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壺衝煮完整教程--虹吸壺煮咖啡,虹吸壺的兩種煮法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品牌 > 2024-06-26 20:22:14

  一 、虹吸壺

 

解析浸泡萃取的魅力——虹吸壺衝煮完整教程(附視頻)

 

  

  用虹吸壺製作咖啡是一件費時間,但是很能磨練心境,彰顯格調的事情。包括磨粉、燜煮、掌握火候在內,整個過程必須全身心的投入,多一分則重,少一分則淡,只有技術掌握得好,才能萃取咖啡中最完美的部分,雖然麻煩了一點,不過,這不正是咖啡的樂趣之一麼?

 

 

 

 

  

  虹吸壺的靈感來源於化學實驗室,最初的外形可能比現在更偏向化學儀器——酒精燈、玻璃殼,太中規中矩了有沒有,所以,起初虹吸壺並不討歐洲人的喜歡。

 

 

        虹吸壺 ( Siphon ):虹吸壺一般有兩種煮法,一種是先將咖啡粉放入上面的漏斗中,再加水入下壺,然後將漏斗嘴緊套進壺口,將水煮沸,當沸水深入漏斗時,攪拌5秒,約40~60秒關火,然後熄滅加熱器具。等咖啡下降回壺,便可取下漏斗倒出咖啡飲用。

 

        另一種是先煮水,等水進入上壺再把咖啡粉倒進上壺,分2次攪拌,浸泡約40~60秒,熄滅加熱器具,等咖啡流回下壺,便可取下漏斗倒出咖啡飲用。

 

 

 

  

  在此建議,選購虹吸壺時,儘量買比自己所需大一杯的量,目前市面上的虹吸壺主要有國產,臺灣產和日本產,質量好壞看玻璃的品質。

  

     目前淘寶上也有很多其它品牌,價格大約在100—200之間,獨具慧眼的時候到了,質量差的玻璃杯使用久了容易變黑,握把掉色,甚至會因爲玻璃降溫過快而破碎,所以最好是買好的虹吸壺,當然,如果銀子有限又是入門選手的話,那就不要多想了,先用個便宜的練練手。

 

 

 

  

  最後,用虹吸壺煮咖啡一定要選適合的咖啡豆,首先是要保證豆子的新鮮;其次,由於虹吸壺能保持咖啡原有的味道,因此適宜煮單品咖啡,像哥倫比亞豆、藍山、巴西、曼特寧等,那種用虹吸壺煮花式咖啡的說法絕對是逗比的行爲。

 

 

 

  

  二、膠囊咖啡機

  

  膠囊咖啡機是現在比較新穎的咖啡機款式,操作過程極其簡單,不用動手磨粉,也不用觀察火候時間,只要購買已經包裝好的咖啡粉膠囊,將其放入膠囊咖啡機內,一杯濃郁香醇的咖啡就在幾個按鍵的過程中簡簡單單地出現了。

  

  它滿足不了樂於DIY人羣的需求,但好在快速簡單,又足夠時尚,對於一些快節奏的商務人士來說,膠囊咖啡機無疑是生活中的必備之選,在這種無需動手的條件下,對咖啡膠囊和對咖啡機的選擇就顯得尤爲重要了。

 

 

 

 

  

  

三、 意式咖啡機

 

 

咖啡師必學技能 | 製作一杯理想的意式濃縮espresso

 

  

  對於咖啡機的選擇主要看品質和售後,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即出於商業化的考慮,很多膠囊機品牌只可以用自己本品牌的咖啡膠囊,這點對於選購膠囊咖啡機的人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侷限,所以要選擇有兼容性的咖啡機。

  

         意式咖啡機 ( Espresso Machine ): 咖啡飲料是一種極不穩定的液體,可能一下子就可以改變它的特性和口味。這就是意式濃縮咖啡機(Espresso Machine)被髮明的主要原因。意式濃縮咖啡機可以連續抽取數杯咖啡,衝煮過程中的高壓可以將咖啡豆中的油質和膠質乳化融解,咖啡豆中的精華經由壓力被完全萃取出來,使得煮出的咖啡濃度更濃,口味和香味更醇正。

 

 

 

 

 

製作原理:

 

  意式濃縮咖啡:就是7g粉-10克粉在9個大氣壓下被92度的水萃取25~30秒時間得到30ml咖啡,這所得到的30ml咖啡就叫做Espresso。

 

  

 四、法壓壺

 

【法壓壺】法壓壺的歷史,法壓壺的萃取指南

  

  若要掌握最實用的咖啡入門器具,法壓壺必定能位列三甲,其對時間的易掌控性,以及觀察的便捷性,都是其他咖啡器具無法比擬的。

  

