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式咖啡操作技術:Espersso製作咖啡豆的研磨技術操作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咖啡技術 > 2024-06-03 05:52:55

Espresso的製作:研磨(2)

  咖啡豆研磨的粗細要視烹煮的方式而定。一般而言,烹煮的時間愈長,研磨的粉末愈粗。以實際烹煮的方式來說,美式濾滴咖啡製作時間長,因此咖啡粉顆粒最粗,“虹吸”方式烹煮咖啡約需一分多鐘,咖啡粉顆粒中等粗細;Espresso所需的時間最短,因此需要研磨的顆粒也最細。“研磨技術派”相信:研磨粗細適當的咖啡粉末,對於完美的咖啡至關重要。咖啡粉中水溶性物質的萃取有理論上的理想時間:如果粉末很細、衝煮過久,會造成過度萃取,咖啡可能非常濃苦而失去芳香;反之,若是粉末過粗使得衝煮太快,導致萃取不足,咖啡就會淡而無味。顆粒大小可討論,研磨所用刀片的形狀也有平板狀和錐狀兩種可以選擇,關於研磨的一個技術要點是公認的:必須衝煮之前才研磨。咖啡豆磨成粉狀以後,因表面積增加,容易吸收溼氣並被氧化,導致風味受損。部分“研磨技術派”提供的極限放置時間是:30分鐘。

  磨好了咖啡粉,似乎終於可以依照安德烈-意利(AndreIlly)在《Espresso咖啡:一種有關化學的品質》(Espresso Coffee:The Chemistry of Quality)一書中提出的技術標準,做一杯充滿技術含量的Espresso了。的確,安德烈-意利屬於那個著名的Illy咖啡家族。這個家族曾在1933年發明了第一臺以壓縮空氣取代蒸汽的自動Espresso咖啡機,成爲現代自動Espresso咖啡機的雛形,該家族的技術創新在咖啡行業的八大歷史性突破中也佔據三項。所以,無論你從哪個技術派別衡量,來自Illy家族的標準已經成爲某種Espresso的經典描述:“用7克新鮮研磨的咖啡粉,使用91攝氏度左右水溫的水在9個大氣壓(Bar)的壓力下,通過25秒左右的萃取得到一杯約30毫升的咖啡飲料,這杯咖啡的表面應該覆蓋有一層紅棕色的泡沫(Crema)。”

  安德烈-意利也很謙虛地承認:這個標準只是他根據自己的經驗得出,如何萃取一杯完美的Espresso,技術上的討論不過剛剛開始,比如美國資深咖啡師大衛-朔梅爾(DavidSchomer)就認爲:最好的Espresso需要8.2個大氣壓的壓力和95℃的衝煮溫度。研磨之後相伴的問題理應是,在濾器手柄(filterbasket)中放多少咖啡粉?如何布粉、壓粉?但另一個技術問題往往會橫插進來:閒暇時濾器手柄該放在哪裏?

  亞洲以臺灣地區爲代表的看法是:由於咖啡粉內的芳香成分多屬易揮發性質,若事先將濾器手柄預熱,則在填壓時就會造成芳香物質大量流失,對於Espresso而言是非常大的傷害。歐美常見的看法是:在沒有使用的情況下也必須將濾器扣在衝煮頭(group)上,如此可以預熱、減低溫差造成的影響。朔梅爾在他那本《Espresso咖啡專業技術》(Espresso Coffee:Professional Techniques)中就提出:“咖啡機鍋爐的出水已經可以維持在±1℃的變動,但是要維持衝煮頭的溫度穩定又是另一回事。我所試過的機器最少也有6℃的變動。濾器手柄本身的結構要負一點責任。它本身是由厚重金屬構成,目的是爲了保溫。但是金屬本來就很容易散熱,把手柄從機器上面拿下來,放咖啡粉,壓填。整個過程中金屬部位不斷大量散熱,最後會比原先預計的溫度低20℃。”爲達到最理想的溫度控制,大多數供咖啡館使用的商用Espresso咖啡機都會使用黃銅衝煮頭和不鏽鋼濾網,但這種“奢侈”在家用機上很難看到。

  來源:

  咖啡講師的博客

2015-12-15 11:53:02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