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式拼配豆衝煮常識 什麼是意式拼配豆?意式拼配豆做手衝的訣竅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意式拼配 > 咖啡豆 > 2024-06-03 05:51:15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 拼配咖啡豆的學問 意式拼配咖啡豆配方分享
  • 對於資深的咖啡愛好者來說,在網絡上被稱爲“阿尼大大”的蔡瑞麟,他與林士昀的共同著作《Espresso 意大利咖啡實驗室》可說是第二波咖啡浪潮興起時的首本中文經典書籍,他所經營的“咖啡實驗室 coffee lab”至今仍是咖啡迷必須去朝聖的名店。熱愛咖啡的他,也是熱血正義的勞工律師,是弱勢勞工最堅實的後盾。採訪的地點是在阿尼家中,我們在可愛貓咪的陪伴和咖啡香氣間,聊起他的咖啡生活。
     
    “我母親本身就愛喝咖啡,所以自小對咖啡並不陌生,大學使用賽風壺衝煮的負面經驗讓我遠離了咖啡很久。後來意式咖啡的風氣在臺灣崛起,讓我重新對咖啡產生了好奇,想要在家裏複製。當時網絡與 BBS 開始普及,於是就在網絡上討論,買各種器材,後來看見美國用爆米花機烘咖啡豆的討論,於是我也入手爆米花機,開始嘗試烘豆,就這麼栽進去研究。”
     
    當時時報出版社翻譯了《咖啡的樂趣》一書,算是針對臺灣當時新興咖啡風潮提出回應的出版品,亦可說是阿尼的啓蒙書,“雖說後來我深入研究後,對於作者的咖啡理念並不認同,但是透過書中的介紹,我嘗試了許多國外不同型式的咖啡機,的確累積了許多經驗。”當時阿尼才發現:其實咖啡的重點是在烘豆,透過烘焙將潛藏在豆子裏的香氣激發出來,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當初臺灣生豆並不好買,種類也就侷限於曼特寧、巴西、摩卡、哥倫比亞還有爪哇等,阿尼買到後就用爆米花機烘起豆子來,這才發現咖啡的新世界,有了別於過往對咖啡味道理解的新體驗。“我必須說,自己烘咖啡豆絕對是讓你在咖啡領域成長的重要關鍵之一,也因此我理解到在咖啡烘焙第二爆之前有著許多奧祕存在,味道是如此美妙,沒有喝過或許很難想像,咖啡裏其實潛藏著茶的香氣與口感。”後來阿尼透過網絡向國外購買了莊園豆,這又大大拓展他的味蕾經驗。“我理解到除了淺焙,更可以在 Specialty Coffee(精品咖啡)裏看見不同產區的風土民情。”
     
    接下來就用8個提問,讓阿尼帶我們快速進入咖啡的世界。
     
    Q1:所謂“Specialty Coffee / 精品咖啡” 的定義是?
     
    阿尼 : 對於 Specialty Coffee,要思考的是相對於什麼而 Special?其實,提出 Specicalty Coffee 這名詞的人並沒有定義它的相對概念,也沒有 Generally coffee 這樣的說法。臺灣有人將其稱爲“商業豆”,但是精品咖啡的生產與烘焙同樣也是商業行爲,以商業豆稱呼並不足以說明差異。所以我認爲“精品咖啡”的相對名詞應該叫“期貨咖啡”,是工業化後大量生產的產物。由於咖啡畢竟是農產品,大量生產有其不穩定的風險。交易上,爲了維持一定品質與避險,只能要求一定水平的品質(例如以18網目做爲篩選標準)、標示產地概括國籍的咖啡豆,並大多數是在期貨交易所交易。
     
    我相信當初 Specialty coffee 正是爲了與其區隔,強調能細緻到產區,甚至莊園,所以又被翻譯成“莊園咖啡”,這點可以從精品咖啡的貿易商,與咖啡農或處理廠等生產者是“以期貨價格的某個比例來定價”做爲佐證。當然,“期貨咖啡”是個人的認知,並非國際間的定義,只是如此說明才能理解所謂“精品咖啡”的重點。若以茶來舉例,對於外國人而言,臺灣的茶葉就是被統稱爲“臺灣茶”,但是臺灣本地人是無法滿足於這樣的概念的,所以我們會強調阿里山茶、梨山茶或南投魚池茶等等,同理,追求更高品質咖啡風味的愛好者,就會去尋找更特定的產區,甚至向莊園直接購買生豆。
     
    我始終認爲,烘焙好的咖啡並不適合做爲國際貿易商品,因爲生豆烘焙後大約只有 7-14 天壽命,即使利用空運都過於勉強。咖啡絕對是在地製作的產品,進口生豆來烘焙是必要的,不同產區品種、風土條件以及處理方式都會造成風味的差異,例如,哥斯達黎加的咖啡園因爲當地雲層低、遮蔭效果強,所以不種遮蔭樹,相對的口味就較爲清淡;另外,巴西擁有廣大平原,自然會選擇“日曬法”,而哥斯達黎加、危地馬拉與尼加拉瓜等都是高海拔,空間有限,於是會採用“水洗法”。
     
    Q2:傳統意式咖啡豆調和的概念爲何?
     
