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園的建立

作者:中國咖啡網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2024-06-29 06:02:30

  1、選地、規劃和開墾

  環境條件的好壞與咖啡生長發育有密切的關係,應該根據咖啡生長習性和對環境要求來決定。儘量避免選用冷空氣容易積聚和凝霜的低地;咖啡根系好氣,要選擇排水良好疏鬆地土壤;咖啡需要靜風環境,因此在無原生林的地區,要考慮規劃防風林。規劃咖啡園大小,主要依據當地風害的嚴重程度來考慮,一般10~15畝爲宜。

  開墾時注意保持原來林地靜風環境,需要留下的大樹作廕庇的做好標記,予以保留,其餘樹木先砍伐後清理。

  園地的水土保持,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在10度以下的緩坡地,可採用等高開墾,10度以上的坡地修築等高梯田。

  挖穴可結合合修築梯田進行,植穴一般採用60(長)×60(寬)×50(深)釐米的規格。挖穴時,表土、底土要分開放置,以便表土迴穴。植穴在定植前要施足基肥,一般施腐熟的牛欄肥,豬欄肥或堆肥均可,每穴施30~50斤,混入過磷酸鈣半斤,基肥施後再回表土,並混勻。如系密植,可挖水平均,植穴在定植前2~3個月挖好,充分風化。

  2、種植密度
        種植密度主要取決於品種、修剪制度、土壤類型和當地雨量,以及管理水平,如施肥、灌溉、廕庇等。

  中粒種咖啡,採用多幹整形的,株行距一般爲2.5×3米;採用單幹整形的,一般爲2×2.5米。

  小粒種咖啡,採用多幹整形的,株行距一般爲2×3米或2.5×3米;採用單幹整形的,一般爲1.5×2米或2×2米。

  大粒種咖啡,植株高大,株行距一般爲4×5米。

  一般說來,土壤肥沃,年降雨量高,管理水平高的可種疏一些。

  近年有以咖啡與椰子、檳榔、橡膠或其他作物間作的,株行距可按間作的要求而定。

  (3)定植時期與定植方法 一般在每年雨季來臨時定植,海南島的定植時期最好在8~9月,有着雨的地方,在2月定植也可以。應選用10~11個月生的長出2~3對分枝的健壯苗種植。最好在陰天或晴天的下午挖苗,帶土定植或棵根定植均可。裸根定植的,挖苗前一天應淋足水分,苗木挖起後,要把葉片剪去1/2。

  苗木最好隨挖隨種,如果要遠運或不能立即種植,應用泥漿漿根,並放在陰涼處。塑料袋育苗的應剪破塑料袋,將苗放入植穴中,不要令袋中泥土鬆散,以免傷根。定植深度同苗木原來的深度相同,側根應讓其自然舒展,回土壓緊,種植後即淋水和蓋章。爲了培養多幹樹形,定植時也可採用斜植法或截幹法。

  3、廕庇

  ---- 廕庇的目的地是創造一個適應咖啡生長發育的環境,以保證在定植後通過綜合的農業技術措施,獲得高產穩產。廕庇度在大小應根據不同栽培環境和不同品種而異,在熱帶高海拔地區和東西兩側或四周有高山的谷地、盆地種植咖啡,廕庇度可小或不需要廕庇;在溼度小、常風大、乾旱季節長和光照強的西坡地種植咖啡,廕庇度要適當大些。中粒種一般要求的廕庇度爲30%;小粒種要求的廕庇度爲25~30%;大粒種的成齡樹,一般不要廕庇。

  ----- 作爲廕庇的樹種,要具有生長快、常綠、枝葉稀疏,主根深生、側根少、抗風性強等條件。根據目前生產經驗,臺灣相思樹是較好的廕庇樹,其缺點是有根病,薩爾瓦多銀合歡生長快,但樹冠不大。

