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咖啡粉萃取面積和萃取時間 影響一杯好咖啡的重要因素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咖啡技術 > 2024-06-03 03:47:29

  影響咖啡萃取的因素很多,咖啡師掌握了這些影響咖啡的因素後還需要對它們進行合理的控制纔可以得到已給完美的咖啡,才能製作出自己想要的味道,今天重慶百瑞斯塔咖啡師培訓老師就來告訴你關於控制咖啡萃取的時間和麪積達到萃取要求。

  萃取時間和萃取面積在任何一種衝煮方式中這兩個變量都是密切相關不可分離的,你無法在改變其中一個變量的同時不觸碰到另外一個。

  萃取時間(Time)

  如果你增加水和咖啡粉的接觸時間,就會萃取出更多風味物質。如果水和咖啡接觸的時間夠長,萃取就會一直持續直至溶解不出更多東西。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去找出萃取達到最佳風味值的那個時間點。

  關於萃取時間這個變量,實際上有兩個不同的方面需要分開加以考慮。第一點是水能萃取些什麼還有何時開始萃取,這一點基本上是取決於水和咖啡粉的接觸時間;第二點是水是否能順利萃取咖啡粉中的風味物質,這一點既與萃取時間有關也和萃取面積有關。

  水能萃取些什麼&何時開始萃取

  咖啡中所含的可溶成分都會有各自不盡相同的溶解性,鹽類,糖類,酸類,酚類,脂肪和脂質溶解到水中所花費的時間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在水和咖啡粉接觸的瞬間就已經開始溶解,有的則可能需要稍微等上一些時間。衝煮咖啡的時候我們需要將這些情況考慮進去,因爲改變水和咖啡的接觸時間會影響到可溶物質被溶解出來的量。咖啡中最容易也是最先被溶解的部分是果酸和有機鹽(帶來輕快明亮的水果類風味);隨後是因梅納反應和焦糖反應而產生的輕芳香類物質(帶來如堅果、焦糖、香草、巧克力、黃油等風味);最後是重有機物(帶來木頭、灰、麥芽、菸草等風味)。

  人們最常犯的錯誤就是過短的萃取,過短的萃取多半會犧牲掉甜感。

  萃取面積(Surface Area)

  增加咖啡和水的接觸面積使得水更容易去萃取其中的風味物質。當你把咖啡磨成粉的時候,咖啡的表面積在成倍成倍地增加。

  你可以把咖啡豆想象成一個邊長爲1cm的立方體,共有六個面,每個面的面積是1cm²,所以這個立方體的表面積是6cm²。

  把這個立方體對半再對半切…直到你獲得8個小立方體。此時,每一個小立方體的邊長是0.5cm,表面積是1.5cm²,這8個小立方體的總面積將是12cm²,水能夠接觸的表面積增加了。沒費多少功夫我們就把萃取面積翻了一倍。

  接下來再讓這些小立方都經歷一次粗研磨,得到64個邊長0.25cm的小小立方體,單個小小立方體的表面積是0.375cm2,總的表面積就變成了24cm2。又翻了一倍!

  通常的意式研磨度的情況下,這個1cm的立方體會被粉碎成數百個小顆粒,你應該可以想象得到這樣的話咖啡的萃取面積將如何成倍增加。隨着咖啡萃取的表面積急劇增加,對於水來說去溶解出咖啡中大部分風味物質也就變得更加容易。

  在這些假想的小立方體中,存在着大量無法馬上被水接觸到的風味物質。這也就是爲什麼較粗的咖啡粉會比較細的粉需要更多的時間去萃取:水需要花費一些時間才能進入到這些較粗的咖啡粉內部,接着再把裏面的風味物質溶解並運到外部的溶劑中。碰到細粉的話,水所要做的就只是接觸它們,然後一切都會被溶解出來了。這樣一比較,你應該就能明白萃取面積在增加萃取中是多麼重要了。

  在此我想要告訴你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咖啡粉的粗細其實並不會改變被萃取的物質,它唯一改變的是這些物質被萃取的時機。所有風味物質自始至終都在,它們一直都被保存在咖啡豆內等待着被萃取出來。粉磨得細一些或者粗一些只是讓水在第一時間能接觸更多或者更少的風味物質而已。

  關於萃取面積也可換個思路:當我們思考如何調整研磨度的時候,其實是在考慮“你要把多少咖啡風味物質藏起來讓它們遠離水的接觸”,或者是“你要讓多大比例的風味物質的萃取被延遲?”。較細的粉能藏的風味物會更少,相應會降低延遲的效應;而較粗的粉則會藏起更多的風味物質並加強延遲效應。

  當你想要增加萃取時,你就把粉磨得更細些,這樣做能增加咖啡粉的萃取面積,將咖啡的風味物質更多地曝露於水。當你做出這樣的調整之後,你的萃取將會得到提高,因爲水可以捕捉到更多的風味物質並更迅速地溶解它們。

  記住:所有的風味物質一直都存在於咖啡粉中等待着被萃取,增加或減少咖啡粉的表面積其作用只是讓這些物質更接近或者更遠離水而已。

  對水來說萃取究竟會變得有多容易?

  粗粉多的話,水將很難進入到這些粉的內部去溶解風味物質。水需要穿過由纖維素組織構成的錯綜複雜的迷宮才能夠抵達風味物質,並與之接觸一定時間後才能溶解出我們所需要的東西,隨後水再把這些被溶解的物質帶到咖啡粉外部的溶劑中。粗粉會需要相對更多一些的接觸時間,這是因爲它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完成這三個步驟。假如說;階段(1)外層物質萃取需要1個單位時間;階段(2)水進入並接觸到多數風味物質,要1個單位時間;階段(3)水將溶解的風味物質帶出來,需要1個單位時間,而倘若風味物質又被藏在大咖啡顆粒的深處的話那麼你可能需要3倍的時間來萃取它,然而就在這個過程中,外層部分的咖啡仍然在被持續萃取着,且很可能已經遠遠超出你所期望的範圍。

  這些對於Espresso來說意味着什麼?

  製作Espresso時,你只有大約30秒來萃取,這意味着那些大的咖啡顆粒實際上只是些無用的“填充物”,根本無法被徹底或均勻地萃取。Espresso的咖啡粉顆粒通常來說是極小的這樣水才能在短時間內可以萃取出足夠多的風味物質。在製作Espresso時使用EK43或者其他類似的平刀磨是非常重要的,因爲它們磨出來的粉的顆粒大小的分佈要來得更加均勻,這樣就能保證在這麼短的萃取時間內大部分(甚至所有)風味物質與水接觸的一致性。

  對於過濾式咖啡又意味着什麼?

  製作過濾式咖啡(如法壓或手衝)時我們用的粉要粗很多,這樣做的原因主要跟水粉接觸時間有關。過濾式咖啡的萃取時間比Espresso要長許多,這是因爲相較於意式咖啡機憑藉水泵提供高壓讓水可以在短時間內穿透咖啡粉和濾碗的萃取方式,過濾式咖啡的萃取時主要是依靠水自身的重力,水通過咖啡粉的速度要慢許多。由於所需的萃取時間更長,所以製作過濾式咖啡時我們要儘可能把咖啡的風味物質藏到達的顆粒中,來避免萃取過度。

  當你在等着較大顆粒內部的風味物質被萃取出來的時候,較小的顆粒仍在被持續萃取着,不會停止。所以你需要做出判斷——等待是否真的有益於從這些大顆粒中給你帶來更多萃取,還是說等待會讓小的顆粒被過度萃取(帶來苦味和乾澀)。

  來源:百瑞斯塔的博客

2016-01-12 13:21:45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