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泡咖啡老生常談

作者:兩瓶水的咖啡博客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2024-06-26 07:27:11

  如果檢索所寫過的關於咖啡的文字,手泡咖啡應該是出現頻率排榜首的一個詞了。手泡咖啡啊手泡咖啡——讓人又愛又恨視如手足卻又無可奈何的手泡啊咖啡!回頭靜下心來想再寫些關於她的文字,卻總覺無從下手,倒是總有幾分“時隔多年”的恍惚感,我在手泡的長河裏飄飄蕩蕩至今沒能靠岸甚至風浪來時往往還會迷失方向,唯一留下的,是那些跌跌撞撞中留下的苦的甘的回憶和回味罷了,可是還是得記下點什麼的,算作筆記也好作業也好,總要整理纔不會忘記,總要整理纔會發現新的問題,雖然不過是些老生常談,言歸正傳——

  手泡咖啡,是用手衝壺,濾器,濾紙,通過過濾方式將咖啡粉中好的味道成分最大限度地萃取出來並且儘可能避免不好味道的萃取,最終隔離出咖啡渣得到一杯味道純淨,香和味豐富濃郁的咖啡。

  人類在發現咖啡並將其作爲一種飲料的一千年裏,幾乎都是延續了一種煮咖啡的方式,所以做出的咖啡總是混合着咖啡渣的混濁極苦的液體。19世紀末,爲了隔離出咖啡渣,人們開始使用一種襪形布袋,將咖啡粉放進布袋去煮,後來還發明瞭一種分爲上下兩部分的過濾裝置,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濾泡咖啡器具是在1908年由德國的家庭主婦梅麗塔本茨夫人發明的。當時她爲了能在家裏給丈夫煮出味道更好的咖啡,從兒子的吸墨紙得到了靈感。她將吸墨紙放進底部挖了孔的容器,放入咖啡粉,用熱水沖泡,這樣出來的咖啡既沒有咖啡渣,而且味道也明顯更加溫和純淨,隨後梅麗塔夫人對自己的發明申請了專利,開始與丈夫創建公司,生產相關濾泡咖啡器具,經過不斷的試驗改良,形成了我們現在常見的梅麗塔濾泡咖啡器具。濾泡方式因爲其操作簡單及味道的優越性,很快便在歐洲家庭中普及開來,如今,梅麗塔這一品牌在歐洲幾乎成了手泡咖啡的代名詞。二戰後,手泡咖啡方式傳到日本,日本人又不斷研究不但改良發明出很多新的器具,而且出現了很多以手泡爲主的專業咖啡館,形成了日本獨特的咖啡文化。目前,手泡咖啡在韓國,我國的臺灣地區也同樣廣泛普及,大陸地區雖然起步較晚但是正在被越來越多人所接受。目前手泡咖啡總體上分爲兩種:一種是絨濾泡,是利用法蘭絨布製成的濾網,可以表現咖啡最濃郁的香氣和豐富的味道,但清洗保管比較不便。另一種是濾紙濾泡,採用一次性濾紙,雖然在味道上比絨濾布稍遜一籌,但是因爲其衛生方便的特點,被廣泛使用,而且經過不斷改良,在味道上漸漸接近絨濾布。

  手泡咖啡之所以普及是因爲不論是在製作過程還是味道上它都具有其它方式所不具備的優點。

  其一,手泡咖啡所需器具簡單,操作方便,適合初學者並且易學易操作。

  其二,手泡咖啡的過濾方式能最大限度地萃取出咖啡中的美味成分,同時避免刺激性苦味及澀味的萃取,而且隔離了咖啡渣,能萃取出味道純淨的咖啡。

  其三,手泡咖啡通過對水溫,研磨度,萃取時間及沖泡方式的調節,能夠發揮出不同咖啡的個性,體現咖啡固有的味道,是製作單品產地咖啡的最佳方式。

  其四,手泡咖啡看似簡單實則包含了很多原理,是個“功夫活”,需要豐厚的理論知識及經驗練習,對於咖啡愛好者還是學習者,都是一種很好的深入瞭解咖啡的方式。

  手泡咖啡所需器具包括手衝壺,濾器,濾壺和濾紙。目前市場上有多個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器具,可謂各有優點,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相關的器具。

