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 咖啡店文化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文化 > 2024-06-03 06:53:45

  咖啡在我國的發展

  據史料記載,1884年咖啡在臺灣首次種植成功,從而揭開了咖啡在中國發展的序幕。我國內地最早的咖啡種植則始於雲南,是在20世紀初,一個法國傳教士將第一批咖啡苗帶到雲南的賓川縣。在以後的近百年裏,咖啡種植在幅員遼闊的中國也只是“星星點點”。

  然而,近年來中國咖啡種植和消費的發展愈來愈爲世界所矚目。人們越來越愛喝咖啡,隨着咖啡這一有着悠久歷史飲品的廣爲人知,咖啡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所接受。

  隨之而來的“咖啡文化”充滿生活的每個時刻。麥斯威爾、雀巢、哥倫比亞等國際咖啡公司紛紛在中國設立分公司或工廠,爲中國市場提供品種更多、價格更優的產品。

  作爲西方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咖啡已正式進入中國人的家庭和生活;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咖啡館伴隨着咖啡文化的成長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成爲青年人新的消費時尚,裝點着都市風情。

  無論在家裏、還是在辦公室、或是各種社交場合,人們都在品着咖啡:它逐漸與時尚、現代生活聯繫在一起。遍佈各地的咖啡屋成爲人們交談、聽音樂、休息的好地方,咖啡逐漸發展爲一種文化。

  無論是新鮮研磨的咖啡豆,還是剛剛衝好的熱咖啡,都散發出馥郁的香氣,令人沉醉。品味這一沉醉的方式很多:意大利特濃咖啡(艾斯布瑞索)、卡布其頓咖啡、拉泰、風味咖啡;它們爲北京、上海以及中國其他大城市經常光顧咖啡屋的人們提供了各種選擇。

  也有人也逐漸喜歡自己做咖啡了。用焙炒過的咖啡豆和滲濾壺、濾紙做一杯新鮮的咖啡,也別有一番滋味。像成龍就在北京開了自己的咖啡館,宣揚要做出中國人自己的咖啡。

  有數據表明,中國的咖啡消費消費量正逐年上升,而有望成爲世界重要的咖啡消費國。而今,出產的中國自己土地上的雲南咖啡,以其高貴的品質,低廉的價格,將推動這一潮流,引導這一時尚。

  成立中國人自己的咖啡品牌,從而擁有中國自己獨特的咖啡文化,這些是指日可待的

  咖啡的傳播和發展

  歐洲歷史學家爭論說,早在800年的時候,在阿拉伯半島南部的也門就已經有了用於貿易的人工種植的咖啡樹,並且也有史實證明,在那個時代,也門和埃塞俄比亞之間也的確有越過紅海的往來貿易。

  據此人們猜測,如果咖啡的用途是由埃塞俄比亞人發現的話,那麼咖啡就是在這個時期傳入阿拉伯半島,並在也門廣泛種植的。

  即使如此,在阿拉伯半島上仍然流傳着這樣的神話:“曾經有一羣大鳥,口銜成熟的咖啡果實飛越紅海,並把它們掉落在也門,這樣,咖啡纔開始在也門生長起來。”

  神話無從考證,而且至今沒有史實可以證明咖啡到達阿拉伯半島的確切時間和緣由,可是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埃塞俄比亞確實於525年入侵阿拉伯半島的南端,並統治也門達半個世紀之久。

  因此,人們傾向於相信咖啡是在這段時間內傳入阿拉伯半島的。在這以後的非常漫長的幾個世紀中,咖啡在阿拉伯半島一直作爲伊斯蘭教徒提神醒腦、補充精力或是醫治疾病的具有特殊療效的藥飲,同時,人們製作咖啡的方法也日趨完善。

  到了15世紀前後,咖啡才作爲一種大衆飲料在普通人當中廣爲傳播。而16世紀末的時候,在許多歐洲旅行者中口頭流傳着阿拉伯人飲用“由黑色種子煮成的黑色糖蜜”的故事。這可以證實,當時的阿拉伯人已經知道如何烘焙並烹煮咖啡了。

