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衝咖啡濾杯推薦 - 掌握流速、材質、濾紙的學問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手衝咖啡 > 2024-06-03 05:08:53

  
  隨着第三波咖啡浪潮來襲,單品精品咖啡的盛行,由日本開始流行起,滴濾式咖啡也是俗稱手衝咖啡也越來越受歡迎,進入手衝咖啡的領域並不難,準備的器具大約爲手衝壺、濾紙(金屬濾網)、濾杯以及咖啡粉,而在介紹完濾紙以及手衝壺後,也成爲了這次文章的主角,不同形狀的濾杯,不同的咖啡口感。
  
  
  咖啡濾杯的種類
  
  隨着 20 世紀初咖啡濾紙、濾杯被髮明,經歷了百年的演進以及改良,現在市面上的濾杯、濾紙非常多樣,不只是外型的不同,也影響著流速、萃取時間導致咖啡的口感在每種器具下都不太相同。
  
  
  
  KALITA 101 咖啡扇形
  
  扇形濾杯(梯形濾杯、臺形濾杯)
  
  扇形的下方通常是一孔、雙孔、三孔,流速較慢所以咖啡的萃取時間也會較長,要注意的是使用的濾紙與濾杯的貼合程度,若濾紙會貼合下方的孔,那可能會造成流速過慢以致萃取過度,咖啡出現苦味,所以應該選擇吻合而非全貼合。
  
  這種形狀的設計在 1908 梅利達本茨(Melitta Bentz)製造出咖啡濾紙時一起被設計出來,起初都是單孔的設計,在後來的改良下才會有更多孔的設計出現,幾孔決定了流速,需要看每個人對咖啡的需求選擇孔數。
  
  
  
  HARIO V60 金屬錐形
  
  錐形濾杯
  
  在市面上除了扇形之外最常看見莫過於錐形濾杯,錐形的差異大多數在於杯身的溝槽設計,溝槽是讓咖啡萃取液流入杯中的通道,因此溝槽的設計就也影響了流速。像是許多人推薦的 KONO 名門溝槽只有杯身的一半或是一半以下,沒有溝槽的地方濾紙是貼合杯身的,造成流速較慢,適合喜歡較爲濃厚口感的咖啡;而另外最多人使用推薦的Hario V60則是溝槽延伸至整個杯身,流速較爲快,衝出的咖啡口味較爲明亮、乾淨,是個極爲推薦的咖啡濾杯,臺灣區手衝咖啡決賽紀淑也是使用 V60 。
  
  
  
  KALITA WAVE 波浪形
  
  波浪濾杯(蛋糕濾杯)
  
  波浪濾杯爲 KALITA 的專利,配合使用的濾紙像是杯子蛋糕紙的摺痕一樣,也被稱作蛋糕濾杯,但在英文使用的是 Wave ,還是較多人叫他波浪濾杯,利用濾紙的摺痕取代倒流的溝槽,因爲碰觸杯身的面積較小,能讓咖啡粉能夠被均勻的萃取,不管是新手還是玩家都很推薦的一款,近年來手衝咖啡比賽也常常看見波浪濾杯,而市佔沒有這麼高的原因是波浪濾紙較爲昂貴,每一張約是普通濾紙的兩倍,也是一個小缺點。
  
  
  
  BARTELLI 金屬
  
  金屬濾杯
  
  金屬的材質能夠留住咖啡的油脂、層次、Body比紙濾紙來的多;紙濾紙所慮出來的咖啡較爲乾淨、明亮。金屬材質優點在於只要清洗就能夠繼續使用,而明顯的缺點則是咖啡的細粉容易被一起衝入咖啡中,造成杯底都會有咖啡粉沉澱,程度嚴重的話更會影響到整杯咖啡的口感,能夠解決這問題需要一個細粉過濾器,讓咖啡更純粹一點。
  
  ★ 濾杯的材質差異
  
  材質的差異在於比熱,陶瓷、樹脂、塑膠、不鏽鋼、金屬等等,是鎖住溫度的效果,像是陶瓷的製作較爲厚實,溫度控制效果比塑膠好,在萃取咖啡時溫度維持效果較好,若你因爲換了材質而感受到咖啡的口感較苦或是較無味道,可能要調整水溫,去練習與器材的甜蜜點。
  
  材質也會影響到價格,如果要衝出一杯好咖啡更需要的是瞭解器具以及多加練習,也不是說越貴的越好喝,大家一起多多練習吧!
  
