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咖啡(organic coffee)真的比一般咖啡好嗎?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文化 > 2024-06-03 07:39:46

 點擊圖片或使用鍵盤← →翻頁

隨着環境污染的加劇和人們度健康的關注,有機食品越來越受到大衆追捧,咖啡也不例外,咖啡市場上越來越多的咖啡豆被掛上“有機”的牌子來銷售,“有機認證”標誌也更多地出現在各種咖啡網站、包裝和咖啡店的菜單上。但是,到底“有機”的含金量有多高?有機咖啡是否真正優於一般“非有機”咖啡?優越性在哪裏?有多優越呢?……種種此類問題似乎消費者並不瞭解,甚至賣家也不甚清楚。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個人對於有機咖啡的一點認知。

首先生產有機咖啡的目的有二:一是保護環境,實現土地的可持續利用與發展。二是生產出更健康更綠色的產品,避免化學農藥殘留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所以一般有機認證產品要求其土壤要連續三年不適用農藥化肥,適用有機肥,採用可持續耕種方式。所以,一般市場上銷售的有機蔬菜和水果價格更高,因爲其更健康更安全。但是,作爲農產品又是飲品的咖啡呢?

首先不同於一般蔬菜水果的生喫或者蒸煮炒等簡單烹飪來食用。我們飲用的咖啡是採用咖啡果實裏的種子,而且高溫將種子烘焙,然後再用90度左右的高溫熱水萃取出來的。所以,從農藥殘留等健康問題上考慮,咖啡的危險性要遠遠低於一般農作物。當然,如果從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上來講,有機咖啡的種植方式是大有益處的。

除了健康安全問題,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味道了。

是否“有機”咖啡味道就優於一般咖啡呢?這個不盡然。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肯尼亞咖啡有名,出了很多高品質specialty coffee,但如果肯尼亞的某位咖啡農想實行有機種植方式那幾乎是不可能的,爲什麼?

因爲肯尼亞全境幾乎都有威脅咖啡樹導致枯死的黴菌,所以要經常使用農藥才能保證生產率,但是如果非要採用有機種植杜絕農藥的話唯一的辦法就是種植能夠抵抗這種黴菌的新樹種。但這裏問題又出來了:成就肯尼亞美名的典型的黑醋栗和藍莓香氣以及明亮華麗的酸度和濃郁的風味就是其獨特的樹種和獨特的水土結合的結果。所以肯尼亞咖啡價格也要明顯高於其鄰國坦桑尼亞。但是如果換了新樹種,顯然無法做出同等卓越的味道。所以到底是重結果還是重方式——這就是消費者自己來決定了。

另外一個特例是並非只有標有“有機認證”標誌的咖啡纔是有機咖啡。在咖啡宗主國埃塞俄比亞和古老的咖啡生產國也門,農民因爲沒錢買農藥化肥而採用最原始的“有機”種植,而外形偏“瘦小”的埃塞豆和堪稱“醜陋”的也門豆卻有自己舉世無雙的卓越味道,咖啡愛好者們幾乎無人不知埃塞的茉莉花香和柑橘檸檬風味以及清爽柔滑的口感,而也門更是以其經典的巧克力甘苦和紅酒香氣馳名世界,但是,但是——這裏要強調的是這兩個國家標有“有機認證”的咖啡幾乎沒有,爲什麼?想獲得有機認證需要繁瑣的申請檢查手續,也需要投入對於農民來說很大的一筆資金,連買農藥化肥買糧食的錢都沒有,又怎會去買有機認證呢?!所以,到底標有“有機認證”的咖啡是否真正優於沒有標誌的咖啡,答案也就不得而知了。

咖啡歸根結底是一種飲料,好的咖啡是用來喝用來品用來愉悅味蕾而不是用來炫耀用來養眼用來標榜身份的——歸根結底,真正能愉悅嘴巴感動心靈的是真味而不是那些五花八門的噱頭不是嗎?當然,“有機認證”倒也不是那麼一無是處,起碼它比我們中文翻譯過來的“精品咖啡”(specialty coffee,本來英語是說明咖啡特殊性的卻因“精品”的誤譯而被衆商家哄搶引用到自己那些“一品”“二品”“三品”甚至連“合格品”都算不上的產品上)要更加具體客觀,而且,從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和人類的長遠利益上來看,“有機種植”也是值得提倡的,如果能生產出既有機又美味而且可以免費給啡農做認證的話,那可就再妙不過了,哈哈!

 點擊圖片或使用鍵盤← →翻頁

2014-09-03 14:20:47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