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國際咖啡組織的成立歷史介紹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咖啡技術 > 2024-06-26 13:23:19

  全球有1.25億人口依賴咖啡生活,而多數的咖啡都是由咖啡小農們生產,他們辛苦耕種使得全球每年可消耗6,000億杯咖啡。

  大量的消耗讓咖啡成為世界上廣泛貿易的商品之一,以咖啡為主要生產、貿易的國家已超過60國,這些國家嚴重依賴咖啡出口,根據統計有許多國家的咖啡出口收入佔總出口收入的50%,也因此咖啡進出口需要藉由國與國相互信賴合作達到供需穩定平衡、促進咖啡產業永續發展、並協助提昇咖啡輸出國的生活水平。

  全名:International Coffee Organization

  縮寫:I.C.O.

  網頁:http://www.ico.org/

  總部所在國:英國

  協定:國際咖啡公約

  成員:以主要咖啡進、出口國為主,出口國佔世界咖啡產量的97%,進口國佔世界咖啡消耗量的 80%目前,根據ICO網站統計目前成員國共有37國。

  (http://www.ico.org/members_e.asp)

  成立歷史:

  西元19世紀,咖啡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商品,咖啡市場長時間處於供過於求的狀態,這狀態造成咖啡價格偏低,但偶爾卻又出現供不應求的價格高漲,雖然如此,咖啡市場還算平穩。

  西元1939~1945年間,因經濟危機與二戰導致咖啡市場供過於求,其價格走低。

  西元1950~1953年間二戰結束初期,咖啡需求量大幅上升,咖啡又形成供不應求的狀態,隨後而來的韓戰、巴西大乾旱與接踵而來的霜寒使供不應求的市場雪上加霜。因為供不應求的高價使得許多農民認為種植咖啡利潤較高,反而致使種植面積大量增加、產量過剩。

  西元1960年代初期,咖啡價格大幅走跌,也為拉丁美洲與非洲的咖啡生產國帶來經濟與政治的劫難。有鑑於此,西元1962年在聯合國的協助下,國際咖啡組織在英國倫敦成立,並且簽訂第一次的國際咖啡協定,也就是俗稱的國際咖啡公約,並發展、延續至今。

  來源:網絡

2015-11-26 15:04:20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