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斯達黎加 拉斯拉哈斯莊園 黑蜜處理 哥斯達黎加精品咖啡介紹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精品咖啡豆 > 2024-06-03 03:55:53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國家:哥斯達黎加
  
  品名:拉斯拉哈斯莊園 黑蜜處理
  
  產區:中央谷地
  
  等級:SHB
  
  處理方式:黑蜜處理
  
  品種:卡杜拉&卡杜艾
  
  風味敘述: 鳳梨乾、水果酒、黑糖,甜感持久飽滿、Body厚實
  
  哥斯達黎加目前相當盛行的精緻日曬和蜜處理中,
  
  拉斯拉哈斯莊園是最早開始進行系統化研究和處理的莊園之一,
  
  多年來一直是全球買家相當喜愛的咖啡莊園,
  
  拉 斯拉哈斯莊園目前由第三代莊園主法蘭西斯卡
  
  和其妻子奧斯卡(Oscar)共同經營,
  
  莊園位在距離首都不遠的中央山谷產區
  
  距離波阿斯(Poas Volcano)火山相當近,
  
  海拔高度在 公尺之間,每年年產量約55,200公斤。
  
  多年前莊園主法蘭西斯卡一直希望能再提升莊園內咖啡的風味表現,
  
  在當時哥斯達黎加境內絕大多數的咖啡農
  
  一般都是採用傳統的水洗處理法
  
  以供應美國和歐洲市場 的需求,因此莊園主便開始着手研究
  
  並改良莊園內許多器材設備
  
  以便更符合日曬和蜜處理咖啡的需要。
  
  採收階段的時候莊園主使用甜度檢測器
  
  篩選達到 標準的咖啡紅果,
  
  同時建置自有的水洗處理站進行咖啡處理,
  
  最後再放置於非洲棚架上進行後續的曝曬。
  
  在拉斯拉哈斯莊園處 理的咖啡中,
  
  莊園主把蜜處理和日曬的咖啡
  
  藉由風味的表現分成了多種不同品項,
  
  以蜜處理法來說,
  
  哥斯達黎加的農民多半藉由水洗處理站
  
  的去果皮機來控制殘留的果肉量,
  
  但拉斯拉哈斯莊園決定採用另一種方式,
  
  也就是保留100%最高比例的果肉
  
  但控制在非洲棚架上曝曬和翻動的時間
  
  來呈現出不同的咖啡風味表現,
  
  在蜜處 理法上莊園主將咖啡分成黃蜜,紅蜜和黑蜜。
  
  黃蜜處理:
  
  去掉果皮後,
  
  統一於清晨放置於非洲棚架上曝曬並立刻進行行翻動。
  
  紅蜜處理:
  
  去掉果皮後,
  
  統一於清晨放置於非洲棚架上曝曬一直到中午後才進行翻動。
  
  黑蜜處理:
  
  去掉果皮後,
  
  統一於清晨放置於非洲棚架上曝曬一直到下午後才進行翻動。
  
  至於日曬處理法則藉由
  
  塑膠布遮陰的方式處理出許多更細緻的風味表現黑珍珠:
  
  採收下來的咖啡紅果於清晨
  
  放置於非洲棚架上並定時翻動並進行曝曬直到11.5%的含水率,
  
  整個過程約需二個禮拜。
  
  黑靈魂: 採收下來的咖啡紅果於清晨放置於非洲棚架上,
  
  一天定時翻動進行曝曬一天
  
  用塑膠布遮陰靜置直到11.5%的含水率,整個過程約需三個禮拜。
  
  同時在莊園的施肥用料上莊園主嚴格要求
  
  所有過程均需按照有機標準進行栽種和施肥,
  
  全莊園均使用有機自制的堆肥,同時把有機標準擴展到包括土質、
  
  遮蔭樹和水洗處理廠程序。
  
  經過多年的努力目前拉斯拉哈斯莊園
  
  已經通過了日本JAS,美國USDA和NOP有機認證。






 





2018-07-04 14:25:53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