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知識入門篇 單品咖啡萃取設備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精品咖啡學 > 2024-06-03 03:50:46

  一般能把咖啡喝到不加糖和奶的單品上,都是級數較高的老咖了。單品咖啡又被稱爲素咖啡,或齋咖啡,可見普通國人對這種咖啡還是有很大誤解!畢竟在極大多數普通人眼裏,咖啡是苦澀的代名詞!不苦不咖啡!

單品咖啡萃取設備

  開始真正喜歡上單品咖啡的人,大多都喝過真正好喝的精品咖啡。而且這些咖啡豆都經過了精心的烘焙、保存和萃取。這一撮人大多都能分辨出酸的好壞,還有咖啡中的各種風味。喝過好咖啡大多數人大多都會被咖啡中所包含的水果酸甜;堅果香;巧克力韻味;焦糠蜂蜜……等味道所吸引。但因現在整個市場咖啡環境較差,咖啡從業者的素質大多不合格,導致一個城市中的咖啡店能喝進口的屈指可數。所以玩精品咖啡的大多是個人玩家和愛好者。

  單品咖啡的萃取方式從咖啡被牧羊人發現以來就一直不停的進化至今。現今單品咖啡的萃取方式中,傳統的虹吸和現代的手衝佔據了絕大多數市場!摩卡壺、法壓壺、土耳其壺、冰滴、愛樂壓也有部分忠實客戶。下面,讓我們一步步的來認識各種咖啡萃取設備吧。

  虹吸壺:

  這貨應該算是單品咖啡萃取中最具有表演性的一種萃取方式!1840年,英國人拿比亞以化學實驗用的試管做藍本,創造出第一支真空式咖啡壺。兩年後,法國巴香夫人將這把造型有點陽春的壺加以改良,大家熟悉的上下對流式虹吸壺從此誕生,英文名Syphon。但真正把虹吸精緻化併發揚光大的卻是日本人。目前市面上中高端的虹吸壺基本上是被日本品牌包圓了!最具代表性的型號是HARIO TCA3/5和KONO SK3A/5A。數字相應帶表3人份或5人份。

  虹吸壺萃取方式

  虹吸壺是利用虹吸原理,讓咖啡在壺中一上一下兩步完成整個萃取過程。我們可以通過控制水溫、研磨、粉量、水量、萃取時間、攪拌手法來精準的控制咖啡的出品。這也是在技術上刻板的日本人鍾愛虹吸的理由之一。虹吸在各種單品萃取方式裏相對來說是可調整變量最多的萃取方式!如果稍加學習,只要是一份合格萃取的咖啡液,足以讓你的舌尖享受。

單品咖啡萃取設備

  如果上好的豆子,加上上佳的萃取的咖啡那厚實緻密的風味足矣讓你一生難忘。

  虹吸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外型的變化不大。但是加熱方式的變化卻不斷升級。從最初加熱慢,且火力難以控制的酒精燈升級到火力可以精準控制且加熱快速的燃氣爐,到目前更具觀賞性的鹵素燈。可以看出虹吸從最初的基本咖啡萃取方式向高級萃取方式再到精品表演式萃取方式的華麗變身!但虹吸因其工作原理的方式導致其缺點和優點一樣明顯。結構較複雜且附件多,明火(滷燈除外)萃取過程難度大,濾布的清潔保存困難(虹吸的濾布要求每次煮完需在沸水中清潔,並且要泡在清水中在冰箱裏低溫保存)……導致普通咖啡愛好者以及一些快消型的咖啡店直接放棄了這種精品式的萃取方式。但在高燒的咖啡友羣體中,以及精品的咖啡店(當然沒有技術用虹吸裝B的咖啡小店除外)虹吸仍然是上好咖啡萃取的首選方式。就算不爲喝一口咖啡,在妹子面前華麗的表演虹吸萃取的方式,只要顏值不太LOW一定會抱得美人歸吧?

