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海坨山1472米建了一座咖啡館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館 > 2024-06-03 10:05:40


專業咖啡師交流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老夏說那多出來的一米是留給他的情懷”。

什麼是生活的儀式感?

大抵就是冥冥之中有個聲音徘徊於你腦中:這一天跟以往都不同。

二來奧倫達,有些認不出來,周邊的商街全開,儼然一副北美小鎮的景象,隨手摸了把腰間,沒有想象中的左輪,倒是一心想做個奧倫達的牛仔。這幫碼字的媒體人終於能放下鍵盤當一回手藝人了,嚼客君在皮具店努力着手刃一個皮夾,無奈自身手藝拙略不堪,難以成型。

還記不記得去年規劃中的房車營地,如今已經建起來了,200輛房車堪稱亞洲最大的房車營地。

Picture by Anjio

言歸正傳,在山言山。最期待且最意外的還是那個經常出沒於老夏朋友圈的咖啡館了,上山後才知名爲1473咖啡館,既是海拔1472米處,那多出來的1如何理解?“老夏說那多出來的一米是留給他的情懷”。

沒有纜車、沒有轎伕、更沒有捷徑,若想喝到那杯手工衝調的高山咖啡,每個人都得爬個大汗淋漓,這其中不包括莫老爺,她在老秦眼裏是個香津滿頰的姑娘。山頂的風不大,沒有深山的凜冽,你不能感受高海拔的威嚴,沒有海邊的鹹溼,倒也足夠吹乾汗漬,手哥蹲在半坡上嘗試拍出“氣壯山河”的大片,衆人倒是怕山風捲了他入林,被迷得落下幾魄捨不得走。

Picture by Anjio

1473咖啡館的每一根木頭都是由芬蘭進口再組裝而成,芬蘭作爲全球最爲著名的木屋國度,能夠在衆多木屋輸出國中脫穎而出有其道理。原材料、文化傳承和設計製造水平的領先級,其出品的木屋無疑也成爲高品質的代名詞。每年都有無數歐洲富豪親自飛臨芬蘭,趕在夏季建築季節之前選定自己的芬蘭木屋。

原材料供應量限制,每年只能出品兩萬棟芬蘭木屋,海坨1473咖啡館的小木屋恰好是這兩萬“幸運兒”之一,那一份獨立於山頂的感覺很難去用語言來形容,突兀又融洽,每個在山腳的人都能看到木屋,也想爬上山去一探究竟,倒不是征服某個高度的慾望,更像是一次朝拜,或是朝拜奧倫達生活方式的一種儀式,是山頂的咖啡館,更是海坨人對自我生活追逐的祭祀儀式。

Picture by Anjio

登山歸來,關於奧倫達、阿那亞還有海坨山谷的小鎮社羣運營模式解讀太多,四大神盤的口碑營銷也被衆人聊了個遍,嚼客君不想再參一腿了,我們來聊聊事物的本源——爲什麼人們要來這個地方?

無論是奧倫達部落還是海坨山谷,它們最應當感謝的是第一批前來生活的業主,確切的說這批業主更像是“探險”,對於一個遠郊大山裏的項目而言,在毫無可預測性前景下,這批業主能參與進來同奧倫達共同承擔開發風險。

他們是不折不扣的“種子級”客戶,而且也孕育了奧倫達部落的第一批夢想聚落——話劇社、油畫苑、花友匯、足球俱樂部、美食、高爾夫、原野舞蹈團、合唱團、映像舞團、詩社,更像是一批策馬開荒的“西部小鎮”牛仔,如果空有開發商的熱情,沒有這批種子級客戶,奧倫達部落與星耀九洲怕是能有些可比性。

冒險是爲了慾望,如果不是爲了追逐深層次的快樂而冒險,很難想像這幫人會來山裏跟一家當初剛入京開發商來打造“烏托邦”。在歷經十多年的努力後,開發商也在從社羣觀進化到了體系觀,如果說人們聚集的社羣是基準,體系就給了基準一次重塑生活意識的嘗試,,對於生活的思考更深了,社羣之外還有什麼?

心身健康體系的建立,不僅是一個防治亞健康那麼簡單,只是奧倫達小鎮模式3.0的組成部分,從對生活快樂的追求提高到了對生命本質的體驗、探索。

這一套體系的建立,也意味着奧倫達小鎮模式的可複製性,奧倫達部落十大小鎮聯合發佈會標誌着奧倫達部落特色小鎮全國化的開啓,全國有更多希望經營生活、創造快樂的人正加入奧倫達模式之中。

7月1日此次發佈的十大小鎮分別爲:奧倫達部落·原鄉、奧倫達部落·湖城、奧倫達部落·海坨山谷、奧倫達部落·五雲山、奧倫達部落·雪野湖、奧倫達部落·崇明島、奧倫達部落·羅浮山以及在河北承德、北京延慶、河南新密打造的國際心身醫學度假小鎮、衛城文化康養度假小鎮、岐黃文化養生度假小鎮。

1.0的奧倫達是賣房子,2.0則是做社羣,3.0已經開始搞運營了。

我們回過頭來看一段貌似複雜的話術:奧倫達部落作爲國內首家會員制健康與幸福系統運營商,以特色產業+幸福運營(心身健康+聚落文化)建造了一個夢想與健康的平臺。奧倫達同創模式即資本同創、運營同創、文化同創。奧倫達部落業主會員從鄉民變成“股東”、“合夥人”與奧倫達部落共同創造,集體信任感形成獨特的商業模式,進而形成驅動力。

我們來做一個簡短分析:奧倫達與會員的關係既是平臺與承載關係,又是共同創業的夥伴關係,1.0時代是怎麼讓會員過來接受奧倫達;2.0時代是怎麼讓這幫“鐵粉”玩得開心;3.0時代則成了與會員一同探索生活最優模式的同時,同時打造資本同創的合夥人式商業模式。

一個敞開胸懷的老闆,一個強有力的可執行團隊,一個與社羣聯盟打成一片的老夏,一個熱衷於探索神盤的手哥,一個立於海拔1472的咖啡館,還有更多不可或缺的“一個”,他們所起的化學反應是奇妙又令人震驚,地產還能這麼玩?

小鎮模式的未來是什麼?無以言終,邊走邊看。

2017-07-07 12:09:00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