮咖啡比例爲1:1

  DRIP COFFEE 滴漏咖啡

  在美國,咖啡飲客們每天平均喝3.1杯咖啡。1.03億18歲以上的美國人(約爲三分之一的美國人口),每天都喝咖啡。

  意大利

  Caffe Affogato 阿芙加朵 圖片來源:www.monkeypuzzleblog.com

  ESPRESSO濃縮咖啡

  CAPPUCCINO卡布奇諾:濃縮咖啡、蒸汽奶泡

  CAFFE MACCHIATO 瑪琪朵:濃縮咖啡、一勺奶泡

  CAFFE LUNGO 淡咖啡:濃縮咖啡、許多熱水

  CAFFE AFFOGATO阿芙加朵:濃縮咖啡、一勺手工冰淇淋

  與我們的咖啡廳不同的是,在意大利,咖啡廳(他們叫bar)的存在不是爲了消磨時間和社交。意大利人都是買了咖啡獨自站着啜飲的。他們喜歡溫熱的端上來溫度正好的咖啡,能讓他們快速解決。

  意大利有六千萬人,但卻有十萬個bar,這個比例比其他任何國家都要高。

  在意大利,真正的咖啡是濃縮咖啡。意大利人只在早上喝卡布奇諾,他們幾乎不在午飯後喝有牛奶的咖啡。在午飯和晚飯後來杯咖啡是他們的傳統。

  西班牙

  CAFÉ CARAJILLO 茴香酒咖啡 圖片來源:www.laboticaindiana.es

  CAFÉ CON LECHE 牛奶咖啡:與拿鐵相似,煮開的牛奶與濃縮咖啡的比例爲2:1

  CAFÉ CARAJILLO 茴香酒咖啡:咖啡、烈酒(白蘭地、威士忌或朗姆酒)。

  西班牙的早餐是三餐中最簡單最不豐盛的,僅僅只有一杯咖啡和烤麪包,還有一點寒磣的橄欖油或蕃茄。

  葡萄牙

  GALÃO 圖片來源:360guide.info

  CIMBALINO 淡咖啡

  GALÃO:3:1的奶泡和濃縮咖啡

  葡萄牙的殖民擴張者對於咖啡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其實有着不小的功勞,19世紀初,爲滿足西歐的需求,他們讓巴西也成爲了咖啡種植地,之後發現巴西的氣候非常適宜咖啡生長。如今葡萄牙大部分的咖啡仍來自於巴西。

