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是一種有可能導致肥胖、癌症、軟骨症和糖尿病的食品?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新聞 > 咖啡資訊 > 2024-06-29 04:59:34


專業咖啡師交流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爲了瞭解牛奶問題,我對康乃爾大學生化系退休教授於一九九〇年出版的《救命飲食》(The China Study)一書中所說,針對反對飲用牛奶的觀點認真進行了分析。隨後,我又對支持牛奶消費的一派觀點作了研究。在這裏,我試着把我所瞭解到的與牛奶有關的知識,作出歸納。
 
  可以說,正反兩方有一點是一致的:他們都認爲,人類能夠消化牛奶是一件“新”事物,它的歷史迄今不超過九千年。
 
  再對歐洲出土的九具新石器時代和中石器時代(7800~7200年前)人類骨骼化石的研究過程中,研究者通過基因分析得出結論:這些人尚不具備消化牛奶的能力。在此之前,人類–與其他哺乳動物一樣–只能消化母奶。在哺乳期,嬰兒體內可以產生一種用於分解牛奶所含乳糖的消化酶,即乳糖酶。嬰兒斷奶幾個月後,體內很快便無法再分泌足夠的乳糖酶。
 
  所謂“乳糖不耐症”並不是一種疾病或基因缺陷,而是目前全世界70%的成年人普遍存在的情況。如果把人比喻爲汽車,那麼這些不能消化牛奶的人就是大量生產的標準款汽車,而那些成年後仍然擁有分解乳糖酶這個“特殊機能”的人,相當於擁有特殊配置–乳糖酶–的限量版。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種機能毫無意義,因爲他們在成年後早已改喫“成熟”食物,也就是固體食物。因此,往往只有那些擁有幾千年畜牧歷史的民族,才具備這種身體上的功能。在非洲,90%的人無法消化牛奶;在東亞,這一比例是98%,而剩下2%的人,大概也沒有喝牛奶的習慣;然而,在德國,能夠消化牛奶、乳酪和脫脂乳的人,卻高達人口的百分之75%-85%,剩下的人對自己無法消化牛奶往往並沒有意識,而只是經常會感覺到原因不明的腹痛。
 
  根據德國牛奶業聯合會網站發佈的訊息,目前德國人每年平均消費牛奶或其他奶製品130升,按照聯邦營養與食品研究所的觀點,我們應當喝更多牛奶,最好能達到每天一升。特別是正在發育的兒童,更需要通過牛奶來補充鈣質。
 
  牛奶反對者聽到這些,一定會大呼:天啊,難道還嫌那些小寶貝不夠胖嗎?在歐美國家的兒童中,很多人被測出血脂超標,這與飽和脂肪酸攝入量過高有直接關係,而牛奶正式導致這個問題的罪魁禍首之一。早在1984年,英國醫學聯合會會長道爾格司‧布萊克爵士在回答如何預防心臟疾病問題時便曾說過:“牛奶是最大的殺手,在學校裏給孩子們供應牛奶,簡直是胡鬧!”
 
  聯邦營養與食品研究所確認爲,科學已經證明,充足的牛奶攝入,可以預防心肌梗塞和肥胖。在我看來,這種觀點過於大膽,特別是關於每人每天飲用一升牛奶的說法,更是令人生疑。即使這一升牛奶全部是低脂牛奶(脂肪含量1.5%),其所含熱量也高德600卡路里。這麼多的熱量,我們該從哪裏節省呢?蔬菜嗎?要知道,每千克菠菜的熱量也不過只有230卡路里,莫非我們應當每天少喫2600克的菠菜嗎?
 
  據說牛奶不僅可以防止肥胖,而且還可以預防軟骨正。對此,聯邦研究所、醫務人員和牛奶廠商的看法是一致的。
 
  就這個問題,我不禁要問:假如牛奶真的是一種不可替代的健康食品(正如88%的德國人在問卷調查中所表示的),那麼全世界百分之75%不能消化牛奶並因此無法飲用牛奶的人,又該怎麼辦呢?例如日本人。他們當中有94%的人患有乳糖不耐症。沒有牛奶、沒有足夠的鈣質,他們豈不是得一個個都變成缺胳臂少腿的殘疾人?我的天啊,所有的日本人都坐在輪子上,這該有多可怕!這當然不是真的。
 
  我們只要想一想,九千年前,人類沒有牛奶也照樣活了下來,而今天全世界仍然有四分之三的人沒有引用牛奶的習慣,僅憑這個事實就足以證明,我們完全有理由懷疑,牛奶是一種可有可無的食品。更令人驚奇的是,軟骨症在日本的病發率竟然比德國還要低。甚至於,在那些很少或完全不喝牛奶的國家,現代疾病的發病率也明顯偏低。致力於肉食消費與癌症、糖尿病、肥胖症、軟骨症、心腦血管疾病等病症之間關係研究的坎貝爾博士甚至認爲:食用奶製品數量越多,患上軟骨症的風險越高。…
 
  假如這個觀點屬實,那可甄試讓人跌破眼鏡。這就意味着,多年來我們聽到的說法是一個謊言:牛奶不僅不能預防軟骨症,相反地,它還是導致軟骨症的元兇。難道說,牛奶廠商都是些爲了經濟利益而惜草菅人命的騙子?聯邦營養與食品研究所的專家,都是些不稱職的蠢貨?這着實讓人難以相信。既然黑森州牛奶聯合會敢信誓旦旦地說:“每天多喝牛奶,可以明顯增強青少年的骨骼密度”,那麼這種說法就必須以嚴格的科學依據爲基礎,而不能視爲理所當然。但我們又該如何解釋貝克博士的觀點:在歐美國家,特別是熱衷牛奶消費的瑞典、芬蘭和英國,軟骨症的發病率遠遠超出世界平均水平呢?
 
  除了軟骨症外,在亞洲國家,糖尿病的病例以往也較爲罕見。隨着西方的生活方式–偏愛肉食和奶製品–的普及,情況迅速發生變化。目前印度和中國分別有4000萬人患有糖尿病。根據《2010年糖尿病報告》糖尿病很可能成爲“21世紀流行病”。在過去20年裏,全世界糖尿病患者人數增加了7倍,達到兩億五千萬人。
 
  北歐和北美醫學家不認爲,糖尿病與飲用牛奶之間存在着關聯。在他們看來,亞洲人是因爲越來越肥胖,所以才導致糖尿病增加。
 
  如果有人問我,是否可以想像,食品行業有可能明明知道牛奶是一種有可能導致肥胖、癌症、軟骨症和糖尿病的食品,卻仍然向消費者大肆推銷,我大概會回答說:雖然沒嘔證據,但是,該死的,我肯定會馬上相信。
 
  如果有人問我,是否可以想像,我們的政客們有可能會縱容這種作法,我一定會回答說:這個我也信!
 
  但是,說不定是我上了當,是少數狡猾或不負責任的素食主義者用編造的數據和不實訊息騙取了我的信任。也許牛奶真的是一種超棒的食品,就像幾十年來推銷商們宣傳的那樣。也許我們讓乳牛母子分離,把原本屬於小牛的嬰兒食品據爲己有,真的可以換來對健康的極大好處。
 
  事實到底如何,我的確不知道。但是,假如有人問我,到底相信什麼?我會說,我相信,今後我一定會盡可能少喫奶製品。
 
  來源:《你應該喫我嗎?》
 
  作者:卡倫‧杜芙

2017-10-19 12:02:19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