濾杯與淺中深烘焙咖啡豆的對應關係-濾杯的平衡性 咖啡粉怎麼喝?
	 
	 
	  
	  >手衝玩家必玩的七種濾杯
	  
	  >濾杯與淺中深烘焙咖啡豆的對應關係  三個基本觀念
	  
	  首先我們先將七種濾杯與三個基本觀念對上號
	  
	  請對濾杯有所瞭解的各位進行思考,學長所說的是否與你的使用經驗相符
	  
	  1.HARIO V60
	  
	  濾杯流速偏快,容易做出香酸,口感容易往清淡的方向走(與所有濾杯相比)
	  
	  濾杯的流速越均勻,風味的一致性越強,層次就比較不鮮明
	  
	  濾杯對流速的控制效果越差,就更需要依靠手法,但風味的變化也就更多
	  
	  2.三洋梯形/kalita波佐見燒
	  
	  濾杯流速偏快,容易做出香酸,口感容易往清淡的方向走(與舊款梯形濾杯相比,流速明顯偏快)
	  
	  在第二、三項出現分歧
	  
	  三洋的情況
	  
	  濾杯的流速若是變速,風味的變化越多,層次就比較複雜
	  
	  濾杯對流速的控制效果越差,就更需要依靠手法,但風味的變化也就更多
	  
	  kalita波佐見燒的情況
	  
	  濾杯的流速越均勻,風味的一致性越強,層次就比較不鮮明
	  
	  濾杯本身對流速的控制效果越強,衝煮就越簡單,但風味的變化也較少
	  
	  由此可知,三洋和波佐見燒都算清爽的濾杯,但
	  
	  三洋的層次較多且可以挑戰的風味較多
	  
	  kalita波佐見燒則是一致性較強,容易衝煮但變化較少
	  
	  3.三洋花瓣濾杯/KINTO OCT八角濾杯
	  
	  濾杯流速偏慢,越容易做出甜感,口感容易往濃郁的方向走(與V60相比慢,但比舊款梯形濾杯還是快很多)
	  
	  濾杯的流速若是變速,風味的變化越多,層次就比較複雜(變速效果小)
	  
	  濾杯對流速的控制效果越差,就更需要依靠手法,但風味的變化也就更多
	  
	  4.KONO濾杯/客噐客氣六肋濾杯
	  
	  濾杯流速偏慢,越容易做出甜感,口感容易往濃郁的方向走(與V60相比)
	  
	  濾杯的流速若是變速,風味的變化越多,層次就比較複雜(變速效果大)
	  
	  濾杯對流速的控制效果越差,就更需要依靠手法,但風味的變化也就更多
	  
	  5.客噐客氣切子濾杯/鑽石濾杯
	  
	  濾杯流速偏慢,越容易做出甜感,口感容易往濃郁的方向走(與V60相比)
	  
	  濾杯的流速越均勻,風味的一致性越強,層次就比較不鮮明
	  
	  濾杯對流速的控制效果越差,就更需要依靠手法,但風味的變化也就更多
	  
	  6.Kalita波浪濾杯
	  
	  濾杯流速偏慢,越容易做出甜感,口感容易往濃郁的方向走
	  
	  濾杯的流速越均勻,風味的一致性越強,層次就比較不鮮明
	  
	  濾杯本身對流速的控制效果越強,衝煮就越簡單,但風味的變化也較少
	  
	  7..聰明濾杯
	  
	  可以依靠止水閥門控制濾杯流速,因此可快可慢,清爽或濃郁可控
	  
	  濾杯的流速越均勻,風味的一致性越強,層次就比較不鮮明
	  
	  濾杯本身對流速的控制效果越強,衝煮就越簡單,但風味的變化也較少
	  
	  以上描述大多是相對關係,是比較出來的
	  
	  所以一定存在中間值,這點就不需要硬是定義了
	  
	  重點是你衝煮的時候,是否能將濾杯的特性利用起來
	  
	  設計出你想要的衝煮變數&風味
	  
	  看完以上七種濾杯與三個基本觀念的對應關係以後
	  
	  如果你對其中幾款完過的濾杯了然於心,學長恭喜你一定是個高手
	  
	  如果還有點不明白,按照描述多加實驗練習,你會更有理解
	  
	  —
	  
	  接下來我們要來討論濾杯的平衡性
	  
	  通常香氣和果酸是風味中給人較活潑的印象
	  
	  甜感和口感給人較爲沉穩的印象
	  
	  因此我們就可以來探討,三個基本觀念爲濾杯帶來的效果
	  
	  首先以HARIO V60和KONO,這兩個組別來做對照
	  
	  HARIO V60是
	  
	  濾杯流速偏快,容易做出香酸,口感容易往清淡的方向走(與所有濾杯相比)
	  
	  濾杯的流速越均勻,風味的一致性越強,層次就比較不鮮明
	  
	  濾杯對流速的控制效果越差,就更需要依靠手法,但風味的變化也就更多
	  
	  相比較KONO是
	  
	  濾杯流速偏慢,越容易做出甜感,口感容易往濃郁的方向走
	  
	  濾杯的流速若是變速,風味的變化越多,層次就比較複雜(變速效果大)
	  
	  濾杯對流速的控制效果越差,就更需要依靠手法,但風味的變化也就更多
	  
	  讓我們進一步理解:
	  
	  V60:香酸強較活潑,但整體流速均勻,使其層次不會過多,風味不會太複雜,整體輕盈舒適,兩者做出平衡
	  
	  KONO:甜度&口感較強,風味會較沉穩,但層次較鮮明,做出前後段差異,使整體印象不會無聊
	  
	  而兩者的流速控制效果都較差,手法的影響大,因此風味的變化也多
	  
	  由此可以理解,V60和KONO雖然都受手法影響大
	  
	  但其基本風味的組合均有其平衡性,藉由不同的方式進行風味的表達
	  
	  —
	  
	  讓我們再看另外一組:三洋梯形/kalita波佐見燒
	  
	  兩者流速都是偏快,容易做出香酸,口感容易往清淡的方向走
	  
	  →因此兩個濾杯衝煮出來的風味都會比較活潑
	  
	  但三洋的流速變化較大,因此層次多一些
	  
	  又對流速的控制效果差,手法導致的風味變化也多
	  
	  →由此可知,三洋在兩個都偏活潑的梯形中,追求更多層次和變化
	  
	  而kalita波佐見燒的流速均勻,層次就少
	  
	  對流速的控制效果強,手法導致的風味變化也少
	  
	  →由此可知,三洋在兩個都偏活潑的梯形中,顯得比較四平八穩
	  
	  但兩者的平衡感仍然建立在活潑的風味之上
	  
	  只是小幅調整層次和變化度,讓兩個濾杯各有特色
	  
	  —
	  
	  綜上所述,好的濾杯均有其平衡風味的機制
	  
	  完全穩定的濾杯過分無聊,沒有可玩性也沒有變化
	  
	  完全多變的濾杯難以掌控且風味過分複雜,入口混亂
	  
	  濾杯尚且如此,那麼你的風味呈現是否應該配合濾杯的平衡機制
	  
	  進行適合的風味設計,才能真正衝煮出豆子的好滋味
前街咖啡已可在Tmall選購,60種來自世界各地咖啡豆,新鮮烘焙  24H發貨。
 Tmall link:https://qianjieshipin.tmall.com
或直接在淘寶搜尋 「前街旗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