瑰夏咖啡豆烘培度探討_如何烘焙瑰夏村瑰夏咖啡豆_瑰夏村咖啡價格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精品咖啡豆 > 瑰夏咖啡 > 2024-06-29 09:27:34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 這支生豆是瑰夏村咖啡莊園第一期的初次量產品,據引進生豆的高大哥所說,Adam Overton是一位美國記者,他有一位美麗的老婆Rachel是埃塞俄比亞人,這對夫婦在埃塞俄比亞租了一塊地,鄰近咖啡來源的Gori Gesha原始森林20公里附近,高度約在1950——2050M,運用當地原始的遮陰樹林,將來自Gori Gesha原始森林六支不同來源的Gesha繁殖栽種。
     
    Adam Overton在2007年採訪與拍攝有關巴拿馬Gesha的紀錄片,經過採訪過程而對於Gesha的品種以及來源產生高度興趣,他們認爲在原始產地將原始的Gesha栽種,讓Gesha在埃塞俄比亞已經有百年曆史的原始森林裏繁殖,應該會得到Gesha原本該有的面貌,而在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由於法規的鬆綁以及妻子是當地人可以承租土地,他們建立的自己的咖啡農場後,在咖啡樹成長的第三年,樹上已經結滿豐碩果實可以作採收,一般的咖啡樹通常都需要5——6年的時間纔有這樣的情況,可見得他們當初預想的原始品種種植原始產地的想法是正確的。
     
    Gesha Village雖然海拔並不是特別高,但它的硬度相當高,這支豆的產地氣候特殊,有時從清晨到午間可以變化四次氣候型態,水洗後的日曬作業也因此需要調整陰乾與日曬比例,拉長了乾燥處理所需要花費的時間,採用比較緩慢速度完成乾燥作業,而且原生種栽植於原產地,成長與熟成速度遠高於一般咖啡樹種,這些特殊的條件可能造成它的烘焙時有些與衆不同的變化,需要特別的小心處理。
     
    這支生豆的第一次測試烘焙,在風味上有些微悶到,原因是它在進入一爆之後,比其他種類的生豆,爆裂時產生較多的水分,而使得升溫較困難。
     
    有了第一次測試的經驗,第二次的烘豆將烘焙的節奏加快些許,在熱能方面調整多一些,使它在進入一爆之後能夠有較佳的升溫,而得到明亮且層次豐富的風味。
     
    第一次測試烘焙Gesha Village瑰夏村咖啡,在7分58秒開始一爆後,在9分鐘的前後20秒位置可以看到豆溫的升溫速度很緩慢,第二張圖則是在8分半的前後20秒位置,由於第二次的烘焙節奏較快,給予的熱能也較高,從一爆開始到結束下豆的時間縮短18秒。
     
    備註一點,由於我使用的Atti直火烘豆機,裝設的溫度計探針是靈敏度比較高的細針狀探針,溫度的反應靈敏度與即時性較高,可以看到較多細節,風溫有些微的震盪是因爲抽風管內有銀皮經過探針時,會因爲銀皮碰觸探針而影響溫度值,看到的曲線就比較不平滑,而一般看網絡上很多人分享的曲線圖都很平滑,主要差別是一般烘豆機裝設探針的反應速度較緩和。
     
    瑰夏村咖啡豆品牌推薦
     
    前街咖啡烘焙的瑰夏村咖啡豆-瑰夏村日曬瑰夏咖啡在品牌和品質上都有充分的保證。而更爲重要的是,性價比極其高,一包半磅100克,價格只是150元而已。按照每杯單品咖啡15克粉來計算,一包可制6杯咖啡,每杯僅需要25元左右,對於咖啡館出售動輒上百塊一杯的價格來說可謂性價比極高。

前街咖啡:廣州的烘焙店,店面小但豆子品類多樣,能找到各種出名不出名的豆子,同時也提供網店服務。https://shop104210103.taobao.com

 

2018-08-28 16:04:20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