  虹吸壺推薦。

  本人不推薦某寶上的那些國產山寨品牌!因爲國產的玻璃製品大多不能滿足虹吸的突熱突冷以及局部加熱的要求。買回來大多用個一兩次就掛掉了!如果你是買來放家裏裝13用的,那麼請忽略我這段話!如果你是想真正的瞭解虹吸,淘寶上正品的HARIO TCA3最低售價應該不會低於280。如果你不光是想真正的玩虹吸,且想更具BIGGER……那麼KONO是你的不二之選!更精細的加工工藝,更有BIGGER的造型。咖啡萃取裝備裏的豪華品牌形象都適合你,只是……3-4倍HARIO的價格而已!另外,爲了迎合懶癌患者,HARIO開發了用濾紙的虹吸壺(具體型號可以搜某寶)但本人不推薦,因爲用了濾紙,咖啡出品的風味和傳統的法蘭絨濾布差距極大,失去了虹吸的意義。不如2塊錢一張的濾布煮一次換一片吧!

KONO SK 3A虹吸壺

  KONO SK 3A虹吸壺

HARIO TCA3 虹吸壺

  HARIO TCA3 虹吸壺

  手衝咖啡:

  手衝咖啡源自德國,最早由德國的一位家庭主婦:本茨·梅麗塔(Bentz Melitta)發明於100多年前。1908年6月20日,梅麗塔在皇家專利局註冊了她的這項發明:一個拱形底部穿有一個出水孔的銅質咖啡濾杯,這就是世界上第一個濾泡式咖啡杯。梅麗塔·本茨當時用很少的錢在自己的住所成立了“梅麗塔公司”,並用自己親筆簽名Melitta作爲產品註冊商標。但同樣這項沖泡技術再次被小日本神化!現今中高端的手衝裝備基本上也全被日本品牌包圓。HARIO、KONO、卡麗塔……還有些能賣出神價的極小衆品牌。這點上,我們不得不佩服凡事精益求精的日本人。

  手衝咖啡濾器

  最早的梅麗塔濾杯銅製拱型濾杯慢慢進化成了扇形單孔濾杯。由銅製材質進化成了陶瓷材質!現今仍然有些咖啡收藏愛好者喜愛收藏絕版了的梅麗塔陶瓷濾杯。到了上世紀50年代開始,日本人對梅麗塔濾杯幾乎到了如癡如迷的境地,各種材質的濾泡式、滴濾式的咖啡濾杯器具層出不窮,建立了一整套手衝式濾泡咖啡的理論和操作技術,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喜愛,並且開始設計開發出了一些原創結構的更有特點的濾杯。(如:V60和卡麗塔蛋糕、扇形3孔杯)當然各式各樣適合各種人羣以及沖泡習慣的手衝壺、手衝架……等周邊裝備也島國百花爭嗚。

梅麗塔單孔濾杯

  梅麗塔單孔濾杯

  由於手衝咖啡的簡單方便,出品風格明亮清新,近年來攻佔了虹吸的大部分領地。現今是單品咖啡最爲普及的萃取方式。手衝使用得最多的有3種濾杯,這裏我們做簡單的介紹方便大家選擇。

  扇形濾杯

  首先說說梅麗塔扇形單孔濾杯,及後期的2孔以及卡麗塔進化版本的3孔。單孔的扇形濾杯沖泡方式簡單,很容易得到一杯出品合格的咖啡。但由於只有一個濾孔,沖泡萃取時到了後期會隨着孔被被慢慢堵塞而越流越慢,極容易造成萃取過渡的情況,故適用面較窄。後期小鬼子卡麗塔用一個簡單的方法基本解決了單孔的這個缺陷……多開了2個孔。這樣既保持了房型濾杯沖泡簡單的優勢,又基本解決了後期孔洞容易堵塞導致過萃的問題。基本上3次注水都可以沖泡好一杯質量較高的出品。較適合新手使用。

