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咖啡豆出油就表示已經不新鮮?你可能誤會了~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咖啡小知識 > 2024-06-29 10:13:51


專業咖啡師交流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很多咖啡書都會這樣說:“如果咖啡豆出油就表示已經不新鮮---”;各位看倌們!如果你們細心一點的話就會發現這些書的資料來源大部份是抄自30年前來自日本的咖啡翻譯書,如果你真的夠細心的話你還會發現絕大多數的作者都不是業內人士,大多數只是單純的咖啡愛好者,諸如專欄作家、記者之類的人,或者是一些對美食頗有講究的所謂“行家”!這些作者真的實地去了解、去操作、去實驗、去投入心血在這麼專業的產業上嗎?還是咖啡只是附庸風雅的風花雪月?如果咖啡只是講究氣氛、情緒,如果咖啡只要看看就會,如果咖啡只要採訪幾次就能夠懂得的話,我想咖啡不會延續千年之久!
 
  咖啡豆會“出油”和烘焙有直接的關係;咖啡發現的初期並沒有所謂的“烘焙”,整整一千年咖啡都是直接採摘果子、洗淨、下鍋熬成湯來飲用,這樣的煮法有什麼氣氛、有什麼情緒、有什麼風花雪月可言,咖啡能夠流傳只有一個原因---“咖啡因”,這個原因就是咖啡會被發現的最初原因!雖然“咖啡因”使得咖啡湯沒有被棄置。然而咖啡湯也沒有什麼致命的吸引力足以在十五世紀以後“突然”的流傳起來。(一千年前喝咖啡是一種非常神聖的儀式,不是隨時可以飲用的)
 
  很多人將咖啡的風行歸諸於“社交活動的盛行”、“東西文化的交流”等等和咖啡八竿子打不著的意識型態上面,其實咖啡會流行沒有那麼high的層次!咖啡會廣泛的流行只有一個原因---“烘焙”!so that就是這樣而已!如果你將這種櫻桃果實煮的咖啡湯,和烘焙好的咖啡豆磨成粉沖泡的咖啡,做個比較,你就會知道我沒有騙你!真的!如果沒有“烘焙”,咖啡的價值遠不如其他豆類,充其量只是個“咖啡因”的萃取來源而已!
 
  自從咖啡被“烘焙”以後,咖啡開始了它席捲歐美的歷史,遂在20世紀末的臺灣引爆一股咖啡的風潮!
 
  有了烘焙,纔有了“出油”的問題,有了出油的問題纔有了“保存”的問題!大約在三十年前以前,也就是咖啡還沒進入所謂的“重烘焙”時(西雅圖系用語),這時期和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咖啡的烹煮法以濾泡式和煮沸式爲大宗,大部分咖啡的烘焙顏色約略介於“肉桂色烘焙”和“中度烘焙”之間,這種色調的烘焙最大的優點就是烘焙容易且可以貯存較久,尤其是在那包裝科技不甚發達的年代。所以咖啡豆表層一旦浮出油脂,無異是宣告咖啡已經氧化過頭,仔細聞其味道,會聞出些許的“油垢味”,其餘如“潮溼味”,“環境味”更是在出油之前就可聞得,以“肉桂色烘焙”來說,會產生出油的現象至少已經放置二月以上。
 
  義式濃縮咖啡機在60年代以“幫浦”取得恆定壓力後,憑著“快速”、“穩定”、“多功能”逐漸在營業市場取得競爭優勢,這一個競爭優勢改變了咖啡的“烘焙”!“九大氣壓”讓“淺烘焙”的咖啡豆一無是處,原先“淡而甘甜略帶微酸的香味”轉變成“濁而苦澀混雜著醋酸的草腥味”,爲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發現咖啡豆烘焙得深一點可以減少酸澀味的釋出,所以咖啡的烘焙逐漸由“較淺烘焙”轉爲“較深烘焙”,隨著義式濃縮咖啡機的日漸普遍,烘焙的顏色也逐年的加深,以致到了70年代美國的西雅圖產生了“重烘焙”這個名詞。
 
  問題來了,“重烘焙”的咖啡豆顏色大多介於“high full city”到“franch”之間,臺灣的說法是“中深烘焙”到“二號烘焙”之間,
 
  如果以烘焙過程來解釋,“中深烘焙”大約是烘焙到第一次爆裂聲完畢,表皮略有光澤但還未出油的階段,“一號烘焙”是指第二次爆裂聲後表皮已經出油的階段,豆子完全出油稱爲“二號烘焙”(Italian),這個階段如果控制不好會進入“炭化現象”,(其實很多業者的重烘焙咖啡豆已經炭化)更甚者會發生“豆身著火”事件!
 
  “一號烘焙”的咖啡豆下鍋時豆身已覆滿油脂,冷卻後油脂縮回,約隔6-10小時後油脂會再次出現,“中深烘焙”的咖啡豆下鍋時豆身表層亦略帶油脂頗有光澤,置放約20至30個小時,油脂就會開始浮出表層,而再淺一個色調的“中度稍深”約5-7天會出現“出油現象”。如果以一般的保存方法來說,咖啡較佳飲用期是烘焙後的3天到21天,也就是說以“中度稍深烘焙”來說;當咖啡發生“出油”現象時,咖啡都還在較佳的飲用期內,既然在較佳飲用期內又何來“出油即是不新鮮”之說呢?(以上所說的時間是用正常的保存方法:烘焙、冷卻後用玻璃附橡皮墊圈的透明密封罐保存而言)

2017-09-14 19:56:50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