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瓦多咖啡起源故事 薩爾瓦多帕卡馬拉咖啡豆風味特點介紹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精品咖啡豆 > 薩爾瓦多咖啡豆 > 2024-06-29 10:05:04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薩爾瓦多咖啡豆特點以口感溫和均衡爲主,濃郁巧克力堅果風味,喜歡醇厚咖啡口感的朋友不妨試試薩爾瓦多咖啡豆。關注前街公衆號或是經常來廣州門店的朋友們,應該就知道前街分享過幾款薩爾瓦多咖啡豆。其中有一款咖啡豆是薩爾瓦多出產的雜交種——帕卡馬拉咖啡豆,該品種特點是酸質活潑明亮、水果調性十足,有區別於薩爾瓦多典型的咖啡風味。水洗的帕卡馬拉咖啡豆,其果酸調性表現更爲清亮乾淨,這是水洗處理的特點,也能說明爲什麼前街口糧豆系列的咖啡豆多數採用水洗處理法。因水洗處理法是一個產區風味的基本的味道,也是產區風味認識的開始。
 
 
 
薩爾瓦多咖啡故事

在18世紀中期,薩爾瓦多就已經開始種植咖啡。

19世紀化學染料的發明,使薩爾瓦多不得不將過去仰賴的經濟作物槐藍屬植物(用作靛藍色染料)改爲咖啡,這也開啓了薩爾瓦多咖啡產業的發展歷程。

用來種植槐藍的土地是由小部分大莊園家族控制,而咖啡種植所需的是不同的土地,這些家族串通政府,通過法案迫使窮人遷離他們的土地,將這些區域納入新的咖啡種植園範疇。在當時井沒有所謂的賠償措施,窮人僅獲得季節性的工作機會。

到1930年,咖啡佔薩爾瓦多出口的90%以上。即使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和全球經濟衰退時期,薩爾瓦多仍然處於咖啡產量前幾位國家序列中。直到1980年代內戰之後,土地改革扭轉了先前的土地政策,並打破了該國原本的大莊園體系。儘管這片土地已在種植農民中重新分配,但政府仍保持控制,沒有任何一個農民被允許擁有超過245公頃的土地。時至今日,土地改革政策依然發揮作用,其中90%以上的咖啡產量是由土地面積不足20公頃的小農提供的。

然而,在1997年至2001年之間,薩爾瓦多咖啡價格急劇下降,根據ICO數據,那年薩爾瓦多的產量下降了34%以上。
 

除了數十年來的政治因素和價格因素之外,2013年葉鏽病在薩爾瓦多蔓延,薩爾瓦多2014年收穫季的產量下降了近60%。這是因爲當時薩爾瓦多種植的咖啡樹中只有3%是防鏽的樹種,其中大多數是波旁和帕卡斯這類抗病弱的咖啡樹種。

自2014年以來,儘管近年來開展的各種私人和政府協助計劃已將年產量提高了7.5%,但距離過去240萬袋的產量成績還差得遠。

2016年,薩爾瓦多農業部啓動新計劃向小農戶分發2000萬株防鏽植物,以進一步重振薩爾瓦多咖啡行業。

2017年底,薩爾瓦多政府簽署了一項政治協議,提議在未來八年內投資1億美元,對7萬公頃具有防鏽品種的土地進行翻新。但是,該報告指出:“主要問題在於,大多數幼苗沒有經過認證,在植物達到生產年齡之前,沒有任何資金來提供必要的保養”。同時,World Coffee Research在薩爾瓦多建立了中美洲總部,在那裏已經開展了多個研究項目,並在薩爾瓦多聖安娜附近經營着一個佔地7公頃的研究農場。
 

薩爾瓦多咖啡豆產區

薩爾瓦多有九大咖啡產區,分別如下:
 

Apaneca位於薩爾瓦多西部
咖啡風味:帶有極佳香味

Apaneca Llamatepec位於薩爾瓦多西部山區
咖啡風味:咖啡帶有桃子、奶油、巧克力的風味,並有柑橘的微酸及精緻的口感

El Balsamo-Quetzaltepec位於薩爾瓦多西南部山區地帶
咖啡風味:帶有奶油風味,濃度絕佳、口感柔順

Cacahuatique位於San Miguel省及Morazá省間
咖啡風味:帶有精緻的果汁風味及杏仁香味

Chalatenango位於薩爾瓦多北部
咖啡風味:柔和微酸,甜感明顯,堅果巧克,口感綿密

Chichontepec位於薩爾瓦多中央
咖啡風味:帶有巧克力的甜味及柳橙香味

Metapan位於薩爾瓦多北部
咖啡風味:花香風味,擁有巧克力、柑橘與特殊的酸味焦糖的甜味中和,明顯的水果風味

Santa Ana位於薩爾瓦多西部
咖啡風味:芳香味道略帶柔和酸質,平衡感佳,奶油巧克力順滑風味

Tecapa-Chinameca位於San Miguel市、Lempa河及Grande河間地帶
咖啡風味:咖啡口感豐富,帶有巧克力及哈密瓜、蘋果、葡萄等成熟水果的甜味
 

