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品嚐一杯咖啡?用舌頭喝啊!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新聞 > 咖啡八卦信息 > 2024-06-26 13:32:40


專業咖啡師交流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有人喝咖啡要看天氣,有人喝咖啡要看心情,有人喝咖啡要看環境,有人喝咖啡要看朋友,有人喝咖啡要看誰煮的,有人喝咖啡要看美眉漂不漂亮,有人喝咖啡要看錢包,有人喝咖啡要看咖啡店知名度------。總之,喝咖啡的理由怎樣都可以,不過,如果你問我咖啡要怎樣纔算好喝?我堅持喝咖啡要先問“舌頭”!
 
  當然是你的舌頭,不是我的舌頭!
 
  所有的美味都只存在口腔到喉嚨這短短的十釐米左右的路程,只佔整個消化通道的幾十分之一的路程,卻主宰著飲食的取捨,這短短的數釐米跟食物貼肉相搏就是“舌頭”了。所有的食物不管喝的、喫的都要經過舌頭,並且必須靠“舌頭”送往大後方,否則保證下不了肚,所以“舌頭”實在是太重要了。
 
  更重要的是“舌頭”身上以及上下顎之間佈滿了最先進的偵測器--“味蕾”,能迅即的將所有經過的食物和腦裏的超級電腦立即連線,記錄下所有的味道並立即存盤,當下次有同樣的食物經過時,立刻進行比對,甚至精細到你想到食物就能記起食物的味道,有一句成語很傳神的描述了這個記憶功能:“望梅止渴”。這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所以下次喝咖啡的時候,記得不要讓“舌頭”只擔任運輸的工作,讓咖啡在“舌頭”上稍做停留,讓這些敏感的偵測器好好的分析一下這些味道到底是酸的、甘的、苦的還是澀的,有多酸?什麼酸?先酸後甘還是先甘後酸,熱時的酸味和冷卻後的酸味有什麼不同,這些酸味在舌頭裏的變化,還有舌頭的哪一部分對酸最敏感------!將這些味道、感覺好好的記下來。
 
  是的!澀味也要分析一下,甘甜味也要分析一下,還有不好的味道如煙燻味、腥臭味也要做一下功課,這些資料收集的愈多,你就愈容易明白,什麼叫做愉悅的酸味,什麼叫做明亮的感覺,還有糖漿般的口感等等。當然什麼醇厚啦、立體感啦、層次啦、尖銳啦、鋒利啦等等各種的口感就會逐一的在記憶中清楚起來。
 
  最後將這些味覺用你獨有的詞彙將它形容一下,比如“午後陽光般的明亮酸味”或者“雨後清新般的甘甜”等等,慢慢的你自然就知道什麼樣的咖啡纔會好喝了。
 
  做這門功課的時候,請記得不要把剛剛喫的咖哩飯加進咖啡裏,也不要把蒜爆牛肉的味道算在咖啡裏,否則你堅持這杯咖啡有大蒜味,我也無從解釋起。(我的意思是說先漱漱口再喝咖啡,免得口腔的味道影響了咖啡)
 
  所以,如果你想要問我如何品嚐一杯咖啡時,我就會告訴你“用舌頭喝咖啡”,而且還要“喝的夠多”!
 
  但是要記住:不要燙到了舌頭,燙傷的舌頭是沒有味覺的!

2017-09-14 14:30:10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