  手衝壺。手衝壺一般容量從350ml到1500ml大小不等,較之一般的水壺,手衝壺一般具有更細長的壺嘴,而且壺嘴與壺身的連接處位於壺身的下部位置,這樣的設計是爲了便於保持更細更均勻的水流。手衝壺的材質一般有不鏽鋼,琺琅,銅質等。

  濾器:濾器是盛放咖啡粉,過濾咖啡的裝置。濾器的大小,形狀,濾孔,溝槽的設計都是爲了達到一定的貯水,排氣,排水的功能,即使同一種咖啡,不同的設計所做出的都有味道上的差異。最常見的濾器有三孔卡麗塔,單孔梅麗塔,圓錐形的hario和kono。

  濾器的材質也比較多樣,最常見的爲樹脂,比較耐高溫且結實不易碎,還有玻璃,亞克力玻璃,陶瓷,銅等多種材質,陶瓷和銅雖然有更好的保溫效果,但是使用前要預熱,否則會影響水溫。

  濾紙: 濾紙一般是爲相應型號的濾器配備的,其構造,型號也有多種,在使用時要注意型號的匹配。即使是同樣品牌同樣型號的濾紙其品質也有差別,好的濾紙質地比較緊緻細密,紙的厚度均勻,壓扁處理得平整嚴密,沒有異味,具有良好的滲透性及排氣性。

  手泡咖啡的味道影響因素:

  因其獨特的製作過程,影響手泡咖啡味道的因素要比其它方式還要複雜微妙,一般來說主要因素包括:

  1, 水。包括水的純淨度和溫度,手泡咖啡要用純淨無異味無雜質的水,否則咖啡則容易產生雜味。一般水溫控制在90°左右,根據咖啡豆的產地,烘焙度,新鮮度及研磨度等進行調節。

  2, 咖啡豆。新鮮度是咖啡的生命,再好的咖啡如果過了保管期其香味就會揮發殆盡而且還會有壞油味,一般烘焙後5天左右是咖啡風味最佳日期,萃取咖啡要用烘焙後兩週以內的咖啡豆。不同的烘焙度和研磨度也會造成味道差異,一般淺烘焙粗研磨萃取出的咖啡味道較清淡,酸度較強,苦味較弱,咖啡濃度低,反之咖啡則較醇厚,酸度降低,苦味增強,濃度更高。

  3, 器具。不同的製作器具可以表現咖啡的不同味道特點。一般三孔梅麗塔濾器萃取咖啡較清淡純淨明朗,梅麗塔則相對醇厚,而且能表現更豐富的香氣,kono則是萃取最完全,咖啡香和味表現最完美的方式。

  4, 時間控制。一般根據萃取的咖啡粉量所需時間從1分到3分鐘不等,萃取時間過短容易萃取不足味道偏淡,萃取時間過長則容易萃取過度味道過於強烈而且容易出現澀味。

  5, 製作者。手泡咖啡是個“功夫活”,作爲咖啡師,控制手衝壺的熟練程度,對於咖啡豆的理解,對於時間及溫度的調節等各方面都要掌控,同時還要有靈敏的嗅覺和味覺,通過聞香和品味來調節萃取方式。所以,手泡咖啡製作不僅需要技術,大量的理論和經驗,以及在對於咖啡的理解上所形成的直覺也是必不可少的。製作出一杯好喝的手泡咖啡不難,但若想萃取出手泡咖啡更豐富,更細膩,更具深度的味道,則需要一絲不苟的精神和發自內心的精誠投入。

2014-09-11 14:52:55 責任編輯:兩瓶水的咖啡博客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