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的咖啡博物館 有趣的咖啡館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新聞 > 咖啡行業 > 2024-06-26 20:11:45

      剛一踏入迪拜阿法迪歷史街區迷宮一樣的風塔與石牆建築羣,便有一股濃厚誘人的咖啡香便撲鼻而來,指引我們前往一棟傳統別墅,古色古香的門牌赫然呈現眼前——咖啡博物館。

      咖啡店席捲整個西方世界,最終又輾轉回到東方。阿聯酋人民對咖啡深愛不已,這裏每個居民平均每年要喝掉3.5公斤咖啡,咖啡博物館的成立就是爲向這種深厚的咖啡情誼致意。

      博物館創建人哈立德•阿勒穆拉 (Khalid Al Mulla)曾用3年時間在全球各地尋找珍貴的咖啡器具來完成他的夢想。在迪拜文化處和阿勒穆拉的搭檔魯塔博士(Dr. Hessa Lootah)和巴哈爾博士(Dr. Muna Al Bahar)的幫助下,這家獨特的博物館終於向公衆揭開了它神祕的面紗。
      這裏每件展品經過精心甄選,來自全球各地,背後都有自己的故事。出土自也門的陶罐“Jamena”(咖啡壺)訴說着幾百年前的咖啡時光,也門人是全世界最先掌握咖啡沖泡藝術的。在另一個展廳,一臺咖啡研磨機則帶領人們 回到二戰時期,彼時對武器供不應求,導致金屬短缺。而對咖啡的需求亦激發創新,人們竟開始用廢棄的子 彈製作金屬咖啡研磨機!

      博物館二樓的小型圖書館中收藏了許多珍貴的手稿,都是探討神奇的咖啡豆的;有些讚美它的品質,有些則研究其副作用。其中一些資料將咖啡比作毒 藥,這可能是後來“脫咖啡因”咖啡誕生的原因之一。
      令這些故事更爲大放異彩的還有敘述者的力量。博物館創始人哈立德•阿勒穆拉對這個項目的激情溢於言表。
      他興高采烈地與我分享埃塞俄比亞牧羊人卡爾迪(Khaldi)無意間發現咖啡的故事,他注意到山羊在喫掉一些咖啡豆之後舉止奇怪,一小杯黑咖啡也由此誕生。一邊穿越時空追根溯源的同時,一邊還能品嚐最純正的埃塞俄比亞咖啡,實在愜意。

      那麼緣何咖啡所有的現代形象和關聯都是從西方而來的呢?
      埃塞俄比亞發現了咖啡豆,而也門教會了我們如何沖泡。不過據傳聞,一直到17世紀初土耳其人從著名的維也納之戰撤退,並在那裏留下了一些咖啡豆,西方人才首次嚐到這種強勁的飲料。之後沒過多久,維也納就出現了第一家咖啡廳。
很快,咖啡店席捲整個西方世界,最終又輾轉回到東方。

      如今隨着國際咖啡連鎖在阿聯酋的擴張,從星巴克到咖世家(Costa)再到奈斯派索(Nespresso)咖啡膠囊都瞄準了不斷增長的阿聯酋市場,人們幾乎已經忘卻在阿拉伯世界,咖啡在它成爲備受追捧的舶來品之前本來就是當地傳統。

     穆拉說道傳統的阿拉伯馬吉利斯(Majilis)聚會,社羣成員每晚圍坐一堂,一杯又一杯地衝泡品嚐着烘烤過的阿拉伯咖啡“Qahwah”。實際上在阿聯 酋,你還會發現咖啡出現在不太可能出現的地方。留意一下一枚迪拉姆硬幣,翻過來就能看到傳統的“Dallah”咖啡壺的圖案。
     阿聯酋是增長速度最快的咖啡市場之一,到2017年市值將達到1.12億美元。如今,阿勒穆拉希望這股勢頭能幫助咖啡博物館重振咖啡在本地區的地位。







(文章來源於新浪博客)

2016-05-04 13:53:10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