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存在什麼問題,如何解決?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館經營 > 星巴克 > 2024-06-03 10:28:19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陸曉遜

  鏈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284575/answer/16771013

  來源:知乎

  作爲一個從業人員,我要說的是。

  1. 一樓南老師的說法很片面,M咖啡在中國對於星巴克的衝擊是比較小的,相對在國外而言,衝擊力度更大些。美國的情況我不知道,但在法國旅遊時我看到的星巴克是屬於中高端連鎖咖啡品牌的,當然那裏的咖啡品質也比中國好,畢竟平均水平在那裏。

  2.星巴克的咖啡質量應該說是一般,但是在中國,很遺憾地說這基本上不是一個大問題。星巴克這幾年把自己的咖啡機從最貴的la mazzcao(媽的又拼錯)換成最貴的全自動機,爲的就是能夠在Brista這一方面控制好質量,我覺得它看得比較遠,做咖啡業,不能只看這一兩年,要有五年到十年的一個長遠規劃和不斷調整。

  3.從企業文化,業態,概念上來說,星巴克比Costa, Coffee Bean, Pacific強很多,自我更新也良好得多,我很不看好後面三者的長遠發展。另外星巴克的店員叫咖啡名字是用意大利文的,各位嫌它裝逼的人,你們嫌裝逼的方向錯了以及你們的英文真的不行。

  4. 星巴克的問題,一是受美國文化影響太深,畢竟是美國發家的,我說過,星巴克到今天還堅持推出每日咖啡這一項大概只有我會點的咖啡,其實這是不划算的,這還需要配置一個佔地不小的商用美式咖啡機。包括像Tall/Grande/Venti,最大杯的Venti容量是20 OZ,這實在太TMD美國了(因爲聽說美國的星巴克還有Trenta 這個30 oz 容量的咖啡提供.......絕對絕對不是一般人喝得完的)。二是拿的店面太多,很多地方生意並不好,但是它仍然一直在擴張。三是隻提供咖啡和基礎點心的店,畢竟將會受到像CAFE這樣的業態的衝擊。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匿名用戶

  鏈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284575/answer/16695168

  來源:知乎

  作爲一個在星巴克工作過兩年的員工回答這問題(我表明工作身份只想說明自己在該問題上還算是有點認知度的並無其他)

  先說說贊同度最高的同志的答案。我覺得這回答就是個笑話,笑話一,說星巴克的最大競爭對手是麥當勞?!麥咖啡?不管從口味還是價格還是環境有可比性?笑話二,說星巴克在咖啡飲料行業是中低檔產品。可能是我太窮了,在星巴克呆了兩年在用完自己的卷後,再去購買一杯裏面算便宜的拿鐵還可以打火伴折扣我還是覺得有點承受不了。還有說不如costa coffe bean什麼的,我只想說,可能我們這的人都不懂咖啡,在星巴克價格高於他們質量低於他們的情況下大家還是願意來星巴克排長隊而不願去costa(我說的是相對情況)另外說質量吧,在那邊工作兩年的經歷來說,他的衛生安全標準是無可挑剔的,這個在星巴克打過洋的人才懂,也許只有在那工作的人才能體會。他們有嚴格的飲品製作標準,物料儲存使用標準,還不定期的有三方來檢查。(當然至於物料本身我們是無法評價的,因爲我們只是使用物料沒參與制作)(有點咆哮了。回答問題)

  在我看來星巴克有這些問題。

  首先開店成本太高,這成本包括門店的裝修(一家門店的裝修成本是三百多萬(包括裏面的一切軟硬件成本)),更大一份的是門店租金費用,細心的人容易發現星巴克基本上都是選擇在當地最繁華的地段開設門店,門店租金之貴可想而知。

  另一個是他自身的營銷策略問題,星巴克一直致力於塑造一個舒適自如的"第三空間"就是鑑於家庭和工作場所的一個空間。所以星巴克花這麼多錢裝修,也因爲如此顧客的流轉度很低,很多顧客一呆就是一下午,這樣在高峯時段很多顧客就會沒位置,同時噪聲等情況就會加重。也爲了這個理想,又怕那些排隊熱鬧的場景影響顧客在星巴克的星體驗,所以星巴克會選擇在很多"偏僻"的地方開些門店,但這些門店完全不是用來做生意的,而是提高顧客體驗的(那些開在鬧事區的纔是做生意的地方,這與我剛說的並不矛盾),但這些店的開店成本並半分沒減有時爲了特色還有所增。

  再就是他的管理制度侷限性的體現。星巴克的管理模式一直被許多公司模仿。他的人性化管理,可以讓員工不考慮自己的收益的情況下,無私的爲公司賣力甚至加班而且全心全意無怨無悔。然而也由於這種過於人性化的管理讓員工在工作時沒有緊迫感和危機感,所以你可以隨時見到星巴克的員工在工作時在不影響工作的情況下打打鬧鬧,,,,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顧客的體驗。另外由於餐飲行業的侷限性(升職空間較小)而自身在選拔員工時要求又過高,所以員工流失量很大。而新員工上崗的培訓成本也是不菲的。

  還有就是文化的不適應。說實話在中國董咖啡的人不多,第一次到星巴克,面對菜單版上寫着,拿鐵,焦糖瑪琪朵,摩卡,卡布奇洛。沒喝過的確實是雲裏霧裏,所以當顧客在點拿鐵的時候我們一般都會告訴顧客拿鐵是不含糖的。當顧客點美式時,我們會告訴他美式是黑咖啡不含糖和奶會很苦。有些顧客看菜單板有個新鮮調製咖啡,感覺應該是很好的,因爲有新鮮兩字而且價格又是最便宜的了,所以常會點。我們會盡力跟他說明是黑咖啡。我們自己也明白對於很多人來說黑咖啡是接受不了的(起碼我第一次喝黑咖啡,我是有點接受不了)這些囉嗦的服務,也讓顧客體驗降低了許多。但比起因爲顧客自己錯點了自己不喜歡的飲品帶來的不快來說,很多員工更願意把飲品介紹的更詳細些。而對於,中大超大的杯型分類,我只能說員工也很無語。因爲有的顧客知道有的不知道,你不知道顧客到底知不知道阿。那個杯型是根據意大利語翻譯過來的,tall grande venti。(有點囉嗦,我並不是爲星巴克說什麼話,只是想大家能理智的看待些東西和事情,把我知道的寫在這,不贊同的勿噴,歡迎補充)

  補充(第一次在此發話沒想到有這麼多人關注,也體會到了嚴謹的重要性)確實,星巴克的杯型是意大利語、包括許多飲品名字都是根據意大利語發音翻譯過來的比如卡布奇諾,拿鐵等。(有單詞的拼寫錯誤是本人原因,和公司無關,呵呵)還有我並無權定義星巴克到底是何種檔次的品牌,只是想說在同等價位的情況下,他的品質還是可以說是和價格對等的。畢竟他走的也是快餐的路線。還是希望大家迴歸到題目本身來,"星巴克的問題,和解決辦法"手機碼字,可能有許多錯別字勿怪。我的答案更多的是指星巴克內部的問題,南老師的說的是外部的,但我還是想說,做爲一個經營着你不可能讓麥當勞不賣咖啡了,你只能通過完善自己來穩固地位,另外麥咖啡和星巴克確實定位也不一樣。就算不一樣會搶份額也是一定的。你覺得華萊士搶了KFC的份額沒?如果那個公司霸氣把肉夾饃搞成主打併建立大規模的連鎖店,我覺得也會影響漢堡包的市場,你覺得呢?、


來源: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284575

2015-11-04 18:09:25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