  咖啡在阿拉伯半島南部成爲大衆喜歡的飲料後,被到聖地麥加朝聖的伊斯蘭教徒們帶回家鄉,開始在阿拉伯國家迅速傳播,並陸續登陸土耳其和波斯,廣受歡迎。

  咖啡被大衆的廣泛接受必然會導致咖啡館的誕生,傳說最早的咖啡館是基於宗教原因產生的,但是,很快就演變成人們繪畫和聊天的場所,這一傳統保持至今。

  至於世界上第一個咖啡館到底誕生在何處,主要有兩種爭論:一是說15世紀誕生在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即今天的伊斯坦布爾),傳說橋牌即是產生於此處的咖啡館中;一是說16世紀早期誕生在伊斯蘭教的聖地。

  但是,無論它誕生在哪裏,它的意義早已超出了給人們提供一個喝咖啡和聊天的場所這樣簡單。

  正如歷史學家烏克斯在他最權威的著作《咖啡天下事》中寫的那樣:“每當咖啡引進,就會助長革命。咖啡是人間最極端的飲料,咖啡因會刺激思考,老百姓一旦深思就想造反,危及暴君地位。”

  他的這句名言第一次被印證就是在聖城麥加。人們聚集在麥加的咖啡館裏公開議論時政,諷刺當權者,一些諷刺傳到了當時麥加年輕的總督貝格耳朵裏,他盛怒之下下令於1511年關閉麥加所有的咖啡館。

  麥加的統治者並非是惟一痛恨咖啡的人,土耳其境內的咖啡館也被下令關閉,同時,咖啡也被列爲非法飲料,原因是爲了防止民衆借喝咖啡之際發表反動言論。

  而違反法規偷喝咖啡的人一經發現就要遭棍打,再犯者會被縫進皮革縫製的袋子裏,扔進博斯普魯斯海峽(即今天的伊斯坦布爾海峽)。

  咖啡在美洲的傳播與發展

  咖啡在北美洲咖啡第一次被飲用是在1688年,不久以後,在紐約、費城、波士頓和其他城鎮都出現了咖啡館。

  1773年的波士頓騷動是在一個叫做綠龍的咖啡館裏策劃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紐約銀行都是在咖啡館裏創辦的,也就是在現在衆所周知的金融區——華爾街。

  咖啡在美國第一次被種植是在18世紀20年代,這個過程也許是咖啡史上最迷人和浪漫的故事。

  加布裏埃爾是一位在馬提裏克島服役的法國海軍,在他1720 年去巴黎一次出差的途中,憑別人的幫助和豐富的個人魅力,他獲得了一棵咖啡樹,並將其一起帶在了回來的船上。爲了保持它的溫度和防止鹽水侵襲,他把樹放置在甲板上的一個玻璃箱裏。

  那次航行充滿了事故,或許至少在加里布埃爾的航行日記是如此敘述的。船隻遭到了突尼斯海盜的襲擊,並且遇到了強烈的暴風雨,以致於樹需要被綁倒。我們的英雄與一個由於妒忌而蓄意傷害樹的敵人發生了激烈的搏鬥,在搏鬥中一根樹枝被扯掉了,但整棵樹存活了下來。

  海上最終平靜了下來,船也停了下來,飲用水也開始定期發放。加里布埃爾用優先權得來的珍貴的水都用在了那棵咖啡樹上,最後船到達了馬提尼克島,這棵樹被重新種植在普里貝爾島,被荊棘樹籬圍繞着,並由奴隸看守。

  它開始生長,繁殖,到1726 年,第一次收穫到來了。歷史記載到1777 年時,有在馬提尼克島上有1800 萬至1900 萬棵咖啡樹,而且一種可以在新世界種植的經濟作物也適時地出現了。