    阿尼 : 我從嘗試各種機器,理解到萃取的原理與科學;由烘焙商業豆,感受到淺焙的魅力;接觸精品咖啡,看到風土的奧妙。將特性相異的豆子混搭,這又是另一個世界,一般意式咖啡用豆,不是從意大利就是西雅圖進口,我曾經從產地直接購買剛烘焙好的意式咖啡豆,去除國際運送的時間因素,才理解到深焙的用意。就單品咖啡來說,年份帶來的風味差異雖然不大,但這些微小的差異在豆子綜合後就會被放大,因此偏深的烘焙,可便於控制品質以取得平均口味,降低年份帶來的風味差異,也更耐存放。
     
    除了濃縮咖啡,拿鐵混合了牛奶與咖啡,風味概念上又不一樣了,在這裏,咖啡的目的是要凸顯牛奶的甜味,所以 Latte 的客觀目標就是咖啡本身醇厚,加入牛奶後,味道喝起來像可可,所以一個好的咖啡館應該要有兩種以上的豆子配方,一種用來衝煮濃縮咖啡,另一種用來製作拿鐵。
     
    Q3:咖啡衝煮的方式這麼多,您爲何會選擇研究意式咖啡?對您來說,好的萃取標準是什麼?
     
    阿尼 : 所有咖啡入門者的共同痛苦經驗,就是不知道咖啡的客觀標準爲何,包括豆子的風味、該磨多細、怎麼煮、煮多久纔是對的?而意式咖啡機提供了一個很精確的標準,傳統定義裏,使用 9 大氣壓的壓力、萃取時間 25 秒、煮出30cc 咖啡,透過以上標準,我們可以回頭去決定使用豆子的份量,研磨粗細和填壓力道,達成一個標準的萃取。
     
    由於意式咖啡機的衝煮會放大並突顯咖啡風味的特色,藉由意式咖啡機標準化的衝煮來找出咖啡原本該有的味道 (雖然會比較濃),依此做爲其他衝煮方式風味與手法調整的參考,這是意式咖啡機給我的啓發。此外,除了秒數,濃縮咖啡可以用咖啡顏色來判斷萃取是否完成,當流出顏色變淡就可以立即拉開杯子,這也是優點之一。
     
    Q4:那麼,一般人該如何選擇意式咖啡機?
     
    阿尼 : 營業用與一般家用機最直接的差異在衝煮頭口徑。對意式咖啡機而言,口徑影響的變量是壓力,同樣的活塞幫浦,使用在口徑比標準 58mm 小的咖啡機上,會產生比較高的壓力,同時相同份量的咖啡粉放進去小口徑濾杯時,粉餅厚度會增加,其實這對萃取會產生新變因,所以預算允許的話,還是以 58mm 的標準口徑爲優先選擇。
     
    Q5:您認爲咖啡豆與衝煮方式的配合訣竅是什麼?
     
    阿尼 : 衝煮方式要思考的是“豆子的烘焙深度”與“水溫的搭配”、“研磨的粗細”與“衝煮時間”的互補,所以一般愛好者就以自己喜愛的衝煮方式來選擇豆子烘焙的深淺,簡單說,淺培適合較高的水溫,讓酸味取得平衡,而深培就需要用較低的水溫,壓抑苦味。假如浸泡時間較長,比如“法國壓”,就採取較粗的研磨,重點還是從理解衝煮的原理去思考。
     
    我平常會用一臺有刀片式電動磨豆機的美式咖啡機當我的鬧鐘,把時間設定好,每天早上磨豆機啓動的聲音就會喚醒我,當咖啡的香氣飄出來,你就知道該起牀了。或許你會說,這種砍豆機的研磨不均勻,所以我就是以這不均勻研磨的角度思考,提高豆子的份量去調整衝煮的狀態,加上豆子夠新鮮,還是會有好喝的咖啡等你起牀。
     
    Q6:您最喜歡的咖啡品種是?
     
    阿尼 : 我最喜歡肯尼亞,以往頂級咖啡的代表是藍山咖啡,風味的重點是乾淨,但我覺得肯尼亞的風味更勝藍山,肯尼亞和耶加雪菲是我會拿來推薦給咖啡入門者的品種。我喜歡咖啡裏的酸味,因爲酸味也是咖啡味道里的重要本質,水果的酸香氣、柑橘的酸甜味是很迷人的,會讓你喝完咖啡後 1-2 小時喝的水都特別甜,喉間的回甘可以維持很久。
     
    Q7:那您對於咖啡跟甜點搭配的建議是?
     
    阿尼 : 拿鐵跟鮮奶油蛋糕或派相當好搭,甜點的甜味與奶味也很適合。若是淺培的單品咖啡,其實跟帶酸味的甜點(像檸檬塔這類)非常契合,一方面甜點的酸會讓咖啡酸度降低,再來是兩種不同層次的酸味刺激味蕾,可讓味覺更開闊,假如是甜味反而影響咖啡的味道。
     
    Q8:請推薦一個適合上班族的咖啡衝煮法吧。
     
    阿尼 : 我覺得最適合上班族的衝煮法是“法式濾壓壺”。保溫效果越好的法式濾壓壺,衝煮出來的味道越好,隨身的法國濾壓壺配上手搖磨豆機,就是我的行動咖啡館。在外面想喝的時候就去便利商店加熱水,不過方便麪用的熱水通常溫度過高,所以加熱水時傾斜壺身,要特別注意別讓熱水直接接觸到咖啡粉。在飛機上,手磨好咖啡粉後請空服員幫你加熱水,打開時香氣四溢,是跟鄰座美女搭訕的好辦法,哈哈。
     
    法式濾壓壺的優點是適合較粗的研磨,稍長的浸泡時間,對於研磨的平均度要求較低,所以以淺培的豆子來說,上午喝一杯甘甜的餘韻可以維持到下午,下午再來一杯酸香的氣息可以維持到晚上,是最療愈,最適合辦公室裏享用的方式了。
  •  

 


2018-01-13 13:02:43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