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爲了什麼喝咖啡的?爲了催眠自己還是假裝文青?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新聞 > 咖啡資訊 > 2024-06-26 13:38:00

 

hocc1
專業咖啡師交流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是活在我城太繁忙,睡眠無論如何追趕都補不回來,必須以咖啡因催眠自己「我好精神」? 還是在乏味的日常裏,到café點杯latte裝文青,爲生活營造浪漫感? 女明星的話,不用說,九成是爲了消水腫(笑)。

我們都有喝咖啡的最原始動機,而本菇第一次接觸咖啡,原因極之無深度,是爲了「扮大人」。 那年十八,未到大學但也不遠,我那家學校規條比較寬鬆,容許學生帶備飲品輕食上課。 於是,爲了顯得自己已經邁向成年,每天早上,我必走到大堂中間的canteen,外賣一杯咖啡,加一個丹麥卷,然後一手捧着書、一手拿着紙杯(不是現在那種咖啡外賣杯,是最樣衰那款白底橙花熱飲杯),自覺很有型格地走到課室去。 而其實那咖啡難喝到一個點,那味道我心底裏甚厭惡,尤其遺留在嘴巴里,劣質咖啡和奶糖加起來的恐怖aftertaste,到了放學時都還在。

事隔多年,對這個苦中帶澀的飲品一直避之則吉,印象還是停留在當年那廉價食堂紙杯。 直到我在臺灣,遇上我人生的第一杯「單品咖啡」。

那杯用精緻白色暗花陶瓷杯裝着的深褐色液體,經過女咖啡師量豆、研磨、開壇、緩慢的沖泡後,帶着讓人毛孔都張開的香氣被放到我的面前。 咖啡師耐心地說明此品種咖啡的特性,以及它所盛載着的不同香味,並叮囑我慢慢喝,因爲咖啡從滾燙到變涼,當中的味道層次,會隨着溫度而轉變。

我捧起咖啡杯,聽從指示,慢慢用吸啜的方法喝進去。 這個第一口,從嘴脣經過牙縫流進口腔,再藉着熱力讓香氣散發到我的鼻腔裏。 哇! 果然是滿滿的紅莓味! 太神奇了! 這完全不是我所認知的「咖啡」啊! 那曾經對咖啡的童年陰影,隨着這股突如其來的清澈氣味而散去。 我耐心地喝,從最熱喝到變溫,每個階段都喝一口,嘗試以初哥的身分去感受不同的味道,果然有顯著的變化。 喝到最後一口,那變涼了卻一點不嗆鼻的味道,實在讓我驚訝;留在嘴巴里,是一種帶着微微焦糖味的餘韻。 就在那刻,我決定,我要愛上單品咖啡了。

原來,好的咖啡,一點都沒有苦澀味,也沒有那厭惡性的喝後感,在街上連鎖店茶餐廳喝到的,都只是用最便利的方法沖泡出來的提神劑,跟真正的咖啡差遠了。 真正優質的咖啡,帶有變化多端的多層次官能刺激,隨着它出產地的環境、果實的處理過程、烘培方法,到咖啡師所用的研磨度、水溫、水質和各種技術,蘊藏讓人迷醉的香味與想象。

 

2017-09-28 16:29:07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