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亞耶加雪菲產區蓋迪歐科契爾班可G1 日曬福法特的風味?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精品咖啡豆 > 2024-06-03 03:13:14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   埃塞俄比亞耶加雪菲產區| 日曬福法特 是個啥?
     
      Ethiopia Washed Yirgacheffe Banko Fufuate G1
     
      埃塞俄比亞 耶加雪菲 蓋迪歐 科契爾 班可 G1
     
      處理廠:貝納啡卡處理廠 Beyene Figa
     
      海拔:1900 – 2100米
     
      品種:當地原生品種(Heirloom)
     
      年雨量:約 1800 - 2000 mm
     
      處理法:日曬,非洲式棚架乾燥
     
      埃塞俄比亞是一個以阿拉比卡咖啡的品質而聞名的國家 ,耶加雪菲的蓋迪歐區(GedeoZone)以其優質咖啡而聞名,這種咖啡由小農戶種植,耶加雪菲地區的山間小村四季霧氣瀰漫,微風徐徐,涼而不熱,雨而不潮。最初的耶加雪菲咖啡樹是由歐洲的修道院士栽種在山上,如今則多半栽在農民自家後院或與農田其它作物混種,每戶產量不多,是典型的田園咖啡。耶加雪菲多采用水洗,以保留清新幹淨的口感,但有少量精品豆刻意以日曬,增強迷人的果香味與醇厚度。
     
      科契爾(Kochere)爲埃塞俄比亞SNNPR的77個Woreda(埃塞俄比亞行政區域),在咖啡的領域裏,科契爾屬於耶加雪菲Yirgacheffe中蓋迪歐Gediyo的一部分,也是Yirgacheffe最重要的產區之一。科契爾尚可分爲幾個微產區,區域內所產的咖啡有時亦會以來源城鎮名。
     
      貝納啡卡處理廠從鄰近區域約600小農收購櫻桃,種植的海拔約分佈在1900-2100米,是相當優秀的種植海拔,小農的種植沿襲埃塞俄比亞的傳統方式,爲全有機栽植。採用非洲式高架棚”的設計,有腳架的織網能避免地面上的水氣和泥土雜質,且空氣對流讓咖風果實更加通風、乾燥均勻。日曬不需要投入太多的工具與設備,且除了去除浮豆的步驟之外,都不需要用到水,成本較低,在水資源不豐富與較不富裕的地區被廣泛使用。
     
      咖啡種植大多屬於田園咖啡模式,即咖啡農民自己在生活區附近栽種咖啡樹,並在收穫季節自行採收,然後送至附近依靠水源而建的處理廠進行統一處理(或者由中間商統一收購)。除了小部分的種植莊園比較有實力,自行獨立種植、採摘、處理咖啡生豆外,很多不同區域、不同種植品種的咖啡豆會被處理廠集中處理,然後送往拍賣行進行官方評價分級。這就是爲什麼很多埃塞的咖啡豆都是以處理廠或者合作社進行命名區分的原因,也是導致同一批次的咖啡豆混雜多重咖啡品種的原因之一,甚至相同處理廠出產的咖啡豆不同批次之間的風味也會有明顯的差別。
     
      高架牀日曬處理法:
     
      1.採收成熟的咖啡果實
     
      2.初步先挑除雜質與劣質豆
     
      3.篩選浮豆:將咖啡果倒入水槽,成熟飽滿的果實會沉入水槽底部,未成熟或有殘缺的果實將會浮上水面。
     
      4. 日曬乾燥:將沉在水槽底部的成熟咖啡果實撈出,鋪在曝曬場中進行日曬乾燥,把水分從70%降到10-12%左右。每日需翻動數次使果實均勻風乾,夜晚則需覆蓋以避免受潮。
     
      5.去除外殼:曝曬約兩週至四周的時間後,咖啡種子的外層已乾硬,這時再使用脫殼機來去除外殼就完成了。
     
      品種:
     
      當地原生種,埃塞的品種實在是太多,它就像阿拉比卡的天然基因庫,一方面品種繁多,鑑定分類難度大,就統稱【Heirloom原生種】。有長型顆粒,也有小顆粒種, 外型較爲渾圓,豆體很小,大多介於14-15目之間。
     
      【生豆、烘焙】
     
      
    拿到這支豆子,生豆顯黃綠色,表面附着銀皮,帶有清新的酒香和草莓香氣,密度較大,含水量10-11%之間,嘗試烘焙兩條曲線進行對比。
     
      1號線:140度下豆,30秒後火力調至130,風門調至2.5,回溫點在1:13秒,轉黃點在4:42秒,在160度風門調至3.5,火力保持不變,170度和180度,火力從100調至70;7:30開始一爆,溫度181.5度,風門全開5,一爆後1:28秒出爐,出爐溫193。屬於快炒烘焙。(以下是1號的烘焙曲線)