  推薦產品:卡麗塔102三孔濾杯

卡麗塔102三孔濾杯

  卡麗塔102三孔濾杯

  V型濾杯

  其次是我們就要說說大名鼎鼎的V60了!V50據我印象應該是HARIO發明,但百度之後無從考證其來源,歡迎大俠指點。V型濾杯徹底解決了扇形濾杯容易堵塞的問題,適合各種烘焙度的咖啡萃取。但同時,因爲這貨流速容易過快,很容易造成萃取不足,並且對於悶蒸技術也要求頗高,故不太適合新人使用。但對於老手來說,這貨顯然是一杯在手,全包所有。所以在世界各大咖啡精品名店裏,大家都能看到V60在辛勤的工作。其中HARIO V60 濾杯配手雷壺爲完美搭檔。投入小,產出大,被大家一致認定爲名星產品。如果說HARIO V60是明星產品,那麼同樣外觀的KONO V型濾杯就是典型的高富帥了!更精細的做工,細微的開孔區別讓KONO和HARIO V60產品在萃取上風格有明顯區別。衝法也更有BIGGER。這個後面連鎖篇章裏會有介紹,敬請關注。

  推薦產品:HARIO V60濾杯(樹脂、玻璃、陶瓷) KONO名門濾杯

HARIO V60濾杯

  HARIO V60濾杯

  我喜歡的濾杯

  最後說說我比較喜歡的一款濾杯,這款濾杯在小衆發燒友裏有不錯的佔有率。玩法也比較特別!它就是卡麗塔185(155)三孔蛋糕濾杯。此濾杯因濾紙模樣長得和某種蛋糕的紙託差不多,故大家親切的叫這貨蛋糕杯。此濾杯也屬於慢流速濾杯,很適合玩日式的一刀流。得到背景乾淨且極有特點的咖啡成品。萃取控制相應也極爲簡單,所以值得嘗試。這貨卡麗塔家獨有,但國內山寨大廠TIAMO已經有結構材質完全一模一樣的產品,價格只有卡麗塔的1/4,注重實用不重BIGGER的朋友可以考慮入手。

KALITA 185濾杯

  KALITA 185濾杯

  除了我上述說的手衝濾杯,其它還有很多產品!比如顏值和價位都頗高的CHEMEX,臺灣產聰明杯,瑞士金等各類金屬網濾杯等等。HEMEX沒玩過,不發表意見,其它金屬濾杯因爲出的咖啡有渣,我不能接受所以一併PASS。喜歡的同學可以自行搜索資料。

  手衝壺的選擇:

  上面講了一些手衝咖啡的濾器,但從名字上大家就可以看出手衝咖啡還有另一個關鍵就是手衝。那麼水流的控制也是手衝咖啡品質提升的重點。爲了更精細的控制水流,日本廠商開發了各式各樣壺嘴及壺身設計的手衝壺。手衝壺大體也可以分爲偏向大水流歐美式手衝方式,和偏向精細水流控制的日式手衝方式。壺的材質大體上也分爲銅和不鏽鋼或琺琅。至於選什麼樣的壺,除了要根據自己喜好的衝法選擇以外最好是一一嘗試,看看那把壺更適合自己的手型以及沖泡習慣。因手衝壺種類多,且顏值高。很多朋友都有收藏手衝壺的癖好。不少朋友每每在敗了新壺後大呼剁手!回頭一看背後的櫃子裏已經擺滿了各色各樣的靚壺……

適合粗水流的HARIO VKB-120HSV

  適合粗水流的HARIO VKB-120HSV

單品咖啡萃取設備
適合細水流的“神壺”卡麗塔宮廷壺

  適合細水流的“神壺”卡麗塔宮廷壺

梅麗塔1.3L手衝壺

  梅麗塔1.3L手衝壺

  摩卡壺:

  摩卡壺是單品萃取方式裏最接近意式咖啡機的,當然也有很多朋友用摩卡壺玩意式拼配豆。摩卡壺也是用加壓的熱水快速穿透咖啡粉餅來萃取咖啡中的精華。和意式泵浦式咖啡機相比,這貨要難控制得多。所以有很多朋友會認爲摩卡壺煮出來的咖啡妥妥的焦糊味和過萃!這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摩卡壺被認爲是初學者的低門坎咖啡入門之道。這類初燒大多沒認識到磨豆機的重要性,對咖啡的萃取技術也不精細。所以出品容易過萃有焦糊味就很正常了!我以前也玩過摩卡壺,之所以玩這貨是在一臺灣人開的咖啡店裏當時花了“鉅款”喝到了一杯由摩卡壺萃取得極其完美的藍山。那厚實的平衡感,柔順的BODY至今難忘。但後來因自己的比樂帝雙閥在電磁爐上爆了後……便再也不玩此物了。雖然此貨在標準的流程下操作也是較爲安全的,但想想當時廚房裏那如電鋸驚魂般的場景……爆過摩卡壺的朋友都懂的。所以……新手,我並不太推薦摩卡壺這種萃取方式!

