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推出38款餐品 從“咖啡館”變“餐館”?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新聞 > 咖啡資訊 > 2024-06-17 05:31:47

38款餐食新品爭取“更強存在感”
星巴克對咖啡的專注全球聞名,一直信奉“咖啡香是一家咖啡館的靈魂所在”。10年前,其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甚至因爲三明治加熱後的奶酪味兒掩蓋了咖啡香而大發雷霆,憤怒的喊出“讓三明治滾出星巴克!”
但如今,星巴克突然發了個大招,一口氣推出38款餐品,其中恰恰包括了“三明治”。據瞭解,全新的產品包括牛肉薯蓉派、番茄培根蝴蝶意麪、雞肉蘑菇派、清蔬帕尼諾、雞肉帕尼諾、高達芝士火腿星明治、層層牛肉法棍、閃電泡芙等十幾款。而經典的香酥可頌、扁桃仁白巧克力可頌等幾款糕點也做了保留。
新餐品的定價從15元到32元不等。首批投放的市場包括湖北、湖南、陝西、河南等中西部地區,此後也將陸續在全國其他地區鋪開。
業內人士評價認爲,星巴克“煥新食”項目指向四個方面的變革。首先是“更大餐品比重”,這從餐品數量即可見出。其次是“更強存在感”,採取了立體陳列的方式,以吸引消費者的注意。第三是“更多鹹味產品”,此次一次推出7款鹹味食品,這被視作對“中國胃”的致敬。第四是“看上去更加高級”,從名字到食材、配方以及現場體驗都比從前“高級了很多”。
放大邊際效應,延長留客時間
向來專注於做咖啡的星巴克,爲什麼如此大力度加大餐食比重呢?據熟悉餐飲行業的人士分析,主要還是因爲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爲了進一步加強盈利能力。全世界的咖啡館都清楚,相對咖啡之類的飲品,餐品帶來的邊際效益更加可觀,盈利能力也更強。
其次是爲了讓消費者停留時間更長。增加飲品之外的餐食選擇,除了放大邊際效益,更是讓顧客在咖啡館停留更久的有效方法。加大餐品的供應,不僅僅增加了咖啡廳的贏利點,更解決了無數咖啡館苦惱的問題:一到飯點兒,顧客便紛紛離去。這或許也正是星巴克想看到的,更長的停留時間能增加與顧客溝通的機會。
還有一個原因是競爭壓力。隨着精品咖啡熱潮的掀起,咖啡市場的競爭對手越來越多,消費者對咖啡館的環境和產品也正變得越來越挑剔。星巴克推出更多餐品也是爲了更好地搶佔市場。
如何避免從“咖啡館”變成“餐館”
不過,在咖啡行業存在一個經典悖論:一旦加餐,你的咖啡品牌就很容易在顧客心裏淪爲“低格調”的代名詞。正因如此,一些獨立咖啡館寧願少賺點錢也堅持不提供餐品,就是爲了“不降格”。
那麼,對於星巴克來說,在加大餐品比重,還需要保持咖啡館的調性嗎?不難發現,這個答案是肯定的,星巴克顯然並不想把自己變成一家餐廳,相反,“一切還是爲了咖啡”。
事實上,儘管餐品一口氣推出38款之多,但幾乎所有的餐品,都像這款意麪一樣,無論是份量、擺盤,還是食用方式,都被處理成以“咖啡佐餐”的形態存在。從一些細節即可看出這一點:所有餐品都仍舊沒有出現在吧檯後的正式菜單上,所有餐品均以精美的外觀呈現並且配刀叉食用,所有餐品的氣味都受到控制以不影響咖啡的香氣。
此外,星巴克給專門新食品都製作了搭配咖啡的卡片——或者他們更願意說這是專門爲搭配各種咖啡而推出的餐品。比如,雙重芝士火腿吐司與派克市場烘焙咖啡的搭配,既飽腹又不顯油膩;而香酥鬆脆的烤雞肉蘑菇派,則被視爲美式或者蘇門答臘咖啡最好的佐餐。
星巴克顯然很清楚,保持調性,避免從咖啡館變成餐館,是這次餐品革命的重中之重。業內人士評價認爲,星巴克此次的變革,無論是餐品、存在感,抑或更高級的體驗,深究來看,“無一不是在爲咖啡加分”

2016-08-06 14:34:24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