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味醇和的雲南小粒咖啡花果山精品咖啡豆起源發展歷史文化簡介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精品咖啡豆 > 前街咖啡熟豆豆單———————————— > 雲南小粒咖啡花果山 > 2024-06-29 11:59:29


  由於雲南咖啡優異的品質,六十年代以"潞江一號"進入倫敦市場,就被評爲一級品。近幾年,世界上着名的雀巢、麥氏公司等咖啡公司都紛紛到雲南開闢原料基地,雲南出產的產品也逐漸享譽海內外。現在雲南的咖啡全省平均單產已達96·4公斤,潞江一個家庭承包地創下了400公斤的世界記錄。聯合國計劃開發署的一位咖啡首席專家史泰首斯在參觀了潞江農場的咖啡園後說:“我看過世界上無數個咖啡園,這裏的管理是世界一流的,單產也是最高的。
 
  卡第摩Catimor 是鐵畢卡種的改良品種,有25% Robusta 的基因雲南小粒咖啡品質優良,以潞江壩小粒咖啡爲例:各主要成分的百分比含量爲:粗脂肪17.1,還原糖0.93,澱粉3.07,氮2.27,粗蛋白1.419,灰分3.70,粗纖維19.33,咖啡鹼2.14,蔗糖9.20,水分6.87。雲南小粒咖啡給我的映像真的不是很好。單純的入口味道倒是不錯,不會苦,酸味不夠。最讓人失望的是雲南小粒咖啡的香度不夠,油脂不多。用高壓機弄出來以後,咖啡油和咖啡泡都比較少。
 
  在雲南南部和西部的普洱、西雙版納、文山、保山、德宏、臨滄等地,都是雲南小粒種咖啡種植的分佈區。截至2012年1月1日,據云南省綜合相關調查顯示,雲南咖啡種植的面積已超過80萬畝,預計本期咖啡豆產量將超過5.5萬噸。對未來,雲南各地州政府藍圖也已畫出:德宏醞釀在未來幾年內將咖啡種植面積從現在的10萬畝擴大到20萬畝;臨滄在“十二五”規劃中將現有兩萬多畝咖啡林擴大10倍,至20萬畝;普洱也計劃將在22萬畝的咖啡林擴展至60萬畝。其他如保山、西雙版納等咖啡適宜種植地區也都在醞釀擴大種植規模雲南咖啡網是目前唯一一家全面介紹雲南咖啡資訊、文化以及咖啡生產鏈上的栽培種植、生產、加工、消費等環節內容的專業咖啡網站,該網站每週提供的咖啡報價是目前國內持續時間最長、參考交易最多的咖啡生豆報價
 
  據介紹,1892年,法國傳教士田神父爲了自己喝咖啡的需要,用 咖啡果在教堂門外繁殖了第一株咖啡樹,之後又培育了更多的咖啡樹,栽種在教堂周圍。從那時開始,朱苦拉村開始了咖啡種植,村子周圍從此一直都被咖啡樹包圍着。村裏年紀最大的兩位長者杞光輝和李福生今年都已經八十多歲了,他們共同見證了中國最古老的咖啡林的形成。
 
  朱苦拉雖然貧窮落後,但它是一個與咖啡有着不解之緣的地方。除了全民種植咖啡,村民們都有喝咖啡的傳統:自種、自磨、自煮,現在村子裏不論男女老少都有喝咖啡的習慣。這裏的村民們對咖啡樹都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即使咖啡豆沒有給他們帶來任何經濟效益,村民們也不捨得砍掉一棵咖啡樹。
 
  朱苦拉村接待賓客是用當地的咖啡和核桃,雖然用土罐罐煮出來的咖啡味道不是最好,但這種原始喝法卻體現了朱苦拉村民們對咖啡的熱愛,也是對來賓的最高禮儀接待。獨特而濃郁的原生態咖啡文化,讓每個認識朱苦拉的人都不得不心嘆,這裏不愧爲中國咖啡第一村。
 
  雲南咖啡多數植於海拔1100米左有的乾熱河谷地區,所以酸味適中,香味濃郁且醇和。就氣候條件而言,雲南南部光照時間長,有利於植株的生長及光合作用,而且晝夜溫差大,晚上溫度低,有利於咖啡養分的積累,所以雲南小粒咖啡所含的有效營養成分高於國外的其他咖啡品種。小粒種咖啡容易感染鏽病,產生繡病後產量和質量都深受影響。雲南熱區由於乾溼分明,每年鮮果紅熟正好進入旱季,相對溼度低,不利於鏽病皰子的形成和生長。
 
  朱苦拉咖啡林屬於阿拉比卡豆(Arabica)雲南小粒波邦(bourbon)和鐵畢卡(Typica)品種。
 
  截止2014年,雲南省咖啡種植面積183萬畝,預計到2020年全省咖啡種植面積將達到280萬畝。
 
  主要產地
 
  小粒咖啡適宜生長在海拔800——1800米的山地上,若海拔太高則味酸,太低則味苦。小粒咖啡多數植於海拔1100米左右的乾熱河谷地區,所以酸味適中,香味濃郁且醇和。雲南的不少地區有適宜小粒種咖啡生長的獨特環境,出產的小粒種咖啡品質優異。
 