  手衝咖啡濾杯推薦
  
  ★ 購買手衝濾杯前提事項
  
  材質
  
  市面上陶瓷、塑膠、玻璃、金屬、樹脂爲主,材質影響的是保溫度,萃取咖啡的溫度也是影響口味的因子。普遍認爲陶瓷是保溫度最佳的,可以推薦的方式是在衝煮咖啡之前先溫杯,讓溫度先有所提升。
  
  流速
  
  對於流速的掌控,以及使用的咖啡豆或是研磨粗細度都有關係,扇形與波浪的較慢,錐形的較快一些。
  
  尺寸
  
  若家裏是多人使用,那必定要購買較大的,以及配合的濾紙,這些都是採買該注意的小地方。
  
  設計
  
  對於喜愛設計感的朋友,設計也是一個考量點,每家廠牌都有設計不同的顏色、款式,甚至是特別款,想蒐集的朋友也可以參考各廠設計。
  
  ★ 各品牌濾杯推薦/比較
  
  
  
  HARIO V60
  
  設計
  
  日本資深品牌 HARIO 設計,此款V60 與他的外型有關,屬於 V 型且角度爲 60 度,有著螺旋紋的溝槽,有著樹脂、玻璃、塑膠、金屬以及陶瓷的版本,從 2005 被設計出來,壓倒性的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優點
  
  搭配上 V60 專用的濾紙,是比其他濾紙更加輕薄,也不會有過重的紙味,其螺旋紋的溝槽,讓流速加快,以及杯底的大口,不會讓咖啡過度萃取,其他款式沉積在下方容易造成過度萃取。V60 很適合使用在清亮、果香、水果或是花香的咖啡上,像是肯亞、哥斯大黎加、薩爾瓦多的咖啡都很適合使用 V60  衝煮。
  
  
  
  KONO MEIMON 名門
  
  設計
  
  珈琲サイフォン株式會社在 1925 年創立,是日本衆多咖啡品牌中有名的之一,跟 HARIO、KALITA 一樣,透過不斷的修正改良,纔有現今的咖啡器具,可能在若干年後,現在的沖泡咖啡方式都有更新的器具。KONO 名門是採用類似虹吸作用萃取咖啡,也是第一個使用錐形濾杯的公司,萃取出來咖啡的口感較爲濃醇。
  
  優點
  
  KONO 名門跟 V60 一樣擁有十二條溝槽,但是並沒有延伸至全杯,有更多的時間讓咖啡粉粹取,在流速沒有 V60 這麼快的情況下,要很注意萃取出的咖啡是否過苦,這也是錐形大家較爲推薦 V60 的原因,需要有一些練習的技巧纔好上手。
  
  
  
  KALITA WAVE 波浪
  
  設計
  
  KALITA 波浪濾杯的底部是三個孔,平整的設計讓水流均勻,也不像錐形的流速這麼快,更適合萃取久一些的咖啡。另外跟 V60 一樣有著許多種材質,不鏽鋼、樹脂、玻璃等。
  
  優點
  
  波浪的溫度控制很平穩,碰觸濾杯的面積較小,所以不太會被帶走溫度,衝煮時只需要往中央注水,咖啡會更均勻的被萃取,在推出後受到許多玩家或是選手的喜愛。
  
  
  
  MELITTA
  
  設計
  
  前述所說 1908 年設計出咖啡濾杯、濾紙,到現在已經是一個橫跨國際的咖啡大品牌,一開始的設計原本是八個底部洞的,但在他們測試了許多種設計後決定改回一個洞,因爲能夠更穩定的控制每次的品質。Melitta 衝煮的方式原理更像是法式濾壓的注入方式。
  
  優點
  
  非常容易上手,因爲流速較慢萃取的時間也偏長,因爲只有一個孔,所以每次衝煮的結果會相差最小,使用這個器材也不太強調手衝壺的技巧,在悶蒸後,注入水,剩下它會幫你解決其他問題,不太強調技巧。
  
  
  
  SANYO SANGYO 三洋有田燒
  
  設計
  
  日本人稱咖啡之神的田口護,在 1960 年代掀起了手衝咖啡的風潮,在他的咖啡店裏,唯一看到的咖啡濾杯就是此款三洋,在設計上有大中小三種尺寸,搭配著一到三個水孔,讓孔數來調整水流速度,不同尺寸也有一樣的萃取時間。
  
  優點
  
  有田燒是日本九州燒製的代表性陶瓷,古代大量出口歐洲,是日本陶瓷的驕傲,三洋的流速較其他梯形來的快,以及陶瓷的保溫性,讓咖啡在萃取過程中非常穩定,衝煮出的咖啡厚實、緊密。
  
  
  
  ZERO JAPAN
  
  設計
  
  美濃燒在日本是歷史相當悠久的陶瓷製造地,設計上充滿着流線型,精良的上色技術以及特殊的開口設計,讓衝煮過程中可以直接觀察衝煮情況,在 2011、2012 年世界手衝冠軍都是使用 ZERO JAPAN。
  
  優點
  
  有著特殊的開孔設計讓萃取衝煮過程更加清楚,陶瓷材質不同於塑膠、玻璃可以直接觀察,淺對流的肋骨設計,避免流速過快而萃取不夠的困擾。

2017-02-28 11:01:25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