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咖啡 茱苦拉的百年記憶

作者:蜜思咖啡網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新聞 > 咖啡資訊 > 2024-06-03 07:44:19

雲南咖啡 茱苦拉的百年記憶

  記者_秦旺 實習記者_曾璐

  在雲南省大理市賓川縣,有一個隱祕的小山村,整個村子被一片綠樹掩映,走近村子,你會發現這些綠樹幾乎全是咖啡樹。穿過層層包圍的咖啡林,才能走進村子,村裏每家每戶的房前屋後,種的都是咖啡樹。

  這個村子叫茱苦拉,咖啡樹第一次在中國土地上出現,就是在這裏。

  法國源頭

  1904年, 法國天主教傳教士田德能,接到教會大理教區的安排,他要帶着另一個法國教士魯鴻儒、一箇中國僕從鄧培根,到大理管轄範圍內的賓川地區,去宣揚主的意志。田德能和魯鴻儒,都是他們取的中國名字。

  他們隨身攜帶的物品中,除了《聖經》、隨身衣物、一些生產工具和藥品外,還有經過越南時選購的咖啡豆和咖啡苗——因爲田德能酷愛喝咖啡。儘管自19世紀早期起,法國人已經在越南和老撾種上了咖啡,但在中國大理的傳教士因爲交通不便,還是時常喝不上新鮮咖啡。

  帶着將上帝福音進入最遙遠地方的信念,或許還有尋找合適咖啡種植地的念頭,三人蜿蜒爬行於賓川的崇山峻嶺間。

  雙腿裹着泥土的田德能三人, 走了一百多公里,行至魚泡江邊的一個小山坳,看到一個依山而建的小山村。整個村子被綠樹掩映,村前是層層深淺不一的綠色梯田,遠望過去還可看見掛在天邊的雲霞。

  神父決定在這個世外桃源留下來傳教。他在村外按着這裏房屋的樣子,建了一座青瓦白牆的教堂。教堂外種下了帶來的咖啡苗,他並不知道,這些咖啡幼苗的祖先,竟然可以追溯到1715年荷蘭咖啡商送給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那株咖啡苗。

  帶着“貴族”血統的咖啡幼苗來到雲南後,仿若找到故鄉的感覺,馬上適應了紅土高原的海拔、土壤、氣溫、降水量,慢慢孕育成一片咖啡林。而田神父的傳教事業也漸入佳境。

  當時,魚泡江地區東昇“順江王”張邑清飛揚跋扈,強佔土地和人口,民憤極大。彝族杞幹文等人請田德能幫助訴訟,作爲報酬,官司打贏後田德能獲得了很多田產,天主教徒也很快發展到數百人。

  在傳教之餘,田德能也在精心培育着這些咖啡樹。除了自己飲用咖啡,還供給大理的天主教堂。然而好景不長,4年後,賓川發生了教案,田神父被迫離開了茱苦拉。

  雲南往事

  到了民國時期,天主教會仍然派出了許神父、顧神父和段神父來到賓川,這些傳教士教會了村民念《聖經》,辦了一所教會小學,還帶來籃球。傳教士雖然不同,但都愛喝咖啡,他們不斷繼續育苗,擴大着咖啡樹的領地。

  但茱苦拉的咖啡僅僅只是供給教士飲用,還有當地的村民,他們隨着神父喜歡上了咖啡, 直到今天,這個偏僻的中國西南農村,家裏給客人喝的,仍然是咖啡,他們會在自己煮飯的大鐵鍋裏焙炒,然後在磨面的石磨上磨細咖啡粉,最後就像煮土耳其咖啡一樣,用紗布包起來在茶壺裏煮。

  茱古拉的彝語名叫做“若客來”,也許它的發音跟法語(CHocolat,巧克力)非常相近,田德能纔會給它取了一個法蘭西味的村名。中國第一株咖啡,就是兩個文化不經意碰面下種下的,在動盪的20世紀,這僅僅是中國被拉扯進世界體系的一個小細節。

  與世隔絕的小村子就這樣與咖啡結緣。而外面的世界,雲南城市裏的咖啡回憶,卻以另一種方式書寫。

  就在田德能種下咖啡後第二年,他的法國同鄉們,在蒙自開設了雲南的第一個咖啡吧。1887年,中法戰爭結束後,清政府與法國簽訂合約,被迫將雲南蒙自開放爲通商口岸。這是雲南最早的通商口岸,很快吸引了外國商人,法國、英國、美國、日本、意大利、德國和希臘的洋行相繼在這裏落地,甚至包括當時出名的美國美孚公司、英美菸草公司和巴黎百貨公司。

  許多舶來品也因此隨着而來,比如“洋老咪”(蒙自稱呼外國人的方言)們最愛喝的咖啡。位於滇越鐵路車站的“滇越鐵路酒吧間”就是這個時候的產物。

  雖名爲酒吧,實際上它還出售咖啡,這種做法正來源於法國,法國咖啡館的特點正是咖啡館和小酒館的混合產物。直到今天,昆明、麗江、大理等地許多老外開的咖啡館依然是白天賣咖啡,晚上就成爲揹包客們聚會喝啤酒的地方。

  這還只是日後蒙自咖啡流行的開端。1938年, 中日戰爭爆發,北大、清華和南開組成了赫赫有名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南遷至昆明,由於校舍緊張,就把文學院與法學院遷於蒙自。當時聞一多 、陳寅恪、陳岱孫、錢穆、吳宓、鄭天挺等著名學者,都住在蒙自南湖邊的哥臚士酒店,這是一棟黃牆白瓦,有着大大百葉窗的法式建築。

