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身波旁/野生天然低因咖啡故事:人工去因與天然低因咖啡的區別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咖啡因 > 2024-06-26 18:37:49


專業咖啡師交流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哪種咖啡咖啡因含量最低?答案是:尖身波旁/野生天然低因咖啡
 
尖身波旁/野生天然半低咖啡因  Bourbon Pointu
 
咖啡豆王:尖身波旁Bourbon Pointu,世界少有的精品咖啡豆之一,量少昂貴,但細膩質感讓咖啡愛好者十分推崇。是法國文豪政要最愛的‘千杯亦能好眠’的美味咖啡,在日本UCC獨賣的尖身波旁,100g要價直逼8000日幣,數倍於藍山!
 
米粒般長型豆體與一般渾圓咖啡豆不同,1810年由法國人在波旁島發現,是波旁種的抗旱突變品種,因其豆形特殊而得名,而尖身波旁是天然物種,沒有溫室栽培那樣悉心施肥照顧,所以咖啡豆比較堅硬,易得病、產量小、折損率也高。但優點是味譜優雅、饒富水果酸香味,而且還是珍稀的野生天然半低因咖啡,適合單喝,或是喫東西前享用,因爲味道很淡,只有這時候,舌頭可以靈敏地咀嚼,品味它細密的層次感,味道豐富,香味清新天然,是帶有陽光野花的香味。
阿拉比卡和羅布斯塔
 
咖啡主要分爲阿拉比卡( Arabica )、羅布斯塔( Robusta )、利柏利卡( Liberica )三個品種。利柏利卡較不常見,在此不多做介紹。
 
阿拉比卡咖啡因含量比羅布斯塔低,口感更好,成爲全世界人民推崇的寵兒。
 
1、香氣層次豐富而多變;
 
2、口感較爲滑順;
 
3、咖啡因含量爲羅布斯塔的一半。
 
阿拉比卡豆的兩大元老是“鐵比卡”Typica和“波旁”Bourbon。
 
鐵比卡,名字聽起來很雄壯威武,但事實上它並不那麼堅強。它的體質較弱,抗病力差,易染鏽葉病,產果量亦少。它是埃塞俄比亞最古老的原生品種之一,衆多阿拉比卡皆衍生自鐵比卡!鐵比卡頂葉爲古銅色是特徵之一,豆粒較大,成尖橢圓形或瘦尖狀。大家較耳熟能詳的曼特寧、藍山、象豆、可娜、雲南小圓豆等,皆是鐵比卡的衍生品種。
 
波旁是與鐵比卡並列的古老的優良品種,也有植物學家認爲,波旁可能是早期鐵比卡移植到也門後的變種。波旁豆粒比鐵比卡略小,較晚熟產量卻比鐵比卡多30%。它適合種在海拔1200米以上,風味明顯比1000米以下的突出,但是波旁有個缺點就是,它結果一年就要休息一年。波旁的生命力旺盛,對鏽葉病的抵抗力優於鐵比卡,但風味卻不輸與它,甚至更優。
 
1810年,波旁島的圓身豆有一部分突變爲尖身豆,這就是著名的“尖身波旁”,它的特點就是咖啡因含量只有一半,卻因變種後產量稀少而如鐵比卡般多病,實爲可惜。
低因咖啡 │ 人工去因 & 天然低因
 
低因咖啡,顧名思義就是隻含有微量咖啡因的咖啡。咖啡裏面含有許多的成分與物質,其中對人身體有明顯影響的就是咖啡因。對於許多嗜喝咖啡,但身體狀況又不允許攝取咖啡因的人來說,低因咖啡就是他們的“救星”,但凡事有其正反兩面,經過人工去除咖啡因的咖啡,幾乎都被老饕斥爲咖啡水或是如化學藥劑般氣味不佳。
 
一般的咖啡豆生豆水分含量爲12——13%,咖啡因含量1——1.5%,而根據國際認定的標準,經過低因處理的生咖啡豆,所含咖啡因重量不得超過生豆的0.1%,粉末狀低因咖啡不得超過重量的0.3%。也就是說一杯低因咖啡內(一般是170克),咖啡因不得超過5毫克。
 
市面上的低因咖啡,爲求成本考量,多半是以人工方法脫“因”的,多數採用下列四種:
 
乙酸乙酯處理法
 
二氯甲烷處理法
 
瑞士水處理法
 
超臨界二氧化碳處理法
 
前面兩種最常被拿來用於低因咖啡處裏,用乙酸乙酯或二氯甲烷當作溶劑將咖啡去除,而多數的咖啡風味也在此流失,成本相對較低,但味道實在不佳,或有些許殘留,但據專家們說經過烘焙後對人體幾乎無害。後3、4雖可保留多數風味,但因爲成本爲前兩者2——3倍以上,將本求利下幾乎都不採用,消費者也極難喝到這兩種處理方式製成的低因咖啡
 
因爲人工處理,許多人認爲商用低因咖啡風味不佳。阿拉比卡的咖啡因含量約佔豆種1——1.5%。歐美等國類似FDA的機構關於低因咖啡的標準基本都在0.03%。目前歐美和日本售賣的三支天然低因咖啡含量基本在0.4——0.9%,最多算半低因。
 2. 天然低因品種
 
天然低因咖啡的發現和培育,有兩家企業不得不說。意大利的illy和日本的ucc。而他們的研究對象都是叫做“尖身波旁”的豆種。
 
從89年開始,illy經過巴西的實驗失敗,後移植薩爾瓦多的意外驚喜,自2008年開始售賣Idillyum的天然半低因濃縮咖啡膠囊。而生豆產量不高,且Idillyum的配方中含有其他阿拉比卡豆,即非純尖身波旁。
 
早在1970年代,日本上島咖啡ucc的專家川島良章在薩爾瓦多學習咖啡栽植時曾聽老農提起“古老又低因的咖啡樹可能還活在法屬波旁島”。後來他就去了,親赴非洲考察尋找“古老又低因的咖啡樹”。結果無功而返。2001年的一通電話帶來了好消息。果然是絕跡半世紀的“bourbon piontu(尖身波旁)”。尖身波旁在最早的發源地覆育的計劃震驚了世界。2006年開出700公斤的低產量決定了2007年4月ucc以每100克7350日元的高價,比當年的藍山還要貴5倍。
 
在世界各大烘焙商尋找培育天然低因咖啡熱潮中,一個國家是絕不能被忽視的。天然低因咖啡的開發實際上是發現和改造咖啡樹基因的過程。因此阿拉比卡的發源地,也是阿拉比卡基因寶庫的埃塞俄比亞還沒有加入戰局。2008年,埃塞俄比亞農業部官員宣稱已找到天然的低因品種。而此事以訛傳訛,不知真假也沒了下文。
 
過去科學家發現的天然低因品種多出自埃塞俄比亞、莫桑比克或馬達加斯加及斯卡林羣島,2008年喀麥隆咖啡被發現新品種“察理耶裏安納咖啡”,與阿拉比卡一樣自花授粉且種子不含咖啡因。
 
如何培育低因、味美又多產的咖啡新品種,成了近年咖啡載植業的顯學。

2017-12-09 18:26:07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