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門答臘產區咖啡豆起源故事 印度尼西亞咖啡豆種類特點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莊園 > 亞洲精品咖啡莊園 > 蘇門答臘島產區 > 2024-06-29 04:19:50


專業咖啡師交流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蘇門答臘是印尼國家最大的島之一,而蘇門答臘咖啡豆的特性就是酸度低而且具有高濃度、青草般的香味,喝起來有豐富濃郁的咖啡口感,如果你是一個害怕喝到咖啡酸度的人,選擇蘇門答臘咖啡豆來品嚐是你不容錯過的機會。
 
曼特寧咖啡豆 Pawani
 
產地:蘇門答臘 
 
厚而不重 的口感與濃郁而豐富的風味裏,迴盪著柔和的酸味,沒有激情只有纏綿,被許多人認爲是世界上最浪漫的咖啡之一。
 
Pawani 咖啡豆是用一種 相當獨特的 半乾式處理方法制作的。首先去除咖啡果實的外皮,並取出裏面的果肉,留下咖啡種子與外面包覆著的膠質物、內果皮與銀皮 (Silverskin) 一起幹燥;接下來再剝除乾的膠質物與內果皮層,最後篩選裝袋。
 
有 人說:如果有一條通往咖啡天堂的高速公路,那條路應該是用 Pawani 咖啡豆鋪成的。
 
由於乾燥的過程裏,咖啡種子與果肉接觸的時間較長,因此得以保留自然的風味。它具有水果與麥芽的香氣;沖泡後會散發出花草與香料的芬芳,土壤的氣息與巧克力的風味;入口後可以嚐到圓潤豐富的滋味 ( 或稱層次 ) ,糖漿般渾厚的口感,柔和的酸味,以及幾乎沒有苦味甘甜,喝完之後餘韻 (Aftertaste or Finish) 悠長。 
 
 
 
 
它是屬於印尼的一個島,它也可說是一座佈滿濃烈土著色彩的天然博物館,這裏仍保存著原始的船形長屋,仍嗅得到食人部落的氣息…這裏的種族太多、語言複雜、連首都都有三個,它就是蘇門答臘。
 
簡介:
 
印尼是一個由13.000多個島嶼組成的羣島國家,其中以婆羅州的加里曼丹、爪哇和蘇門答臘三島爲最大。蘇門答臘是世界第五大島,是呈西北東南走向的狹長島嶼,因而使之誕生了三個首府:南部的巨港、中部的巴東和北部的棉蘭。
 
蘇門答臘和馬來半島共扼馬六甲海峽、控制印度、太平兩洋之間的交通,不但地理位置重要,且自古受外來影響也很大。它也是全印尼的華僑集中地,3千多萬居民中除了華人、印度人和歐洲人,餘可粗分爲10個民族,最爲人知的有馬來族、含西馬倫根、加羅、圖克圖克、圖摩克、西馬寧多、安巴里他6大部族的巴塔克族Bataks(也叫馬達族)、米蘭波拉族、米蘭卡保族、亞齊族及尼亞斯族…。
 
在印尼各島中,蘇門答臘是自然資源,人文景觀極豐富地區。在荷蘭殖民時期,石油、橡膠、咖啡、胡椒無不由此地供應,它還是印尼重要油田所在地,也有天然氣田,所以被稱爲黑金庫。在狹長的蘇門答臘島上,Pegunungan山脈幾乎綿延全島,這些山脈中約有一百座火山,其中10餘座仍爲活火山。而東部幾全爲低地沼澤,隔馬六甲海峽,與馬來半島相望。
 
風俗民情:
 
蘇門答臘境內土著太多,語言十分複雜,尤其首都棉蘭是印尼境內居民最複雜地區,原始馬來族、馬達族、亞齊族、美蘭波拉族、華人、印度人、歐洲人雜居於此,而馬達山上住的便是馬達[巴塔克]6大部族中的加羅族。馬達人信基督教,他們愛喫狗肉、豬肉(飯店裏B1指狗肉,B2指豬肉),住的是阿達屋頂鐵皮屋[早年用棕桐葉覆蓋屋頂]。這裏的女人有鐵頭功,和印尼女人一樣不用手,而以頭頂物。這裏還有一個習俗就是人死後就埋在住家旁邊,不另闢墓地。
 
加羅族的建築物屋頂大都掛著羊頭(機場屋頂也有),羊頭是加羅族的族徵,有避邪作用。這裏娶妻聘金以水牛頭數爲標準,因是農業國家,一般以農耕{種旱稻}和種水果爲生,需要人手,所以每個家庭至少有5個孩子,10個纔算大家庭。走在路上除了可以看到婦人以頭頂物,還有漆得紅紅綠綠的巴士,巴士頂上不是坐著人就是堆滿了行李的特殊景觀。
 