  ----- 廕庇樹的種植密度應根據其樹冠的大小而定。如果選用臺灣相思樹作廕庇樹,可以在咖啡樹行間每隔2~3行、株間每隔4~5株,種上1株臺灣相思樹。

  ----- 廕庇樹最好提前種植,等到能起廕庇作用後才種咖啡樹。如果未能這樣做,就應在咖啡樹的行間種植臨時廕庇作物,如木豆、山毛豆、銀合歡、田莆等,待永久廕庇樹起作用時砍掉。

  臨時廕庇樹要根據咖啡的不同生育期逐年進行疏伐,永久廕庇樹應將低於2米以下的枝條剪去,以免影響咖啡樹正常生長,到進入結果期應保留較少的廕庇度約25~30%,多餘的廕庇樹砍掉,每畝約留10~15株。

  4、整型修剪

  合理的整形修剪是獲得咖啡速生豐產的保證,在咖啡樹進入結果期之前進行整型,使之形成強壯的骨架樹型,爲豐產打下基礎;修剪則是在整型的基礎上調節生長和結果的關係,咖啡樹的整形方式,主要有單幹整形和多幹整形兩種。

  (1) 單幹整形及修剪

  單幹整形是培養一條主幹,利用一分枝爲骨幹枝,二、三分枝爲主要結果枝的整形方法。單幹整形時,爲了促進分枝發育健壯,通常採用摘頂的措施,按照控制主幹高度的要求,將頂芽摘除,抑制頂端優勢,促進分枝生長,以達到單幹整形的目的。

  摘頂方法可分爲一次摘頂和多次摘頂。

  ① 一次摘頂法 咖啡樹高1.5~1.7米時,將頂芽剪去。也有在 1. 8~2.2米高才摘頂的。

  ②多次摘頂法多應用在小粒種,分二次和三次摘頂。二次摘頂:樹高1~1.2米時進行第一次摘頂,待第一分枝發育充實後(在管理好的條件下約需半年)選留一條生長健壯的直生枝作爲延續的主幹,生長高達80~90釐米時,進行第二次摘頂,摘頂後不再留直生枝,保持樹高約1.7~1.8米。

  如三次摘頂,第一次摘頂高度爲0.8~1米,第二次摘頂高度爲1.2~1.5米,第三次摘頂高度爲1.6~2米,每次摘頂後保留的延續主幹應與上次留的延續主幹方向相反,保持樹冠的平衡。

  去頂時間與部位應在定植後第二或第三年的5月份前後去頂。摘頂時,要保留從年初至5月份長出的3~4對一分枝,因爲這時長出的一分枝,以營養生長爲主,去頂後發育良好,抽生二分枝較早,有利於骨幹枝的形成,管理得好,當年便可形成緊湊的樹冠。

  如在6月以後摘頂,留下來的一分枝,其腋芽大部分已形成花芽,很少抽生二分枝,即使有抽生,也在離主幹較遠的部位長出,生勢較弱,影響了樹冠的形成,達不到去頂的目的。

  摘頂樹的管理摘頂後,應及時除去主幹(特別是頂部)抽生的直生枝,並對抽出的二、三分枝進行修剪。以下的幾種枝條要剪掉:生長在第一分枝靠近莖部15釐米內的枝條;向上、向內、向下生長的方位不正的枝條;衰老、下垂、纖弱的枝條;有病蟲害的枝條;在同一個枝條和同一個節上生長的、過多的枝條。在每條一分枝上應保留多少條二分枝,主要看農業管理水平而定,一般留7~8條,相互交錯,均衡排列。第二分枝抽出後,第一分枝已衰老,不能結實,故應在先端長出第二分枝處將第一分枝剪短。

  (2)多幹整型 多幹整型是利用一分枝爲主要結果枝的整型方法。整型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多條主幹和長出大量健壯的一分枝,多幹樹不摘頂,結果3~5年後產量下降時,更換新主幹。

  ① 培養多幹的方法

  ---- 斜植法:定植時,將苗木斜植,一般與地面成30~60度角(最好是45度角)。斜植可抑制主幹頂端生長,促進基部直生枝萌發。要注意選留3~4條生長健壯的、有一定間隔的直生枝培養爲新幹。新幹成長後就把老幹截除。

