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樂主題咖啡雞尾酒吧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2024-06-03 00:59:44

  什麼時候開始,咖啡館主打爵士樂的?咖啡館的起源和發展,並沒有JAZZ的功勞。

  原因是,在法國、意大利這些咖啡館雲集的國家,咖啡館裏反而是毫無背景音樂。尤其是法國的咖啡館,大家都喜歡在沿街的窗戶前擺上一溜桌子,然後人挨人地一排坐下,各顧各地聊天、看街景,音樂什麼的,怕是根本聽不到吧?

  首先得先說明的一點是,先有咖啡館,後有爵士樂。無論是在日本還是在大上海,咖啡館都是隨着洋人的到來,以及社會文化的西方化,纔出現在街面上的。而爵士樂來到東方,則是這些“洋場”發展了30多年以後的事情。

  日本的爵士咖啡館起源於1920-30年代的昭和初年。這一時期是美國爵士樂從白人爵士向Swing轉換的年代,湧現了很多大樂團時期的名家。同時代的上海的百樂門樂隊,也是東方爵士樂的主要代表之一。此時的爵士樂以現場表演爲主,融合了舞曲的作用,屬於娛樂場所用曲。相對起偏安靜的咖啡館來說,那時的爵士樂並不很適合,所以在日本也沒能形成氣候。

  二戰期間,上海被日軍佔領。而由於爵士樂起源於美國,因此遭到了日本在內的所有法西斯政權的禁止,無論是上海還是日本,都難以再尋爵士樂的蹤影。直到戰後的1950年代,日本在美國佔領軍的控制下,爵士樂纔再次開禁。

  50年代的爵士樂,出現了以即興演奏爲主體的Bebop,而且爵士樂的商業專輯發行也開始步入正軌。在日本,一般家庭很難承擔播放機和唱片的費用。而一些咖啡館,因爲購置了優良播放設備和大量唱片,(相對封閉的空間更是使播放設備的效果增強,能夠很好地再現Bebop的演奏環境)使得爵士樂愛好者們紛紛聚到這些場所來。雖然同是爵士樂盛極一時的上海,卻因爲體制的原因,再也沒有了爵士樂。

  這種“爵士咖啡店”與其他的咖啡店有較大不同:

  播放曲目完全取決於店主的欣賞口味

  店內基本不播放無線電廣播

  熟客可以拿唱片來放

  禁止交談,禁止敲桌子

  提供酒類

  到了晚上會變成爵士演奏酒吧

  開業到凌晨

  到了60-70年代,全世界學生運動高漲。而因爲學生聚會場所的原因,爵士咖啡店成爲了學生運動的一大標誌之一。這是題外話。

  70年代以後,隨着流行音樂、搖滾樂逐漸將爵士樂從大衆的視線中逐漸淡化,大部分爵士咖啡店都紛紛轉變經營模式。而遺留下來的爵士咖啡店,幾乎成爲了“歷史遺蹟”,有着固定但少之又少的fans。

  而現在,隨着內地爵士音樂的滲透發展,絕大部分咖啡館的氛圍又剛好和爵士樂慵懶的節奏契合,所以爵士樂也就成爲了大大小小咖啡館的主打音樂。

2015-09-06 17:30:58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