  但真正讓咖啡作物在美洲中部和南部普及的卻是荷蘭人,如今在這些區域咖啡是最主要的大陸型經濟作物。

  咖啡第一次到達荷蘭殖民地蘇里南是在1718 年,隨後便有了在法國屬的圭亞那和巴西的帕拉地區的很多地方的第一次種植。

  在1730 年,英國人將咖啡引進到了牙買加,如今這裏的藍山生產着世界上最著名和昂貴的咖啡。

  在1825 年之前,南美和中美洲已經走上了他們的咖啡之路。這個時間還有一個重要意義是,在這個時候咖啡第一次在夏威夷被種植,這裏生產唯一的美國咖啡,也是最優質的咖啡之一。

  咖啡在歐洲的傳播與發展

  十五世紀末至十六世紀初,咖啡已是中東地區大衆化飲料,但也被視爲一種藥物,歐洲各國駐土耳其帝國大使及商賈,也認爲咖啡是健康飲料,具有特殊療效,諸多正面評價有助咖啡輸入歐洲。

  德國名醫兼植物學家洛沃夫早在一五八二年就寫了一本有關咖啡的書,然而,最先進口咖啡豆的卻是威尼斯人,時間是一六一五年。

  1645年的威尼斯,誕生了歐洲第一家公開的街頭咖啡館。巴黎和維也納也緊隨其後,輕鬆浪漫的法蘭西情調和維也納式的文人氣質各居一格,成爲以後歐洲咖啡館兩大潮流的先導。

  在西班牙、葡萄牙建立強大艦隊之前,歐洲和中東的貿易全靠威尼斯人牽線,因此歐洲第一顆咖啡豆是由威尼斯人帶進,史學家並不感意外。

  當時的咖啡很昂貴,用來喝太奢侈,起初主要賣給歐洲藥劑師,十七世紀末逐漸普及,沿街叫賣檸檬或藥草的販夫也開始賣起咖啡,進而成爲意大利最平民化的飲料。

  儘管咖啡飲料很快被老義接納,但是基督教保守人士卻有意見,他們認爲咖啡是“撒旦飲料”並要求教宗禁止基督徒喝咖啡,因爲默罕默德不準回教徒喝基督徒的葡萄酒,回教以咖啡取代美酒,如果基督徒也跟着喝咖啡,豈不是成了回教徒。

  據說當時的羅馬教“皇克里蒙八世”試喝一口咖啡說“哇塞,撒旦的飲料真美味,如果讓非基督徒獨享,豈不可悲,咱們不妨賜咖啡一個聖名,捉弄撒旦一番。讓咖啡成爲基督的飲料。”

  十七世紀末,威尼斯的聖馬可廣場出現許多咖啡館,頓時成爲市井小民或王親貴族的聚會場所,目前仍在廣場營業的知名咖啡館The Caffe’ Florian創設於1720年,當時尚無郵政業務,客人總喜歡把信件或物品託交給Caffe’Florian,由店主代轉,這家咖啡館也成了威尼斯重要的信息中心。

  咖啡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

  咖啡傳入我國的歷史並不長,直到1884年咖啡纔在我國的臺灣省首次種植成功。

  在祖國的大陸地區,最早的咖啡種植則開始於雲南。二十世紀初葉,法國傳教士將第一批咖啡樹苗帶到雲南的賓川縣,從此開始了大陸地區的咖啡種植。

  中國人喝茶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作爲世界上茶的原產地,人民大衆在消費習慣和觀念上對咖啡這種外來的飲料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種忽視或者輕視,在咖啡傳入中國後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咖啡的種植沒有受到人們的足夠重視,發展及其緩慢。

  從自然條件上來說,我國的許多地區和拉美、南美以及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地很接近,有着咖啡種植的先天條件,但傳統的文化和生活習俗制約了咖啡在中國的發展。

  直到近年來,隨着咖啡更多地進入了尋常中國百姓的生活,隨着外來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衝擊,咖啡的種植纔在中國逐步發展起來。

  現在,在我國雲南、海南、廣西、廣東等省份都有了面積可觀的咖啡種植基地,一些世界上著名的咖啡公司如麥斯威爾、雀巢、哥倫比亞等紛紛在中國設立分公司,它們不僅把咖啡產品銷售到中國,還從中國的咖啡種植基地採購咖啡豆,既促進了我國的咖啡銷售,又帶動咖啡種植業的發展。

2015-11-04 13:56:36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