  德國

  PHARISÄER 圖片來源:www.johannsen-rum.de

  PHARISÄER:四分之一杯的咖啡、1塊方糖、2小杯朗姆酒、生奶油

  EISKAFFEE:冰咖啡、2個香草手工冰淇淋球、生奶油、巧克力粉

  德國是世界上第二大咖啡進口國,僅次於美國之後。但最初,咖啡廳只出現在了北部的兩個港口城市不來梅(Bremen)和漢堡。柏林直到1721年纔有了第一家咖啡廳。

  奧地利

  Brauner 圖片來源:wiener-blut.com

  KAFFEE BRAUNER:1份濃縮咖啡、奶油、1杯水

  EINSPÄNNER:2份濃縮咖啡、生奶油

  1683年,奧地利在 “維也納之圍”戰勝了土耳其,之後,第一家咖啡廳出現在了維也納,用的是土耳其人撤退時丟下的咖啡豆。

  Café Frauenhuber是維也納現存最古老的咖啡館,開於1824年。它的前身是一家著名的餐館,許多貴族和上流人士都愛去那喫晚飯,聽貝多芬或莫扎特的演奏。

  越南

  CÀ PHÊ TR?NG 圖片來源:www.vietnamvisa-easy.com

  CÀ PHÊ S?A ?Á:1小杯濃縮咖啡、3小杯熱開水、2勺煉乳、冰塊

  CÀ PHÊ TR?NG:1杯越南滴漏咖啡、1個雞蛋蛋黃、2勺煉乳

  你可能想不到,越南是世界上第二大咖啡生產國,僅次於巴西。

  泰國

  Thai Iced Coffee 泰國冰咖啡 圖片來源:steamykitchen.com

  THAI ICED COFFEE 泰國冰咖啡:咖啡、牛奶、煉乳的比例爲2:1:1,冰塊

  上世紀70年代,泰國國王開始推行種植咖啡取代罌粟種植的政策,這也讓咖啡變得普及起來。

  墨西哥

  CAFÉ DE OLLA 圖片來源:www.sabrosia.com

  CAFÉ DE OLLA:開水和咖啡粉的比例爲3:1, 肉桂棒、粗黃糖

  咖啡是墨西哥的主要出口產品之一,同時墨西哥也是一個世界領先的有機咖啡生產國。

  芬蘭、丹麥

  KAHVI 圖片來源:yle.fi

  KAHVI(芬蘭):滴漏咖啡和少許牛奶

  STEMPELKANDE KAFFE(丹麥):1勺咖啡1杯水(常用法壓壺製作)

  芬蘭人是世界上喝咖啡最多的人,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多。一個芬蘭人平均每年能消耗10千克的咖啡。當地咖啡的烘培程度也被認爲是世界上最淺的。

  丹麥70%的成年人平均一天喝3到4杯咖啡,對於丹麥人而言,在辦公室中喝咖啡能提升精神愉悅感。

  土耳其、希臘、塞浦路斯

  Frappe 圖片來源:www.weloveskiathos.com

  TURKISH COFFEE(土耳其):開水、咖啡粉、豆蔻

  FRAPPE COFFEE(希臘、塞浦路斯):咖啡、冰水、冰塊、泡沫

  土耳其一度認爲喝咖啡是基本人權,歷史上甚至曾經允許女性以丈夫忘記或拒絕給她們提供咖啡爲由批准離婚。

  FRAPPE COFFEE(法拉沛咖啡)在希臘當地通常用速溶咖啡做原料,而希臘以外的國家則喜歡用濃縮咖啡。

  澳大利亞、新西蘭

  FLAT WHITE 圖片來源:www.unitedplanet.org

  FLAT WHITE:1小杯濃縮咖啡、蒸汽牛奶、奶泡

  第一臺濃縮咖啡的機器在30年代進入墨爾本,當地的咖啡文化是由意大利和希臘的移民引入的,當時那些意大利和希臘裔的黑幫成員彼此常在“bar”裏聚會見面。

  香港

  YUANYANG 圖片來源:www.visa800.com

  鴛鴦咖啡:1:1的咖啡和紅茶,以煉乳調甜味。

  鴛鴦咖啡可冷可熱。由於它實在太出名了,2010年,香港和澳門的星巴克甚至也開始賣鴛鴦咖啡了。

  法國

  CAFÉ AU LAIT 圖片來源:myvirtualcoffeehouse.com

  牛奶咖啡:濃縮咖啡、奶泡

  據說,位於蔚藍海岸的Petite Syrah咖啡館,只有最禮貌的客人能享受好喝又實惠的咖啡,店外的公告牌上寫着:

  Un café(一杯咖啡) – ?7

  Un café, s’il vous plait(請給我一杯咖啡) – ?4.25

  Bonjour! Un café, s’il vous plait (您好,請給我一杯咖啡) – ?1.40

  愛爾蘭

  Irish Coffee 圖片來源:www.huffingtonpost.com

  IRISH COFFEE:愛爾蘭威士忌、咖啡、黃糖、鮮奶油

  據說愛爾蘭咖啡創造於1942年,爲了振作因壞天氣而被迫返航的乘客們,而在咖啡裏添加了烈酒。

  荷蘭

  KOFFIE VERKEERD (wrong coffee)圖片來源:www.chicklit.nl

  KOFFIE VERKEERD: 滴漏咖啡或濃縮咖啡、2倍的熱牛奶

  VERKEERD在荷蘭語中意思是“錯誤的”,因爲大部分荷蘭人自己其實都認爲咖啡應該放更少的牛奶。注意,如果在荷蘭看到“Coffee Shop”別大大咧咧進去喝一杯,那賣的不是咖啡,而是大麻。

  印度

  KAAPI 圖片來源:babiscooking.blogspot.com

  Kaapi (Indian Filter Coffee):1杯熱牛奶、2勺咖啡粉、熱水、糖

  咖啡傳到印度據說這歸功於Baba Budan,17世紀,Baba Budan在前往麥加朝拜的路上,在也門的穆哈港口走私了7顆咖啡豆。

2015-05-20 14:44:10 責任編輯:中國咖啡網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