  由流落到此的越南僑民開設的“南美咖啡館”是聯大學生最喜歡光顧的咖啡館之一,據說當年有個越南少女在此彈奏獨絃琴,曾引來了不少崇拜者,還有人爲她作詞一首:“故國悲咽語,南疆懶化妝,凝眉淚轉九迴腸,愁對天涯,無語話滄桑。”憂慮的獨絃琴,飄香的咖啡味,才子的題詞,是大後方雲南苦悶寧靜的寫照。

  當時的昆明,還有一家傳奇的越南咖啡館,位於老昆明金碧路金馬碧雞坊一帶的“新越西餐館”(後改名爲“南來盛”)。老闆是位漂亮的單身越南女子,叫做阮民宣,據說是越南的太原望族。 新鮮研磨咖啡正是這裏的招牌,咖啡豆來自於越南,也許還有一些雲南本地的阿拉比卡咖啡,由於味道正宗,愛國華僑陳嘉庚曾是這裏的常客,沈從文在這裏宴請過胡適,周恩來也在這裏喝過咖啡,認爲味道與他青年時期留學法國時相差無幾。

  在自己的咖啡館,阮民宣還結識了同胞——胡志明,未來的越共總書記。1940年,胡志明進入昆明,與范文同、武元甲共同成立了越共“海外部”。當時,胡志明的公開身份,就是“新越”的麪包師。

  混亂的年月裏,一個弱女子敢於導演出這種電影纔有的情節,堪稱傳奇。而她泡製的咖啡和她的故事,也讓老昆明人唏噓不已,直到1980年代,這裏依然顧客爆滿。早晨,昆明人一大早就穿着拖鞋,打着哈欠到這裏喝咖啡,他們不是民國時養成習慣的老人,就是歸國的華僑。

  2009年,隨着城市改造,這家傳奇老店徹底消失在昆明人的視線裏。

  走向世界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茱苦拉的村民還依然在種着咖啡,喝着咖啡。那時,一斤咖啡可以換兩斤鹽,於是村長李福生髮動村民大面積種植咖啡,最多時咖啡樹多達60多畝。

  但除了拿去換鹽,以及供給賓川太和農場外,茱苦拉就不再爲外人所知,甚至今天當雲南開始大面積種植咖啡時,人們依然遺忘了茱苦拉。

  1950年代, 愛國華僑梁金山回到家鄉,希望大力推廣咖啡種植,他還從南亞引進了新的咖啡苗。梁最早是到緬甸做生意,23歲時,他與英國殖民政府當局合資辦銀廠,並受到英國女王褒獎,特召其到倫敦,贈給他左輪手槍一把、獵槍兩支、銀刀一把。

  在抗日戰爭時期,這個傳奇商人還多次出資,捐助國軍戰鬥。正是在他的財力支持下,雲南技術人員培育出了高產的潞江壩小粒咖啡,他還將自己出產的咖啡樣品寄送給他的老朋友何香凝,後者收到後回信:“咖啡味道極好,蒙你的盛情款待,十分感謝。”

  當時,潞江壩曾產出咖啡豆21萬公斤。 在1950年代中期,雲南咖啡種植面積一度達4000公頃。 遺憾的是,1960年代以後,中蘇關係破裂,4000畝咖啡園被人爲擱荒或改種了其他農作物。

  直到“文革”結束,整個雲南只有滇緬公路路邊,或者農家的庭院,還能看到咖啡樹影子。偏僻的茱古拉村因爲地理原因,田神父種下的咖啡樹,有24棵得以保存。

  這些咖啡樹苗一直在靜靜沉睡,等待着喚醒它們的人。 這個任務後來落到包德身上,他是雀巢派來普洱培訓咖農的第一任農藝師。1988年, 雀巢公司爲了降低南美洲咖啡種植基地對咖啡價格的影響,將目光從世界種植咖啡的第一大國巴西,轉移到與咖啡之鄉古巴同一緯度的普洱。

  但普洱農民不像大理賓川,或者德宏的農民,祖輩上有人同咖啡打過交道 。爲了讓農民種咖啡,包德往往要從什麼是咖啡說起。

  而他在寧洱縣梅子梘河和德化小黑江紅星壩種下第一棵咖啡樹,共70畝咖啡試驗田也由於缺乏管理經驗、施肥不當,隨後出現了大量死亡的現象。直到1990年,寧洱縣的咖啡才達到雀巢總部規定的標準。有人說,雀巢的專家是從茱古拉村的老樹苗裏,提取了其波邦和鐵皮卡的優秀基因,才得以成功。

  但是,自古飲茶的普洱農民仍然不喜愛種這種他們不喝的東西,因爲覺得沒有經濟價值。於是,雀巢與當地政府簽訂了一個長達14年的協議,並在這份協議中承諾:雀巢按照美國現貨市場的價格收購咖啡,作爲農民利益的保障,上不封頂,而下設最低收購價格。

  跨國集團的刺激,終於復甦了雲南咖啡種植,至1997年末,雲南咖啡種植面積已達7800公頃,產量佔全國的83%。同一年,北京的雕刻時光咖啡館正式開業,中國城市中產階層逐漸興起,咖啡成爲城市白領新的生活方式。更多跨國集團包括麥斯威爾、星巴克,也來到了雲南。這個時期的中國經濟飛速發展,漸漸融入全球經濟體系,小小云南咖啡豆就是見證者 。

  如今100年過去了,田德能恐怕也想不到,自己的傳教事業因歷史而中斷了,但他帶來的咖啡卻隨着時光留存下來。


中國咖啡交易網:www.gafei.com

2014-05-30 09:32:24 責任編輯:蜜思咖啡網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