  ----彎幹法:定植時直種,待苗木長至1米高左右,再把主幹拉彎,並用繩子或木鉤固定。要注意選留3~4條生長健壯的、有一定間隔的直生枝,培養成新新幹。原乾結果2~3年後截去。此法較斜植法費工,且須固定主幹的材料。

  ----- 1. 拉彎並固定主幹2.原乾結果2~3年後截去3.培養的新幹

  ----截幹法:此法主要適用於2年以上的苗木,在離地25釐米左右的地方截幹,然後定植於大田,利用截幹後長出的多條直生枝培養成爲新幹。

  無論採用哪種方法培養多幹,當新主幹留好以後,都要經常注意剪除從新、老幹上萌發的直生枝,以免擾亂樹形和消耗養分。

  ② 成齡樹更換主幹

  多幹整形的咖啡樹,在結實3~5年後,由於主幹繼續生長,結實的部位逐漸升高,老幹的生長量逐年減少,必須及時更換主幹,其形成主要有兩種,即一次更換和分枝更換。

  一一次更換在採果之後,從植株離地面25~30釐米處,將所有的主幹一次鋸去。鋸口略傾斜、平滑。當鋸口下方抽生大量直生枝時,應適當選留3~4條生長健壯的、有一定間隔的直生枝作爲新幹,其餘的除掉。此法的優點是:一次截幹,管理方便,新生主幹受光均勻,生長健壯,不會因爲過陰而引起枝葉徒長。

  分次更換即每年更換1~2條主幹,培養1~2條新幹,在更換主幹前就要培養1~2條直生枝,到截干時,從直生枝萌出的上方鋸幹,其缺點是新幹生長受老幹影響,陽光不足而徒長,遇大風雨容易彎倒。

  (3)老樹復壯

  老樹復壯採用一次截幹,截幹後一年即可有少量收穫。在採果後進行截幹,於老幹離地30釐米處,從上而下按30~45。角鋸幹,鋸口要平滑。截幹後,要結合深翻土壤,修剪一部分根系,加強施肥,促進生長。及時除去多餘的芽。

  (4)枯梢樹、弱樹的改造 枯梢樹的成因是由於枝條一度大量結果後,本身養分消耗過多而大量枯死,形成樹冠中部空虛的現象。定植後的幼樹或成齡樹,由於失管,主幹纖弱老化,植株生勢不良,很少結果,這類樹稱爲弱樹。

  改造的方法可根據咖啡樹枯梢的情況採用中部截幹或拉彎主幹辦法培養新幹,重新培養樹冠。但必須加強水肥管理,才能收效。

  (5)咖啡更新芽接換種

  咖啡實生樹結果多年後,產量會慢慢下降,爲了提高咖啡產量,可用截幹更新芽接換種的方法來進行。用來芽接的芽條選自優良的中粒種高產無性系增殖苗圃或母樹園。咖啡樹於採果後一次截幹,留3~4支直生枝,作爲芽接換種的砧木,在直生枝長至50~60釐米時,基部尚未栓化時進行大田芽接。(芽接方法與上同)。這是一種提高低產咖啡園的產量既快又好的辦法。

  5、土壤管理和施肥

  (1)除草、覆蓋 幼齡咖啡園,雜草容易滋生,特別在雨季,應每月除草1次。如勞動力充足,要先除淨圈草。成齡咖啡園,可以2~3個月除草1次。如使用除草劑要注意不能噴到咖啡枝葉上,在幼齡咖啡園使用更重要慎重。

  咖啡的根系淺生,容易受到高溫乾旱等不良氣候條件的影響,因此,應做好咖啡園內或根圈內的覆蓋工作。據各地經驗,咖啡園蓋草可增產60~80%;死覆蓋能增加土壤有機質,促進土壤微生物活動,在高溫乾旱季節還可降低土溫,提高土壤含水量。覆蓋材料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香茅渣、稻草、落葉、雜草等均可利用。覆蓋厚度以10~15釐米爲宜,寬度視材料而定,如材料充足,可覆蓋至行間。

