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取中的一些常用詞概念

作者:啡嘗網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2024-06-03 03:24:39

  黃變(Blonding):表述流出的液體從帶虎斑條紋的深棕色,變爲均勻的淡黃色的轉換過程。通常這種情況出現在後1/3段,提示可以結束萃取操作了。濃縮咖啡裏過度發黃的部分味道淡薄,幾無香氣,如果持續過長,會沖淡醇度,不再是令人愉悅的味覺感受。

  通道效應(channeling):水從咖啡餅的裂縫迅速流過,由此產生稀薄的、未充分提取的濃縮咖啡。這種情形發生時,常看到咖啡流中突然出現一條發黃的條紋;有時通道效應會在咖啡餅上留下鉛筆芯大小的洞。

  咖啡油(Crema):是肯定濃縮咖啡製作適當的信號(在咖啡油非強制產生的咖啡機上),各種氣體——空氣和二氧化碳——在高壓下分佈於水中的結果。液體中還包括被乳化的油。在濃縮咖啡表面形成一層深金棕色類似泡沫樣的東西。

  黃金率(Golden rule): 描述提取濃縮咖啡的理想時間和容量的常用詞。意大利國家咖啡學院(Instituto Nationale Espresso Italiano)提供了理想濃縮咖啡特性的實用定義,儘管這些參數更象“黃金規律”,而非強制的規定。簡單定義是:使用大約16-18克咖啡在22~27秒(從流出咖啡液算起)產生60毫升的雙份。

  萃取過度(Over-extraction):過多咖啡固體物被萃取,產生強烈的、刺激的香味。視覺上就是咖啡的容量不足,咖啡油是發黑的薄層。杯邊的深色黑圈是過度提取或提取水溫過高的另一個典型的提示。

  預溼(Pre-infusion):在真正開始提取咖啡前濃縮咖啡機內部預先浸潤咖啡粉的行爲。有些咖啡機是通過泵來實現;水泵工作1~2秒,停止1~2秒。然後再啓動繼續提取咖啡。全自動機和某些自動型機採用這種方式。 另一種稱之爲“自然的”或漸進式預浸,配備E61出水頭的機器就是這種。泵啓動後,壓力完全施加在咖啡餅之前,第2個腔必須充滿。壓力建立之前爲咖啡粉提供了3~7秒的浸潤時間。這種預浸方式更受歡迎些。 有一車的說法解釋漸進式預溼能改善咖啡的提取。

  虎斑條紋和雜色斑點:良好提取的主要視覺提示。虎斑由咖啡流中的深色和淺色咖啡油對比形成;理想情形是在出咖啡的開始部分就出現,一直持續到結束。“雜色斑點”是良好提取在杯中的表現;指在咖啡油表面形成的深棕色小斑點和紅棕色斑紋。

  萃取不足:咖啡固體物萃取不足,產生輕弱的、乏味的香味。視覺上是快速大容量的提取,咖啡油是均勻的淺黃色。

2014-08-05 10:54:01 責任編輯:啡嘗網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