小檔案:
 
人口:3千多萬人。
 
首都:南部是巨港;中部巴東;北部棉蘭。
 
語言:語言複雜,官方以印尼語、英語爲主,閩南語也很普遍。
 
氣候:熱帶性氣候,乾溼季各半,1——2月爲雨季不宜觀光,5——10月最好。均溫25——27℃,日夜溫差大。
 
宗教:原爲泛靈信仰,後大部分改信基督教,也有回教徒。
 
時差:印尼東部快臺灣一小時;加里曼丹與臺灣相同;蘇門答臘慢臺灣一小時。
 
節日:10月28日是全國統一用印尼語紀念日,到處高掛著紅白相間的國旗;8月17是印尼國慶,有獨木舟賽;10月30是觀音生日。山區裏的市集一星期只一天,日期自訂。
 
特產:海蔘、鮑魚、魚翅、乾貝、燕窩,及各種熱帶水果。
 
主要城市:
 
一.棉蘭Medan:是北蘇門答臘首府,全國第三大城(次於雅加達和泗水),也可說是蘇門答臘島的門戶,波羅尼亞國際機場離市區僅五分鐘。除了居民複雜,市街融合荷蘭遺蹟、摩登建築加上加羅族式屋頂,很有趣。
 
市西10公里有土人部落,及一座200多年曆史之土王皇宮,宮內臥房有一特大號牀,乃土王與12妻妾共用。
 
旅遊景點:
 
美巴斯:帝利王朝的蘇丹王宮,建於1888年。附近可南貝清真寺,白牆紅瓦,4座教堂並立。
 
中央市場:有各種 蘇門答臘特產。
 
不老灣:是棉蘭港口。
 
託峇湖Toba:也有譯爲多峇湖,世界三大淡水湖之一,長50英里、寬16英里,位於906米的高原上;蘇門答臘東北海岸之中央,蘇美省中部,隔水與新加坡相對,是巴塔克高地之核心。此湖原爲火山口(又名巴拉拔),後來積水成湖。
 
夏夢詩島:在湖中央,面積比新加坡稍大,佔全湖三分之一,島上有50幾個部落之原住民,一一探訪可以發現馬達土著的傳統房屋,這些船形長屋全爲高牀式鐵皮頂木造屋,門上有獅臉門神、屋前有舂米的石臼及長老們舉行會議的石桌石椅。安巴里他是食人部落,長屋旁有刑場和石刀,食人肉的邪術在基督教傳入後便廢止了。
 
尼亞斯Nias:是一離島,原爲獵人頭部落,島上有美麗的海灘。
 
圖摩克村(Tomok):住的原住民也是巴塔克族。村中保存一個400年前土王石棺。
 
Simanindo西馬寧多文化村,有土著表演民俗舞。
 
        前往多峇湖途中可賞落差100米的絲比索瀑布,及有200多年曆史的西馬倫根長屋(屋頂裝飾避邪的是水牛頭)。湖北端的多吉(Tongging)瞭望臺可瞭望瀑布,周圍有終年盛開之熱帶花卉。
 
棉蘭至湖邊巴拉拔Prapat小鎮約170公里,有“東方瑞士”之稱,鎮上住的西馬倫根Simalungun和多峇族。
 
馬達山高原:海拔4,350呎(1.325米),上有昆達嶺公園,可瞭望兩座仍在冒煙的活火山:海拔2,450米的詩萊夢火山及2,094米的西巴雅火山…。
 
馬達山小鎮:居民兩萬多,華人佔4千左右,以潮州人居多。鎮上有不少基督教堂,小鎮附近還有硫磺地。這裏有很多熱帶果樹,如榴蓮、紅毛丹、山竹、波羅蜜、蛇皮果,還有可可、咖啡樹,棕櫚、橡膠及阿達樹(椰棗樹)。此鎮圓環中心有座英雄紀念碑,碑座和旁邊的候車亭造型皆具加羅族特色。
 
Huda:土著部落,在棉蘭市西10公里。
 
二.巨港Palembang:也稱爲(巴林旺),是南蘇門答臘省會,全國第四大城,13世紀以來爲主要貿易港口,也是石油進出口,是印尼最富有的城市。市內小河縱橫有威尼斯味道,居民臨水架屋、依河而居,市政府附近有古王廟之古碑、石像。
 
蘭邦Lampung:南部港口,這裏有大象訓練中心,可參加大象探險之旅。

2017-12-22 14:05:30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