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的顏色、規格、概括、介紹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咖啡豆 > 2024-06-03 10:20:54

咖啡豆 - 概況
咖啡豆
咖啡豆圖冊
小而圓滾的深褐色咖啡豆、在研磨機中悄悄地散發出芬芳的清香,注入杯中呈現琥珀的美麗顏色,這就是一般人對於咖啡非常深刻的三個印象。 
 
當您在探索咖啡的歷史及其風姿的同時,您也可以看到那正受到熱帶陽光愛撫而綠葉閃爍的咖啡樹。它有着近似茉莉的小白花,其果實由綠而黃綠、最後變成紅色,咖啡豆正是它果實裏的種子。 
 
而且,若您到咖啡豆的精製廠看看,您一定可以看到那被稱爲咖啡櫻桃的紅色果肉與已去除掉內果皮及銀皮的新鮮而青綠的咖啡生豆。這就是出口用的咖啡豆。
 
目前咖啡的生產國約有六十國,大多是位於標高300~400公尺的地區,有時也有在標高2000~2500公尺的高地栽培咖啡樹,但在海拔1500公尺以上的山坡地所栽種者,聽說品質較好。 
 
最適合栽培咖啡樹的條件是:年雨量平均爲1500~2000公釐,而平均溫度爲20度左右,不會降霜的地區。 
 
咖啡是屬於阿卡那科常綠樹植物,若是野生的,甚至可以長到八公尺以上。但在農園中都將高度剪至二公尺左右,以保咖啡豆的品質,並便於管理。 
 
目前最主要栽種的樹種有阿拉比卡種、羅布斯塔種(卡內弗拉種)及利比裏卡種等三原種。其又可細分爲數十種品種,在生產、流通及交易時、也都會加以區別的。 
 
即使是在同一生產國中,也會因爲各地區的氣候、海拔、土質的不同,而微妙的影響及咖啡豆的風味及品質,以及產生各自的特徵來。因此依品種、產地、品牌的不同,會有各自不同的屬性;故無法將一國的咖啡豆之特徵,僅以一句話來形容的!
咖啡豆 - 規格
咖啡豆
水洗式咖啡豆
A.水洗式/非水洗式
水洗式: 於水槽中,以水流及器具摩擦後,去除果肉及膠質後乾燥,稱爲水洗式咖啡豆,其品質均一。
非水洗式:陽光自然乾燥後,以去殼機除去果肉果皮,其品質不穩定。
B.平豆/圓豆
咖啡的果實是由兩顆橢圓形的種子相對組成的。互相銜接的一面爲平坦的接面,稱爲平豆。但也有由一顆圓形種子組成的,稱爲圓豆,其味道並無不同。熟而紅的咖啡櫻桃,是有多重構造的。最中間即是咖啡豆的前身,淡綠色的種子。
一般而言,咖啡的果實是由兩顆橢圓形的種子相對組成的。互相銜接的那一面則是平坦的接面,故稱之爲平豆。但也有由一顆圓形種子組成的,其味道並無不同。
C.咖啡豆的大小
 過濾網號碼 (mesh no.)
 平 豆 
20~19 特大、18 大、17 準大、16 普通、15 中、14 小、13~12 特小
圓 豆 
13~12 大、11 準大、10 普通、9 中、8 小
D.海拔
依照栽培地的海拔標高,可分三、四、七等各等級。一般而言,高地豆較低地豆的品質佳,而且因運費增加,價格也較高。
等級 名稱  海拔標高(公尺) 
1 特等豆  1.500~ 、2 上等豆 1.200~1.500、3 中等豆  1.000~1.200、4 特等水洗豆 900~1.000、5 上等水洗豆 760~900、6 特優水洗豆 610~760、7 優等水洗豆 ~610
E.品質
依統計方法,將一定量的樣品中所含之摻雜物的種類與數量換算成百分比「瘕疵數」,決定品質類的依據,瑕疵數越小,品質越高。
F.口味
 巴西、海地、肯亞、薩依等國均有其獨自的測試口味方法,經過口味測試後方可出口。 
從收成到出貨
咖啡豆
咖啡豆圖冊
收成果實後到出貨上市前要先去除外皮、果肉、內果皮及銀皮。其方法有乾燥式(亦稱天然法或非水洗式)與水洗式兩種。乾燥式方法較爲單純。
首先,將剛採下的果實廣佈在曝曬場上一兩個星期,直到果實發出霹啪的聲音爲止,自然乾燥之。
之後,以脫殼機將幹掉了的果肉、內果皮和銀皮去除。
以這種方式精製而成的咖啡豆,呈微酸而略有苦味。幾乎所有巴西產的咖啡豆、埃塞俄比亞、葉門等地之咖啡豆都是以這種方法取得的。這種方法的缺點是容易受天候的影響,以及易摻入瘕疵豆和其它雜質。因此,必須細心地加以篩選才行。
 另一種方式則是水洗式,即將收成的果實放入流動的水槽,除去浮在水面的果實之後,以果肉去除機剝除外皮和果肉。再放入水槽,將浮出的果肉去除。之後,移入發酵槽,浸泡半天到一天,再將發酵的咖啡豆表面上的膠質溶掉。再以水洗過後,曬乾數日後以機器乾燥之,最後用脫殼機將內果皮去除,即成爲可作爲商品的生咖啡豆。
水洗式的咖啡豆,色澤較美,且雜質也較少。哥倫比亞、墨西哥、瓜地馬拉等國產量的70%左右都採此一方法。
有時在發酵過程中,若處理不當將可能發出發酵臭及其特有的酸味;但處理得當的話,各種豆都能夠散發出其獨有的咖啡香來。
爲了能夠完整地送到目的地,生咖啡豆被裝入麻袋中放在特殊的貨櫃裏,展開遙遠的商船旅行。
咖啡豆 - 顏色
咖啡豆
優質咖啡豆圖冊
咖啡豆顏色有深有淺,你知道它代表的是什麼意思嗎?日前星巴克的“濃縮咖啡專家活動”中,啡迷們終於開了竅。
咖啡豆的顏色從草綠到黃橙色、淺玉桂色一直到深褐色都有,其中最理想的是深褐色。因爲優質的咖啡豆烘焙時間越長,生成的天然揮發油就越多,並會從表面冒出,散發出沁人心脾的芳香,不過重量也會減輕,這也是很多咖啡廳選擇輕度烘焙的原因。而星巴克的濃縮烘焙咖啡、意大利烘焙咖啡和法式烘焙咖啡的顏色則用的是深褐色咖啡豆。通過深度烘焙,咖啡豆爆開,體積膨脹一倍,而重量減少近1/4。咖啡豆在烘焙過程中逐漸生成揮發性風味油,使各種風味達到完美的平衡。
咖啡豆烘焙得好,沖泡方法也很重要。對於重口味的深度烘焙咖啡豆,濃縮咖啡是一種理想做法。它是將熱水倒入細磨咖啡豆而製成的,採用細磨咖啡和壓力而非重力進行煮制,高壓將使咖啡內部的脂質完全乳化,溶入水中,這是醇味的主要來源。同時乳化會使得濃縮咖啡的口感較爲黏稠,讓人喝起來有如天鵝絨般輕滑細柔的感覺;且黏稠會形成較低的表面張力,更能侵入味蕾,使香醇迴盪於口腔之內。要想品出濃縮咖啡的滋味,那最好就是試以濃縮咖啡爲核心的濃郁香草拿鐵咖啡

2016-06-03 10:34:35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