  (2)深翻、改土 可以改良土壤理化性狀,特別是比較瘦瘠的土壤,深翻施肥更爲重要。在一般的土壤條件下,深翻改土後,側根生長量比不深翻的多3~4倍,地上部分生長量也深翻,深度40~50釐米,長度60~80釐米,寬度40~50釐米,每年進行一次。最好在深翻穴的底層壓入綠肥20~30斤,分兩層壓下,在綠肥上施過磷酸鈣4兩。在穴的上層再施堆肥或豬、牛欄肥20~30斤,最後蓋土。

  (3)灌溉 我國咖啡植區,均有明顯的雨季和旱季之分。在乾旱季節,特別是在花期遇旱時進行灌溉,可以保證咖啡植株的正常生長和開花,提高稔實率,從而達到豐產。

  (4)施肥 施肥是栽培咖啡獲得豐產的關健措施之一,根據資料介紹:每收穫1斤幹豆,咖啡樹就要從土壤中吸氮35克(摺合硫酸銨6兩)、吸磷7克(摺合過磷酸鈣1.1兩)、吸鉀38克(摺合氯化鉀2~3兩)。經香飲所研究:中粒種咖啡每生產5公斤鮮果,每年需要用去硫酸銨200~210克、過磷酸鈣50克、硫酸鉀120~130克。從需要的肥料量看是不多,但咖啡樹每年還要生長大量的枝葉、莖幹和根系,都要消耗大量的養份。還有廕庇樹吸收和土壤固定,水土流失等亦要消耗一部分肥料。因此,咖啡的施肥就非常重要。

  ①在定植後1~2內,結合整形進行施肥。幼齡咖啡樹施肥以氮肥爲主,同時適當施用磷鉀肥,以加速樹冠的形成和促進根系的發育。人畜糞尿和綠葉漚肥對幼齡咖啡樹的生長也有很好的效果。

  咖啡苗定植後兩個月可以進行第一次施肥,以後每隔1~2個月施肥1次。如施人畜糞尿,應漚制腐熟並以1:3的比例加水稀釋後使用,每株施10斤,水肥最好在旱季施用,硫酸銨可加在漚肥中一起施,每擔漚肥可混入硫酸銨3~5兩。化肥(氮、鉀肥)也可在雨後於樹冠範圍外15釐米處挖淺溝施,每株施15~25克,幼齡咖啡的施肥應掌握勤施薄施的原則。

  ②結果期咖啡樹施肥

  在管理較好的情況下,咖啡定植後第三年便開始結果。據分析,咖啡果實的發育,除了氮素外還需要較多的鉀元素,因此成齡咖啡結果樹的施肥應以氮鉀肥爲主,並適當配合施磷肥及其他元素。在果實發育期間施用鉀肥的效果非常顯著。據測定,小粒種咖啡於7~8月份施用鉀肥的效果最好;中粒種咖啡果實的幹物質增長有3個高峯期,即7~9月、10~12月及次年1~2月,因此鉀肥可以分3次施用。

  結果樹一般每年施肥5次,分別在2~3月(開花期)、4~5月(幼果期)、7~9月(果實開始充實期)、10~11月和12月~次年1月各施肥一次。年施入有機肥或堆肥15~20公斤,尿素250~500克、過磷酸鈣150~500克、過磷酸鈣150~250克、氯化鉀150~200克

  注:“小粒種”、“中粒種”和“大粒種”是中國國內對(雲南)阿拉比卡咖啡、羅布斯塔咖啡和利比瑞卡咖啡的稱呼。這種稱謂未必科學,雲南咖啡多爲阿拉比卡系下的“卡剔莫”和少量“啼匹卡”,而阿拉比卡系下的亞種、突變種、雜交種多如牛毛。

2014-06-16 16:23:38 責任編輯:中國咖啡網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