 

 

  

  相比虹吸壺,法壓壺的發展史比較戲劇化,因爲它有很長時間都被當做泡茶的器具。大約1850年左右,法國出現了一種由耐熱玻璃瓶身和帶壓桿的金屬濾網組成的簡單沖泡器具,這種器具就是最早的法壓壺模型,利用熱水和咖啡粉的充分浸泡,經過濾網將水粉分離,咖啡粉與水碰撞出的咖啡精華,就是你所期待的。

 

 

 

 

  

  法壓壺特別適合辦公室的懶人,基本不用怎麼學習就懂,當然,咖啡煮的好還是需要技巧,需要注意的是:

 

  1. 咖啡粉要稍微粗點,太細容易萃取過度;

  

  2. 咖啡粉一定要新鮮,這點大概是所有喝咖啡人士都知道的,最好是買咖啡豆回來自己磨粉,磨粗粉;

  

  3. 由於濾網孔太小,可能產生極細的咖啡渣,所以,喝的時候需要靜置三分鐘左右。

  

  法壓壺主要是由玻璃壺身和濾壓網組成,所以,我們在選購時主要看玻璃是否厚實耐高溫,濾網是否細密、結實。

 

 

 

 

  

 五 、愛樂壓

  

【愛樂壓衝煮教程】從手法到參數,我們來仔細談談愛樂壓

 

  

  年紀輕輕的愛樂壓,不管是從外形設計,還是使用方法上來說,都絕對是一件神奇的創造,類似於注射器一樣的物體,對於咖啡的領悟卻十足強大,注入咖啡和水,按下推管,你就可以用它創造出自己想要的美式咖啡或拿鐵了。

 

 

 

  

  對於辦公室的懶人來說,一個便於攜帶的愛樂壓簡直就是極品,少了摩卡,虹吸壺那些精心製作的過程,但風味卻不減。它可以煮出很濃的咖啡基底,但又不失圓潤,所以很多專業的咖啡愛好者,會用愛樂壓做咖啡濃度測試。

     

  值得一提的是,愛樂壓的發明人,斯坦福大學機械工程講師艾倫·阿德勒(Alan Adler),一個在美國和其他國家擁有40幾項專利的強大人物,連美國着名咖啡評測人、多本咖啡專着的作者肯尼戴維斯(Kenneth Davids)也這樣評價過AeroPress愛樂壓:“如果正確使用,愛樂壓可以製作出口感純正的意式濃縮咖啡和美式咖啡,而它的價格僅爲許多家用咖啡機的二十甚至三十分之一。”

 

 

 

 

       工作原理:

 

  “愛樂壓”的壓桿下壓速度在二十秒內推進不過十釐米左右,動作輕柔,因此可萃取出咖啡更豐富的口味;

  

  由於水溫低、萃取時間短,經廠家實驗測試,用“愛樂壓”萃取出的咖啡的酸度爲滴濾咖啡的五分之一,對很多咖啡飲用者來說,口感更舒適。

  

 

  

  如此看來,愛樂壓的年輕有爲實在是有道理可尋的,懶人們,可以用愛樂壓煮咖啡的時候到了!

 

 

  

  六 、手衝濾杯

 

手衝咖啡愛好者必備濾杯:Hario V60的歷史與萃取要領

  

  

  每次看到手衝濾杯的造型,就會想到時間過隙的沙漏,當你與朋友在一起,而又心情閒適,那麼就特別適合來杯手衝咖啡。於是,你手持水衝壺,水流從壺中緩緩地流下,與咖啡粉融合,不多會兒,一杯精緻的咖啡就這樣產生了。

 

 

 

 

  

  說起手衝濾杯的產生,應該歸功於德國的梅麗塔女士,20世紀初,她在家裏突發奇想,用兒子的吸墨紙當做濾紙,在濾紙裏放入咖啡粉,並用水壺將水注入咖啡粉,萃取出了一杯味道有別於以往的咖啡,這個簡單的發現一發不可收拾,後來她成立了一家公司,就是專門生產手衝咖啡的器具。

 

 

 

  

  說到手衝咖啡的口感,話說是可以滿足那些對咖啡要求甚高的專業人士,雖然它簡單便於操作,但能如此完美地體現咖啡的風味,這些也是深藏道理的。

  

  1. 螺旋形的溝槽能更加有效地排出熱氣;

  

  2. 較深的圓錐形讓咖啡粉堆得更高並使水道變長,讓咖啡能夠均勻得到燜蒸;

  

  3. 較大的漏孔使出水暢通無阻,而滴漏的快慢全由你注水速度的快慢控制。

  

