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傳入中國和中國的咖啡文化

作者:咖啡沙龍網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文化 > 2024-06-03 07:49:28

  目前這三個層面的研究皆幾呈空白,需要我們努力工作。本文在此通報一下我的研究進展情況。從語言文字上看,《康熙字典》既無“咖”字,又無“啡”字,更無“咖啡”一詞,可知清初中國人尚未接觸到咖啡。清中葉中國有沒有咖啡(飲料),目前尚在搜尋當中。筆者仔細查閱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明清俗語辭書集成》中所收的幾種清中葉至清末的字書、辭書及其他書,均無收穫。

  如清乾隆年翟灝所編之《通俗篇》例如“嗑肥”等。 而且還不排除被音譯成其他詞彙的可能性。不過,今日漢語之正式名稱“咖啡”則應化出於日語的“珈”。因爲如前所論,日本人先接觸記下咖啡,先開辦咖啡店,且把它寫成“珈”。從!1894 年起日本又大舉侵華……是故漢語就定其名爲“咖啡”。據我所查所知,最早的“咖啡”一詞大概出現於民國初年的《中華大字典》(中華書局,1915年),意思也對:“咖啡,西洋飲料,如我國之茶 ,英文COffee”。此後,20世紀,30年代出版的《辭源》也收入了“咖啡”一詞,且解釋得又詳細又正確。可見“咖啡”一詞在民國時代進入了漢語詞彙庫並固定下來,廣泛使用。

  來華的外國人何時何地在中國煮、喝他們自己帶來的咖啡,似乎已很難確定了。不過據現在所查知在鴉片戰爭以前的嘉慶年間,來到中國當時最大的通商口岸廣州的洋人已煮、飲自己帶入的咖啡。這種飲食習慣中國人亦有所感覺。“外洋有葡萄酒…… 又有黑酒,番鬼飯後飲之,雲此酒可消食也”。" 據《廣東通志》所說的番鬼、黑酒、飯後飲、能幫助消化等判斷,所謂黑酒,應該是指咖啡。與之有些類似的可可多製成巧克力食用,且可可飲無咖啡飲那樣流行。

  個別中國人開始品嚐飲用咖啡可能始於同治年間。同治五年(1866)上海的美國傳教士高丕第夫人出版了一本《造洋飯書》,該書是爲來華的外國人喫西餐和培訓中國炊事員、廚師而編寫的。書中除了把coffee 音譯成“磕肥”之外,還講授了製作、燒煮咖啡的方法:“猛火烘磕肥,勤鏟動,勿令其焦黑。烘好,乘熱加奶油一點,裝於有蓋之瓶內蓋好,要用時,現軋”。# 這裏先講了焙炒熟咖啡豆,待要煮飲料時,才軋碎馬上煮。後面則講如何加水煮咖啡等。但它沒講加糖,可能有疏漏。那些受外國人培訓做西餐煮咖啡的人多半是受僱傭的中國人,他們因工作需要難免不嘗一口咖啡。洋人在中國喫西餐喝咖啡時,有時也會請中國官員和他們的中國熟人喫一喫喝一喝。由此可知,同治年間已有中國人嘗過咖啡。中國出現經營性的咖啡館則大概在清末。據清末民初之人徐珂敘述:“飲咖啡:歐美有咖啡店,略似我國之茶館。天津上海亦有之,華人所仿設者也。兼售糖果以佐飲”。徐珂的書採取了許多清人筆記,可推斷所談之事出現在清末。但此書出版稍晚於《中華大字典》,故難判明“咖啡”一詞哪本書最先使用。不過最先印成鉛字的則是《中華大字典》。可見到了民國,咖啡館或大飯店酒店賓館所附的咖啡廳在各大城市普遍出現。

  關於中國何時何地開始引種栽培咖啡,其種植又如何傳播,這些情況更加不明。《中國大百科全書·農業卷》咖啡條,《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農業卷》咖啡條等皆說,咖啡於1884年引種到中國臺灣省,1908年引種到海南省,以後相繼引入雲南、廣西、福建等地種植。但條中既無書證,又無資料出處,也無任何論證、參考文獻。故此說尚待考證。筆者據此提供的線索,查閱了清乾隆年晚期余文儀撰寫的《續修臺灣府志》,清光緒年集體編修的《臺灣通志》,清乾隆年晚期陳壽祺等編《福建通志》,清嘉慶年陳昌齋等撰《廣東通志》,清嘉慶年謝啓坤監修《廣西通志》,清光緒年王文韶之《續雲南通志稿》,仔細研讀了其中各府州縣的“物產”、“土宜”部分,但仍未覓得栽種、生產咖啡的蛛絲馬跡。另外,筆者還查閱了清咸豐年英人合信的《博物新編》,清道光年吳其艻的《植物名實圖考》及其《長編》,書中均亦毫無提及。所以,這個工作還得繼續下去,並盼知曉者惠示。中國大陸最早引種咖啡大概始於20 世紀零十年代的雲南。當時,一個法國傳教士把一批咖啡苗帶到雲南省大理州的賓川縣栽培種植。! 雲南屬亞熱帶熱帶氣候,近代屬法國的勢力範圍,所接壤的越南、老撾等又已是法國的殖民地。故說20世紀初法國人把咖啡種植傳入雲南,我認爲較爲可信。到民國時代,中國已確定有咖啡的大田栽培生產了。 1926-1936年的臺灣省,日本殖民當局鼓勵種植旨在排擠蔗、米的作物之中便有咖啡。1926年至1942 年,臺灣播種面積中增長較大的作物中亦有咖啡。[)](*()%)祖國大陸的海南、廣東、廣西、雲南等地也有引種栽培生產。所以現在只能肯定,在民國前夕和民國時代中國已有了咖啡栽培生產。解放後咖啡種植有所發展。

  咖啡飲用習慣、咖啡種植和咖啡館等在中國傳開後,也逐漸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咖啡飲食文化。在語言方面,形成了咖啡這個新詞,並以此爲基礎形成了咖啡鹼—咖啡因、咖啡色等常用詞彙。改革開放以來,咖啡館和飲咖啡在中國開始普及,並流行起了“美酒加咖啡,一杯再一杯”這樣的通俗歌曲,有的家庭也備上了咖啡杯盤和速溶咖啡飲料。可以相信,隨着特色社會主義和全面小康社會的建設,咖啡館、咖啡飲,咖啡文化會在中國進一步發展普及。

2014-06-12 10:59:24 責任編輯:咖啡沙龍網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