  種植區主要分佈在臨滄、保山、思茅、西雙版納、德宏、怒江等地州。
 
  保山潞江壩氣溫平均爲21.5℃,最高達40.4℃,終年基本無霜,是公認的最佳小粒咖啡產地。這裏培育的小粒咖啡以濃而不苦、香而不烈,顆粒小面勻稱,醇香濃郁,且帶有果味而馳名中外。
 
  近年來雲南其他產區的小粒咖啡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品質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國際與國內的知名度不斷提高。
 
  國際咖啡組織品嚐專家在考察了雲南咖啡種植及初加工基地後,將雲南咖啡評價爲哥倫比亞溼法加工的小粒種咖啡一類,爲世界上最高品質的咖啡
 
  咖啡種植的環境問題,雖然可以達到熱區標準,但遠離赤道,蒸發量問題,還有大規模雲南咖啡種植地不足海拔1100m,最近幾年雲南大旱,以及產區的霜期問題等,都讓咖啡的種植無法正常保證,直接影響了出品質量。至於其它加工問題、咖農素養問題就更不多說了,茶農世代喝茶,但咖農可能一輩子也沒有喝過咖啡。
 
  說這麼多,但也不代表沒有喝過杯品上好的雲南咖啡,後期加工製作烘焙做的好的話,像這裏有位朋友說的普洱曼老江、曼中田的卡杜拉以及保山潞江百花嶺的鐵皮卡、赧抗的波本等幾個山頭的咖啡還是不錯的,特別赧抗,海拔1800m的老品種鐵畢卡(Typica)和波邦(Bourbon)這兩個經典的優質咖啡品種爲雲南咖啡主要栽培品種,1991年又從肯尼亞引入了卡蒂莫Catimor系列品種(抗病毒能力更強,產量更高)。屬阿拉伯種(又稱小粒種)的變種。由於這兩個品種形態和習性相似,因而兩者多混合栽培。
 
  鐵畢卡咖啡原產於埃塞俄比亞及蘇丹的東南部,是西半球栽培最廣的咖啡變種。植株較健壯,但不耐光照,在夏威夷產量較高。鐵畢卡頂葉爲紅銅色,稱紅頂咖啡。
 
  波邦咖啡是小粒咖啡中僅次於鐵畢卡的變種。主枝最初和主幹呈45度向上生長,隨果實負荷下 下垂,側枝節部較密,結果多,產量較高。但漿果較小,成熟較慢。 波邦頂芽嫩葉爲綠色,稱綠頂咖啡;
 
  所以整體來說,雲南小粒我認爲用美式滴濾的就可以了,高壓機出來也不會更香濃。更適合做速溶的材料。如果實在要用小粒做基,那麼一定得買新烤好的豆子(可以在淘寶選那種預付款,等下一批烤好直接打包發出的,買個500g即可),現磨出來用,這樣會稍微香濃一點
 
  雲南咖啡屬阿拉伯原種的變異種,經過長期的栽培馴化而成,一般稱爲雲南小粒種咖啡,已有一百多年的栽培歷史。雲南咖啡由於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形成了濃而不苦,香而不烈,帶一點果味的獨特風味,世界一流咖啡專家評價是全世界最好的咖啡,其栽培技術,單產也是世界一流的。咖啡品質決定於所生長的環境、氣候和栽培管理技術等多種因素。它的最佳生長環境是緯度低、海拔高、雨量足、陽光適宜,因此北緯15。至北迴歸線之間是咖啡的理想生長地帶。但處於這個地帶上其他地區的如美國夏威夷、沙特阿拉伯等,或是海拔低、或是沙漠少雨,都不利於咖啡生長,唯有處於這個地帶上的雲南南部正好具備了各種條件。據專家測定,小粒種咖啡應種在海拔800——1800米的山地上,若海拔太高則味酸,太低則味苦。種植的地塊需要一定的坡度,否則咖啡的品質略差,而且病害特別多
 
  漿果成熟時闊橢圓形,紅色,長12-16毫米,直徑10-12毫米,外果皮硬膜質,中果皮肉質,有甜味;種子背面凸起,腹面平坦,有縱槽,長8-10毫米,直徑5-7毫米。花期3-4月
 
  扦插材料用直生枝,不能用一分枝,因爲一分枝扦插後長成的新植只能匍匐生長,不能長成直生的咖啡樹。插條要用綠色未木栓化、葉片已充分老熱的、健壯的直生頂芽對下第2-3段,不宜用半木栓化和已木栓化的直生枝。插條的葉片留四摜寬(約6-8釐米),每段插條4-6釐米長,將插條從中剖爲二條,各帶一個葉片,切口斜切削光滑。
 
  插牀一般用沙牀,厚度40-50釐米,下部用粗砂,上部用中等細沙,插牀要有80-90%的廕庇度。用時先將沙洗淨,也可以混入1/2的椰糠。採用噴霧設備,插條髮根率高,但設備購置費用高。
 
  扦插方法插條斜插或直插均可,扦插深度以埋到葉節處爲度。10-15釐米一行,以葉片互相不遮蔽爲標準。插後充分淋水,使插條與沙緊密接觸。扦插後,要在插牀上覆蓋塑料薄膜,以減少水分蒸發,提高插條生根率。覆蓋塑料薄膜時要用鐵絲或竹片彎成拱形,插在沙牀邊緣,再將塑料薄膜覆蓋於上,然後壓緊,保持牀內溼度。如用噴霧設備,則不用覆蓋塑料薄膜

2017-04-27 17:16:29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