  當然,上述幾點也是選購手衝濾杯的標準,除去那些,還應該注意壺的出水口,最好是選擇細嘴壺,這樣方便水流及控制走向。

 

 

 

 

 

  

  六、美式滴漏壺

  

  

【經驗貼】:科普美式咖啡機和意式機做的咖啡有什麼差別

   

  

  顧名思義,美式滴漏壺是在美國使用較爲普遍的咖啡沖泡儀器,具體來說,它都稱不上壺,只是一種煮咖啡的方式,操作過程也非常簡單,接通電源後,滴漏壺內的高熱元件迅速將由貯水罐流下的小部分水加熱至沸騰,蒸汽壓依次把水推出輸水管,經分佈板後均勻滴在盛咖啡粉的濾器裏,再流入咖啡瓶,就成爲飲用的咖啡。

 

 

 

 

 

  

  然而,對咖啡極爲講究的人可能看不上美式滴漏壺,覺得這種方式做出來的咖啡口味很淡,缺少咖啡應有的醇厚,當然,這是對的,美國人喜歡這種簡單的操作方式,節省時間,到了中國,這種舶品的作用和噱頭直接就成爲懶人必備了,當懶人並無不可,只要使用得當,懶人也能創造出口味純正的咖啡。

  

 

  下面給懶人tips

 

  1. 在咖啡粉上下功夫

  

  如果不心疼咖啡粉,在水量不變的情況下增加粉量,同時也可以使用更細緻一點的咖啡粉,這樣萃取時就能得到更純的咖啡。

  

  2. 延長咖啡粉在熱水中浸泡的時間,使萃取充分。

  

  3. 可以採用反覆開機關機的方式,熱水流出來後,關機器數秒,然後再開機,熱水繼續流出來後,又重複關機數秒,如此反覆(時間自己控制),這樣萃取的咖啡純度會比較高。

  

  4. 美國都是一家人分享咖啡,所以是多粉多杯,可以借鑑,這樣在咖啡純度保證的情況下也不必浪費。

 

 

 

七、臺式聰明杯(Clever Coffee Dripper)

 

 

乾貨 | 聰明杯手衝咖啡指南,最聰明的手衝器具

 

 

           聰明杯是臺灣EK Int’l公司發明的一個很有趣的器具,它是由手沖和法壓相結合而生產出來的產品,相對於手衝滴濾杯,聰明杯在使用上更加便捷,比較符合家庭用戶特點。

 

         使用方法(僅供參考)是將濾紙放入聰明杯,倒入85~95℃熱水預熱杯子,然後倒出廢水,將研磨好的與手衝粗細相當的咖啡粉,按粉水比1:12~15的比例倒入熱水,攪拌均勻後靜置,此過程大約2分鐘左右,然後把聰明杯置於咖啡杯上,咖啡液會自動流出,這樣一杯香濃的咖啡就好了。另:聰明杯也能作爲手衝濾杯使用。

 

 

 

 

  工作原理:

  

  簡單地說,中間那個圓形是一個可活動的部分,平時處於下潛狀態(下面有四隻腳,讓他懸空地待著),活塞便牢牢住了水流;放在杯子或者可愛壺上,活動的部分被抵了上去,水就可以流下來了。

 

 

 

 

 

 

八、摩卡壺 ( Moka Maker ): 

 

 

從選豆、衝煮到品嚐,讓摩卡壺咖啡更好喝的6個訣竅

 

         是蒸餾式製作的一種,以摩卡壺所衝煮出來的咖啡帶着一種沉穩味道的濃度和香味。 摩卡壺分爲上下兩部分,水在壺的下半部被煮開至沸騰,水開時由於蒸汽的壓力,沸水上升經過裝有咖啡粉的過濾器而到達壺的上半部。

 

        當咖啡開始流向壺的上半部時,需要將火關小,因爲溫度太高會使咖啡產生焦味而破壞其原有風味。常見的日式塞風煮法(虹吸壺)也是利用熱虹吸相同的原理。個人不太建議煮摩卡壺,摩卡壺確實對風味影響較大,煮精品豆就是暴殄天物。

 

 

製作原理:

  

  摩卡壺是使用深烘焙的咖啡豆沖泡,下壺盛放熱水,在竈火上加熱之後,使受壓的蒸汽直接經過咖啡粉餅,並穿過咖啡粉餅,將咖啡的內在精髓萃取出來,熱水沸騰揮發的蒸汽會通過氣壓把熱水從下壺中咖啡盛器的導管經過咖啡粉過濾出香濃的咖啡留在上壺中。

 

 

 

 

 

 

免責聲明: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註明出處,但因數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註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繫處理,一旦覈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咖啡工房”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2017-11-18 18:03:47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