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的種植與栽培

作者:中國咖啡網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咖啡技術 > 2024-06-03 04:05:18

  1、種子繁殖

  (1)採種、洗種及種子貯藏

  在咖啡的盛熟期(中粒種咖啡在海南島的盛熟期爲2~3月,小粒種9~11月),從健壯豐產的母樹上採摘充分成熟的果實做種子。果實採下後,立即進行脫皮洗種,方法是將果實置於硬而粗糙的地面上,用磚頭磨破果皮,也可以用脫皮機脫去果皮,然後放在水中除去果皮,取出種子,加入爐灰攪拌,再放在水中沖洗,把種子表面的膠質洗淨。洗種過程中,注意不要壓破種殼,以免影響發芽。無種殼的種子發芽率僅54%,保存種殼者,發芽率可達80%以上。種子洗淨後,置於通風的地方晾乾,不可曝曬,當種子曝曬至含水量15%時,發芽率顯著降低。晾乾的種子,不宜久藏。中粒種咖啡,貯藏時間超過三個月,就會喪失發芽力。小粒種咖啡,種子收穫期在9~11月,採種後就是低溫的冬季,種子可貯藏到次年2~3月份播種,但應放於通風陰涼乾燥的地方,並經常檢查,防止發黴。

  ① 苗圃地的選擇:宜選擇靠近水源,排水良好,肥沃,土層深厚,疏鬆的壤土或沙壤土作苗圃地。

  ② 整地施基肥:苗圃地土壤要充分犁耙細碎,深耕20~25釐米,撿除石快、草根、雜物、然後起畦,畦面寬1米,畦間小路寬50釐米,平地畦面東西走向5000~10000斤,過磷酸鈣50~100斤,肥料要求充分腐熟,並與土壤混合均勻。

  ③架設蔭棚:咖啡幼苗不耐強光,必須架設蔭棚。蔭棚分爲大、小兩種。大蔭棚高180~200釐米,面積可從數分至數畝。小蔭棚高80~100釐米,每畦蓋一個。大蔭棚管理方便,透光均勻,但取材困難。但也可用遮光網,小蔭棚管理不大方便,幼苗受光不均勻,但是材料容易解決。對這兩種蔭棚,各地可因地制宜進行架設。如用塑料袋育苗,最好使用大蔭棚,可以充分利用土地。

  ④播種催芽:咖啡種子從播種至出土所需的時間較長,如果直播,花工多,出芽不一致,生長不整齊。最好採用催芽移栽法育苗,即把種子集中播於沙牀上,直到幼苗出現真葉前,移栽至苗圃。具體做法如下:整地起畦後,在畦面上鋪1寸左右厚的細沙,做成沙牀,沙牀須蓋蔭棚,保持80~90%的廕庇度,然後在沙牀上均勻撒播種子。播種量約爲1.5平方米播1斤種子,種子間相距1釐米左右,用板稍壓種子,使種子與沙充分接觸,上面再蓋一層沙,厚度以看不見種子爲度,再蓋一層薄草,並充分淋水。以後每天淋水一次,保持溼潤,40~60天后,幼苗可出土。當有少數幼苗出土時,必須把覆蓋物揭除,以便幼苗出土生長。-------

  ⑤移苗:移苗標準:種子出土後,子葉已平展至真葉尚未長出前移苗最好,因爲此時幼苗已開始工第1~2輪側根,移苗後恢復生長較快,移苗前,沙牀先淋透水。起苗時,儘量保護根系,苗應隨起隨裁。並注意保持幼苗根系溼潤。株行距按品種及苗齡而定。小粒種咖啡的株行距可用20×20釐米,中粒種咖啡,,當年用苗的株行距可用20×20釐米,隔年用苗的株行距可用25×25釐米或25×30釐米。移栽時主根不能彎曲,過長的主根可適當截短,回土時要分層壓緊,使根系與土壤充分接觸,移栽後應淋足定根水。

  如用塑料袋育苗,每2~3株排成一行,行間留25~30釐米寬的小路,方便淋水和使幼苗有足夠的空間生長,不致徒長。育苗袋規格:14×22或15×24釐米,當年用苗袋可小些,次年用苗袋可大些。育苗袋的營養土可根據移苗牀土壤施肥的標準,配合一定量的有機肥和過磷酸鈣。

  移苗時應注意事項:

  按不同大小的苗分級分別種植。

  移苗深度要與原來催芽牀深度相同,不能過深,以免影響幼苗生長。

  不要彎曲主根。

  移苗後淋足定根水。

  ⑥苗圃管理:淋水施肥:水肥充足是保證苗木迅速生長的關鍵。移苗後,每天淋水一次,保持土壤溼潤。當抽出真葉後,可根據土壤水分狀況,減少淋水次數。同時進行第一次施肥,以後每隔10~15天施肥一次,肥料可用豬欄肥和綠肥漚製成的充分腐熟的水肥。幼苗時期,肥料濃度不能太高,隨苗木的長大,可逐漸增大濃度。施用化肥時,可溶於水後施用,但要掌握適當的濃度,化肥也不能接觸葉片,如果幹施化肥,要特別注意。苗木定植前一個月,應停止淋水施肥,同時拆除廕庇,以鍛鍊苗木。