  產品推薦:比樂帝雙閥其它的請無視

比樂帝雙閥摩卡壺

  比樂帝雙閥摩卡壺

  冰滴:

  聽到這個名字就是滿滿的BIGGER!冰滴咖啡起源自歐洲(爲毛又是歐洲!),由於咖啡蒸餾器是由荷蘭人所發明的,有人將其稱爲Dutch Coffee、蒸餾咖啡或水滴式咖啡。 冰滴咖啡藉由咖啡本身與水相容性,主要是介由冷凝自然滲透水壓,長達約8個小時,一點一滴的萃取而出。咖啡蒸餾器所萃取出的咖啡味道,當然會隨著咖啡烘焙程度、水量、水溫、水滴速度、咖啡研磨粗細度等各種因數不同而改變。炎炎夏天來上一壺冰滴,感受下乾淨透爽的口感也極是享受的。冰滴的設備廠牌並不多!兩極分化較嚴重!要麼是高大上的歐洲貨,價格上萬,要麼是TIAMO之流的流水線生產!這裏不作推薦,其實沒什麼技術含量,選擇自己買得起的顏值高的就行!

單品咖啡萃取設備

  愛樂壓:

  近幾年開始流行的一種單品咖啡萃取方式,也是利用了加壓來提升萃取率的一種玩法。器具長得就像個大注射器。注水後可以像法壓一樣悶蒸,然後通過人力加壓,將咖啡液高壓推過濾紙萃取出來。屬於攜帶和清潔都方便,玩法很多的一種新穎的萃取方式!這玩意配上一臺小巧的手磨是旅行或辦公場所享受咖啡的好裝備。

單品咖啡萃取設備

  法壓:

  這玩藝也算是歷史悠久了又名法式濾壓壺、沖茶器、French Press。大約於1850年左右發源於法國的一種由耐熱玻璃瓶身(或者是透明塑料)和帶壓桿的金屬濾網組成了簡單沖泡器具。起初多被用作沖泡紅茶之用,因此也有人稱之爲沖茶器。法壓壺煮咖啡是用浸泡的方式,通過水與咖啡粉全面接觸浸泡的燜煮法來釋放咖啡的精華。由於其接近杯則的萃取方式能真正真實的釋放咖啡的全部風味(好的和不好的)且沖泡方便,所以一直被一部分追求原始味道的朋友們推崇。法壓因其過濾方式較爲粗糙,萃取的咖啡液也會有咖啡渣,所以不太適合介意咖啡渣的用戶。

單品咖啡萃取設備

  土耳其咖啡壺:

  土耳其咖啡,又稱阿拉伯咖啡,是歐洲咖啡的始祖,誕生已有七八百年曆史。是至今爲止最爲古老的咖啡萃取方式之一。因其選用深培度的咖啡,且磨成極細的粉萃取,並且要求煮的水沸騰!故至今爲止我都不敢嘗試此種咖啡萃取方式。其萃取方式也有違精品咖啡萃取方式的主流,故只有極小部分看中咖啡文化或極重口的咖啡燒友在堅持把玩。但土耳其咖啡壺的製作工藝極爲精細古老,一把好的土耳其咖啡壺完全可以放在家中的博古架上用來提升BIGGER!

單品咖啡萃取設備

  其實咖啡萃取的方法還有很多,這裏因篇幅限制,筆者將主流及部分非主流的萃取方式一一列出供大家瞭解。單品咖啡萃取裝備相較意式咖啡在資金投入上起點較低。大家可以將自己喜歡的方式一一嘗試下,最終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既可!但是還是那句話,一臺好的磨豆機是精品咖啡的必須!真正喜歡咖啡的朋友們請先將目光鎖定在磨豆機上然後再來開始自己各式各樣的咖啡萃取之旅。

2015-11-02 18:56:27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