     
      2號線:140度下豆,30秒後火力調至100,風門調至2.5,回溫點在1:14秒,轉黃點在4:40秒,在120度火力調至80,風門不變,155度火力調至100,風門調至3.5;在175度火力加大至120,190度火力調至60,風門不變,8:50秒開始一爆,溫度186度,一爆後1:50秒出爐,溫度191度。
     
      觀察烘焙記錄,1號線的整體溫升較快,脫水後每分鐘溫升保持在12度左右,一爆發展時間短,焦糖化反應較少,保留更多的花果香氣;2號線採取穩步溫升,一爆前增加火力。
     
      【杯測對比】
     
      1號線:
     
      在杯測中,幹香表現柑橘酸香,溼香有明顯的焦糖、水果發酵香氣;啜吸時,馬上能感受到莓果、柑橘、橙子的風味,酸甜震,溫度降下來後,蜜桃、蔗糖的甜感出現,紅茶餘韻,果汁口感,總體乾淨平衡。
     
      2號線:
     
      在杯測中,也有柑橘、烏梅的酸味,酸質比1號線弱一些,帶有黑巧克力、可可風味,但是後段有輕微的苦味、煙燻味,口感上稍有欠缺,吞下去後口腔有“乾燥感”;在一爆前加大火力催爆,雖然可以提供足夠的熱量進行焦糖化反應,同時也有表皮的熱量來不及傳到豆芯,造成豆表灼傷,造成苦味,延長了烘焙時間,也會磨掉部分酸味。
     
      【衝煮測試】
     
      1號線的評分高,優先衝煮,看是否和杯測結果相似
     
      task 1:
     
      參數:V60濾杯,90度,BG 5R(中國標準20號篩網通過率64%),粉水比1:15,時間2:03秒
     
      手法:21-127-227g,21g水悶蒸30秒,第一段注水小水流注水至127g,第二段稍微大一點水流繞圈,1:17秒進行第二段注水,注水至227g
     
      風味:酸味明亮,但是口感粗糙,有點澀。可能因爲水溫太高,或者萃取時間有點長,導致澀感釋放較多。
     
      task 2:(調整水溫)
     
      參數:V60濾杯,89度,BG 5R(中國標準20號篩網通過率64%),粉水比1:15,時間2:02秒
     
      手法:21-125-227g,21g水悶蒸30秒,第一段注水小水流注水至125g,第二段稍微大一點水流繞圈,1:17秒進行第二段注水,注水至227g
     
      風味:相對第一次衝煮,果脯、蔗糖的甜感明顯增加,但是後段不持久。
     
      task 3:(調整注水量)
     
      參數:V60濾杯,89度,BG 5R(中國標準20號篩網通過率64%),粉水比1:15,時間1:55秒
     
      手法:21-125-227g,21g水悶蒸30秒,第一段注水小水流注水至125g,第二段比前兩次衝煮,加大水流繞圈,1:17秒進行第二段注水,注水至227g
     
      風味:莓果、柑橘、西柚、檸檬,紅茶餘韻,果汁口感,質感偏薄,可以清晰分辨出味道,第二段快衝可以降低萃取率,輕盈的質感更加容易喝出味道。
     
      雖然杯測表評分,1號線明顯比2號線高分,但是並不代表2號線手衝就不好喝,所以2條曲線我們都衝煮。
     
      task 1:
     
      通過烘焙記錄,2號線的烘焙程度相對比1號線深,可以採用較低水溫嘗試衝煮
     
      參數:V60濾杯,89度,BG 5R(中國標準20號篩網通過率64%),粉水比1:15,時間2:00秒
     
      手法:20-125-228g,20g水悶蒸30秒,第一段注水小水流注水至125g,第二段大水流注水,1:17秒進行第二段注水,注水至228g
     
      風味:高溫時入口,酸味較沉穩,烏梅、西柚皮的澀感明顯一些,後段微微有點苦,有點菸燻味,跟杯測的風味相差不多。
     
      通過2條曲線的對比,1號線的烘焙表達出日曬耶加雪菲【法福特】明亮的水果風味,根據快烘的烘焙方式進行V60濾杯衝煮測試,找出這支豆子比較好的沖泡手法,表現出豆子該有的特色。






     

  

 

 

2018-11-14 21:10:12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