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爲密處理咖啡豆處理方法?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咖啡技術 > 2024-06-03 07:04:35

  幾年前,一場昂貴的印尼貓屎咖啡風潮,讓國內消費者初識了精品咖啡的多樣化的生產技術概念,繼而巴西的雀屎咖啡、泰國的象屎咖啡的出現有點像一場古怪的咖啡動物園大戰。要說到精品咖啡生產工藝中的新星,不得不提到“蜜處理”。 在被譽爲咖啡世界盃的WSC大賽上,來自我國臺灣地區在中美洲尼加拉瓜打造的安晶咖啡莊園,用“蜜處理豆”奪得2010年亞軍,成爲華人咖啡界的驕傲。

  所謂蜜處理(西班牙文爲Miel Process),據說意指帶着黏膜進行日曬乾燥的生豆製成過程。在咖啡豆去掉外層的果肉之後,會有層黏稠狀的膠狀物。傳統的水洗處理法即用清水把之洗去,但因爲有些高海拔產地的水資源限制,所以出現了這種直接曬乾的方式。

  蜜處理過程容易受到污染和黴害,需要全程嚴密看管,不斷翻動,加速乾燥,以避免產生不良的發酵味。它的好處在於能最好地保存咖啡熟果的原始甜美風味,令咖啡呈現淡雅的黑糖風味及核果香甜,而漿果風味亦支撐出紅酒基調的香氣,被認爲是非常優雅的出品。蜜處理法的咖啡豆受到熱捧,很大程度源於它又甜又厚的特徵非常適合咖啡館的Espresso製作,近年稱之爲“Miel Process”的咖啡豆越來越多,也成爲國際咖啡參賽者偏愛的素材。

  這股蜜處理豆新潮,也讓咖啡客們的舌尖高峯地標有了新認識。自言偏愛埃塞俄比亞的耶加雪菲(Yirgacheffe)的我國臺灣美食家葉怡蘭也曾在《極致之味》中提到,“咖啡豆是哥斯達黎加的拉米尼塔,還是牙買加的藍山?”拉米尼塔的蜜處理豆亦極負盛名。

  蜜處理作爲一種先進的咖啡加工方法,在雲南亦不乏實踐者。但不是什麼地方都適合製作蜜處理豆,咖啡產地大多潮溼多雨,這種工藝在潮溼環境下極易使咖啡豆發酵發黴,產生黴味。安晶咖啡莊園的亞軍豆除了蜜處理法,還使用了微生物天然營養素栽培,這種不厭其煩又不怕燒金的方法使臺灣高山咖啡豆打響了。

2015-11-18 19:50:55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