  除草鬆土:由於經常淋水施肥,土壤易於板結,雜草也多,必須經常注意除草鬆土。

  覆蓋:有條件的地方,最好用死覆蓋。既能保持土壤溼潤,防止板結,減少鬆土除草工作,覆蓋物腐爛後,又是良好的有機質肥料。

  調節廕庇度:幼苗的需光量,隨幼苗的生長而增加。抽出3對真葉前,廕庇度應控制在70~80%,3~6對真葉時,廕庇度可減至50~60%,到第一對分枝長出或定植前,廕庇度可減至20~30%,使苗木在定植前得到鍛鍊。

  2、無性繁殖

  中粒種咖啡是異花授粉作物,實生後代變異大,在同一園內,不同單株產量變異十分顯著。因此,用無性繁殖的方法培育優良母樹的種苗,使後代產量增加,保持結果量,咖啡果實和咖啡豆品質的均勻性,使優良品種不致退化。世界上大部分咖啡生產國均已採用無性繁殖方法,主要應用在中粒種。

  無性繁殖可分爲扦插和芽接兩種。

  (1) 扦插繁殖

  ①增殖苗圃的建立咖啡無性繁殖需要大量的直生枝和芽片作爲提供扦插和芽接用的材料,爲了加快繁殖速度,都建立增殖苗圃。增殖苗輔種植密度爲1.5米×1米,按不同的無性系分行種植。

  ②扦插材料的準備 扦插材料用直生枝,不能用一分枝,因爲一分枝扦插後長成的新植只能匍匐生長,不能長成直生的咖啡樹。

  插條要用綠色未木栓化、葉片已充分老熱的、健壯的直生頂芽對下第2~3段,不宜用半木栓化和已木栓化的直生枝。插條的葉片留四摜寬(約6~8釐米),每段插條4~6釐米長,將插條從中剖爲二條,各帶一個葉片,切口斜切削光滑。

  ③插牀的準備插牀一般用沙牀,厚度40~50釐米,下部用粗砂,上部用中等細沙,插牀要有80~90%的廕庇度。用時先將沙洗淨,也可以混入1/2的椰糠。採用噴霧設備,插條髮根率高,但設備購置費用高。

  ④扦插方法插條斜插或直插均可,扦插深度以埋到葉節處爲度。10~15釐米一行,以葉片互相不遮蔽爲標準。插後充分淋水,使插條與沙緊密接觸。扦插後,要在插牀上覆蓋塑料薄膜,以減少水分蒸發,提高插條生根率。覆蓋塑料薄膜時要用鐵絲或竹片彎成拱形,插在沙牀邊緣,再將塑料薄膜覆蓋於上,然後壓緊,保持牀內溼度。如用噴霧設備,則不用覆蓋塑料薄膜。

  ⑤扦插後的管理主要是淋水和防病,要求保持插牀內有較高的空氣溼度和較低的溫度。淋水不能過多,以免插條腐爛或發生病害。爲了防止病害發生,扦插後可即噴1:1000的多菌靈,以後如有病害發生,再噴1~2次。

  ⑥生根插條的移植插條扦插後約60天新根長至3~4釐米,此時移苗雖比較方便,但是最好是在插條根系長出第二輪側根時移植(插後約90天),成活率高。移苗時應細心操作,因爲根系很脆嫩易斷。

  未髮根的插條繼續插在沙牀內,待發根後再次移苗,移苗後或裝袋的扦插苗的管理與種子苗相同,在苗圃中培育至5~7對葉片時,便會長出第一對分枝,此時可出圃定植。

  (2)嫁接 嫁接方法可用芽接和劈接兩種。

  ①芽接法用一年生的幼苗,將莖基部的泥土擦淨,然後開一長2.5~3.5釐米的芽接位,從優良母樹或增殖苗圃中選取發育飽滿的節,削取帶有少量木質部的芽片,放入芽接位,用捆綁帶紮緊,20天后將芽點打開,30~40開芽接口已癒合,全部解綁,5天后成活的苗水即可剪去砧木,不成活的重新芽接。

  ②劈接法用一年生的幼苗作砧木,劈接時,砧木離地10~15釐米處剪斷,在剪口中間垂直切下3~5釐米長的切口,選用與砧木大小相一致的直生枝,於節下3~4釐米處削斷,將接穗基部削成楔形,插入砧木切口處,注意對正形成層,用捆綁帶紮緊,爲了提高成活率,可用捆梆帶將接穗包好,20在後露芽點,30~40天全部解梆。

  ③嫁接苗的管理嫁接成活後需在苗圃地培育至符合定植標準的苗木,方可出圃定植。嫁接苗管理除與種子苗相同外,在管理中必須注意新芽的保護,並及時除去砧木抽出的芽。

  嫁接前苗木要充分淋水,嫁接後淋水要小心,不要淋到接口。

2014-06-16 16:21:58 責任編輯:中國咖啡網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