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精品咖啡只賣9.9元 它是在“攪局”還是“破局”?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新聞 > 2024-06-03 06:48:21

  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作爲一款提神的功能性飲品,精品咖啡的價格做到了睥睨四海。
  
  但局面似乎正在改變。
  
  3年前,成立於上海的Seesaw,把精品咖啡的價格壓到25塊,惹來業界爭議一片;
  
  現在,北京的NeverCoffee以“攪局者”的姿勢,把它的精品咖啡價格壓到9.9元,肆意撩撥同行們的神經。
  
  這是咖啡行業價格戰的前奏,還是破局價格怪圈的預謀?
  
  一、精品咖啡界來了條鯰魚
  
  這家名字叫做NeverCoffee的咖啡館,迄今運作了半年時間。
  
  它如今已經是中國精品咖啡供應商最大的客戶。
  
  最多時,它一個月用掉了960公斤精品咖啡豆——要知道,一個普通精品咖啡館,這個數字通常小於20公斤。
  
  創始人劉左飛,是一個年輕的跨界者。
  
  美國法學博士畢業後,他有過一段短暫的律師生涯。而就在去年,他成功的把經營的一個果汁品牌賣了個好價錢。
  
  跨界者對行規的態度通常更野蠻。他們橫衝直撞,像鯰魚一樣攪動着行業的池水,肆意撩撥同行的神經。
  
  NeverCoffee正是如此。它把一杯精品咖啡的價格,從50元的行業價格壓到了9.9元。
  
  產品很簡單:用80分以上的精品豆,通過灌裝生產線,製作出能在微波爐里加熱的精品咖啡。每套6瓶,有耶加雪啡、曼特寧等6種不同風味。
  
  自年中上線起,這款產品就出人意料的火爆。上線第一天晚上,劉左飛的團隊賣出了1950套共計10000多瓶。
  
  這也遠遠超出了NeverCoffee團隊的預料——他們只准備了100套產品。
  
  劉左飛告訴咖門,如今NeverCoffee的日銷量在5000瓶左右。算下來,一個月的流水將近150萬。
  
  這相當於3家星巴克的業績。
  
  二、從消費者最敏感的價格下手
  
  9.9元這個令人咋舌的定價,是劉左飛跟合夥人康晉反覆爭吵後決定的。
  
  後者常年在北京經營着2家咖啡館,如今同時負責着NeverCoffee的產品線,被業內稱爲“康大師”。
  
  長期的從業經驗告訴康晉,一杯精品咖啡合理價位是50元,這也是行業認同價。
  
  劉左飛不以爲然。
  
  長期的美國生活,讓他把更多的思考放在咖啡的價格怪圈上:這是一個暴利行業。
  
  “一杯花式不加奶的咖啡成本是4毛錢,售賣時小杯22元,大杯28元。星巴克單店一天賣出600杯咖啡,按均價30元,一個月流水50萬。拋去運營成本,星巴克的咖啡至少有10倍利潤。”
  
  而市面上價格更貴的精品咖啡館,則因爲單店運營成本高,量走不動,被迫維持高價。
  
  這個團隊最終決定從消費者最敏感的價格入手,突圍價格怪圈。
  
  NeverCoffee瞄準的消費主體,是市場上對咖啡有剛需的用戶。
  
  “市場上有這樣一批消費者,雖然基數不是特別大,但已經對咖啡有所依賴。他們對消費環境沒有要求,但30元一杯的咖啡是有壓力的,又不想喝速溶,我們的產品和銷售模式,就對準了這部分羣體。”
  
  三、大流量拯救低利潤
  
  在劉左飛的設計中,咖啡館被放在了最末端,目前並不對外營業。
  
  爲了維持利潤,NeverCoffee乾脆省略掉了咖啡館的場景消費。正在籌備的3家新店,也都是不設桌椅,只提供現飲外帶,以降低店租成本。
  
  另外的方法是大宗採購。NeverCoffee在埃塞俄比亞、蘇門答臘、巴西、洪都拉斯、雲南等地的採購,每次量級都在5噸上下,要用集裝箱運送。大宗採購換來的議價權,讓它的成本比獨立精品咖啡店便宜近30%。
  
  從消費者最敏感的產品價格切入,以最低的運營成本,提供高品質的產品,然後靠性價比攫取消費客流,獲得利潤。
  
  這就是NeverCoffee的商業邏輯。
  
  值得一提的是,在NeverCoffee上線銷售的第三天,就藉此模式敲定了俞敏洪和盛希泰創立的“洪泰基金”300萬元天使輪投資。
  
  四、精品咖啡工業化有未來嗎?
  
  精品咖啡有個“4321”理論,即一杯精品咖啡的品質取決於40%的豆子,30%的烘焙,20%的器材,10%的人工技術。
  
  把咖啡做成灌裝產品,大批量線上售賣,如此複雜的過程,如何保證精品咖啡的質量?
  
  得益於對果汁生產線的熟稔,劉左飛和搭檔一同從設備入手,嘗試實現精品咖啡的工業化。
  
  由於相關設備的市場空白,他們不得不自己研發出一臺工業用萃取機,一條半自動灌裝生產線。
  
  這套設備以噸爲單位,佔地200多平。“雖然外形難看,但卻靠可控的形式,保證了每一瓶精品咖啡質量的穩定。”
  
  目前,這條生產線日產能爲5000瓶,對正在增長的銷量來說已經有點力不從心。劉左飛的打算是銷量增長到下一個階段時,到日本進口一臺專業的工業萃取機,然後找代工解決產能。
  
  這款工業化咖啡產品一出世,就引發了業界的爭議。這種灌裝的、低價的、機械化生產的咖啡,還算得上精品咖啡嗎?
  
  甚至有同行找上門來踢館,講述自己從吧檯做起到拿烘豆冠軍的歷史,斥責他們是“瞎攪合”、“惡性價格戰”。
  
  當然,這條精品咖啡界新來的鯰魚,也不乏欣賞者。
  
  質館咖啡董事長鄭松茂告訴咖門,NeverCoffee這個年輕的品牌一上線他便有所關注,對他們這種不一樣的模式很感興趣。
  
  Seesaw創始人宗心曠則向咖門表示,就精品咖啡在中國市場所處階段來說,有團隊能夠在模式上做出創新和嘗試,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但同時,兩位都提到,這種模式是否成功,結果還是要用利潤來證明。
  
  劉左飛對此有心理準備。
  
  “我不懂做咖啡,但瞭解市場很殘酷。這個項目也許會死掉,也許會成領跑者。但不管怎樣,都值得傾盡力氣去嘗試。”
  
  小編有話說:這麼說哈,小編對於精品咖啡工業化這個還是保留疑問的,或許可以說不僅僅是疑問,還是質疑的,因爲機器不及人工,再怎麼智能,機器不像人一樣有許多不可控因素,小編認爲手衝之所以迷人在於換一個衝法,或者衝煮過程中某個細節偏離軌道,出來的風味也是有所不同。精品咖啡工業化說到底滿足的還是熱衷快速消費的人羣,像追求精細豐富口感的慢節奏人羣就沒辦法接受精品咖啡工業化咯~
  
  來源:KamenClub   由公衆號”咖啡工房“整理編輯

2016-01-25 11:24:10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