薩爾瓦多咖啡品種

薩爾瓦多主要種植的咖啡品種有鐵皮卡(Typica)、波旁(Bourbon)、帕卡斯(Pacas)和帕卡馬拉(Pacamara)。

鐵皮卡埃塞俄比亞最古老的原生品種。鐵皮卡頂葉爲古銅色,豆體呈橢圓形或瘦尖形,風味優雅,但體質較弱,抗病力差,產果量少。牙買加藍山、蘇門答臘曼特寧、夏威夷科納等優質咖啡豆都屬於鐵皮卡。
 

波旁是早期鐵皮卡移植到也門後的變種,豆形從瘦尖變成圓身。1715年,法國移植也門摩卡的圓身豆到非洲東岸的波旁島(法國大革命後改稱留尼旺島Reunion)後才起名波旁。波旁圓身豆1727年輾轉傳到巴西和中南美洲,1732年英國移植也門摩卡到聖海倫娜島(後來囚禁拿破崙的地方)也是波旁圓身豆。波旁是美洲精品咖啡杯測的常勝軍。

帕卡斯是在薩爾瓦多發現的波本變種。1935年,薩爾瓦多咖啡農帕卡斯篩選高產能的聖雷蒙波旁(San Ramon bourbon)品種移入農莊栽植。1956年,友人發現他農莊裏的波旁結果量高於同種咖啡樹,於是請佛羅里達大學教授前來鑑定,確定波旁發生基因突變,便以農莊評價之名“帕卡斯”爲新品種命名。帕卡斯由於產量高、品質佳,在中美洲頗流行。

帕卡馬拉是1958年由薩爾瓦多的研究人員首次培育,完美繼承了母株(帕卡斯和象豆)的優點,既有帕卡斯種出色的口感,生豆顆粒同時繼承了象豆Maragogipe的大個頭,豆體起碼有象豆的70%-80%大,17目以上達100%,18目以上達90%,豆長平均1.03釐米(一般豆約0.8-0.85釐米),豆寬平均0.71釐米(一般豆約0.6-0.65),厚度達0.37釐米,豆形飽滿圓潤。該品種最大的特色是酸味活潑刁鑽,時而有餅乾香,時而有水果味,厚度及油脂感極佳。帕卡馬拉以產自薩爾瓦多和危地馬拉的品質最佳。
 

 
 
薩爾瓦多 帕卡馬拉咖啡豆
產區:Sonsonate省Izalco(依扎扣)地區
莊園:
Finca Ataisi莊園
等級:SHG
海拔:1800米
品種:帕卡馬拉
處理方式:水洗
風味:堅果、巧克力、奶油、草莓果醬、百香果

 
Finca Ataisi莊園

Finca Ataisi莊園位於薩爾瓦多Sonsonate省Izalco(依扎扣)地區火山產區,由於火山的關係莊園土壤含有非常豐富的有機質。莊園海拔高度平均約爲1800米且地勢陡峭,是當地海拔最高的幾個莊園之一。目前莊園主由Rene Martin先生所經營,Rene Martin先生的理念是儘量維持薩爾瓦多傳統的咖啡栽種方式,除了必要的修枝和灌溉外,園內均維持大範圍的自然農林生態,莊園內超過90%的比例均栽種帕卡馬拉品種。
                  
除了優良的栽種外,Finca Ataisi莊園同時擁有自家的咖啡水洗處理設施,除了可以避免交給外人處理的價格剝削外,還可以更嚴謹地處理精挑細選採收下的咖啡果實。Rene Martin先生對於水洗處理的過程非常嚴謹,除了定時記錄當天的氣溫和溼度外,還需要注意發酵槽內的咖啡生豆處理情形。
 

薩爾瓦多咖啡分級制度

薩爾瓦多咖啡依據海拔高度進行等級劃分,一般海拔越高,咖啡越好:

SHG(Strictly High  Grown)極高地生長:≥1200m

HG(High Grown)高地生長:900-1200m

CS(Central Standard)中央標準:500-900m
 

前街如何衝煮這款薩爾瓦多帕卡馬拉咖啡豆

前街具體的衝煮參數是:V60濾杯,水溫90℃,水粉比1:15,粉量15克,研磨度(中國20號標準篩網通過率80%)

前街採用分段式萃取,悶蒸的水量是咖啡粉的2倍,即30克水悶蒸30秒,小水流繞圈注水至125克後分段,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牀時繼續注水至225克停止,整段萃取時間爲2分鐘。
 

手衝風味

入口非常細膩絲滑,清澈柔美的果酸從舌面滑過,跟所有的帕卡馬拉特性一樣安靜柔和。中段有新鮮野莓的果酸和榛子類的堅果香,尾段焦糖甜明顯,餘韻悠長細膩的滑甜,回甘持久。
 


更多精品咖啡豆請加私人微信前街咖啡,微信號:kaixinguoguo0925

 
 

2018-09-30 21:46:42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